11月23日,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联合发布了《中国政府网络透明度指数评估报告(2022-2023)》。
《报告》显示,在浙江省11个设区市中,宁波市政府网络透明度指数得分81.7(其中,信息公开54.2分、公众参与20.5分、网络应对7分),全省排名第二。
何为政府网络透明度?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傅荣校解释说,所谓“政府网络透明度”就是公众通过网络获取各类政府信息,通过网络与行政主体联系与交流,以及了解政府行政主体或者重要公务员的网络行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表现等,以此可判断政府信息开放程度、政民交互的亲民程度以及在突发事件处置中表现出来的政治智慧与能力。
《报告》显示,在全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的政府网络透明度位居前五位。在32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排名位前五位的分别是福州、杭州、青岛、南宁、广州,排名倒数五位的是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兰州、拉萨、西宁。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认为,通常情况下信息流通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政府作为全社会“行政大脑”和“控制器”,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理解政府“所想所为”,有利于政策宣贯实施,放大政策效应,加大调控力度。同时,政府借助政务信息平台和政务服务平台等积极回应企业和群众关切,有助于政府“耳聪目明”改善自身姿态,动态调整行政行为和政策策略,不断优化“行政大脑”状态和全社会预期。
“浙里”系列特色品牌已形成
以浙江为例,目前已形成以“浙里办”“浙里督”“浙里安”等为代表的“浙里”系列的政务和公共服务特色品牌。“浙里办”强化信息公开,助力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务服务由“可办”转向“好办易办”;“浙里督”专事行政监督,广泛听取民意,征求问题线索,与网民互动频繁,倒逼各级政府各部门改善作风、提高行政效率。
在宁波,政府部门主动公开的领域、方式、内容日益丰富,不断契合社会各界的需求。目前,全市各地各部门普遍建成了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公开平台、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现场查阅点、政务微博、APP等多种公开渠道,市本级及各区(县、市)主动公开信息呈现涉及面广、数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
十余年来,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以政府网络透明度为切入点,以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政务网站(含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网、政府开放数据网)为平台,以政府处理公众高度关注的网络事件案例分析和“三微”(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众号、政务微视频)调查为基础,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政府、浙江省11个设区市政府(自2017年增加32个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政府)网络透明度进行评价,期望“以评促建”助力阳光政务、透明政府和开放政府建设。
研究团队在全国样本中也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情况:有的地方政府主动公开信息质量差,普发性政策文本多,信息公开检索功能较差;有的地方公众参与不充分,咨询投诉响应速度慢,实时互动信息量和民意征集信息量小,实质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对此,研究团队提出了改善建议:一是要确认政务公开的善意行为动机法则,完善容错免责机制;二是建立隔断风险的防火墙机制;三是完善政务公开的内控机制;四是建立政务公开效能社会化评价机制。
记者张晓曦 通讯员张善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