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全国最大的再生金属千亿交易平台,5个月时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今年目标是200亿元;
拥有全市3个百亿市场,市场成交额连续多年居台州市第一;
与世界上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做买卖,可以买到近30万种商品;
……
素有“百路千桥万家市”之美誉的路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实践,提出了打造“现代宜居新商都”的战略构想,积极构筑“买全球 卖全球”外向型商贸新格局,身形渐丰。
那么,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路桥重新锚定“现代宜居新商都”定位,这幅蓝图是如何绘就的呢?
新商贸:创新“路桥模式”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说:“在路桥市场跑一圈,就能拼装出一辆摩托车。”
此言一点也不夸张。这得益于路桥市场与工业双向互动、共同繁荣的发展路径——
路桥61家市场中,有37家是生产资料市场,总营业摊位近3万个,从事商贸活动相关人员超20万人。
早在1982年6月,路桥就成立了小商品批发市场,是全国最早的小商品市场之一,也曾一度成为全国专业市场的领跑者。
路桥活力十足的民营经济孕育出一条繁盛的市场兴区之路,获得了“百路千桥万家市”的美誉。
在这里,“钢铁大王”“塑料大王”“水果大王”比比皆是,百姓生活富足。今年上半年,路桥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2688元,为全省第一,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位居全省前列。
然而,专业市场和一般商品一样,亦有其生命周期。
随着新商业模式兴起,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加快,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等新经营业态的强劲发展,路桥专业市场辐射能力日渐萎缩。
站在商贸转型的拐点上,路桥还能做些什么?
“不能克隆‘义乌模式’,必须找到‘路桥模式’。”路桥区委书记潘崇敏在今年路桥区党代会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展‘新商贸’行动,全力振兴全区新型商贸业。”
围绕这一课题,路桥上下一次次挑灯掀起解放思想的头脑风暴。
在原有《路桥区商品交易市场优化转型升级五年(2021—2025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今年路桥进一步起草《路桥区新商贸工作实施方案》,将“商贸市场转型升级”列入其中四大行动之一,确定了市场转型升级的中长期发展总体方向。
至此,一张现代宜居新商都的版图徐徐拉开——
首先,就是处理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之间的关系,这考验着执政智慧,需要有“有为的艺术”。
37个专业市场,分别由不同的主体建设和经营,为了自身的利益各自为政,形不成体系和“拳头”。
眼下,路桥正在建设的新市场——国际数字展贸中心(中国日用品商城二期),正是为了破解市场无法“捏指成拳”的难题。
中国日用品商城是台州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在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百强榜中列第55位。
“二期市场以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为纽带,重点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兴市场增长点,围绕卫浴、塑料制品、汽车零配件等台州‘好产品’,推动直接采购、集中采购供应链组织方式、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整体解决方案一站式平台,实现进口、出口、转口融合发展。”中国日用品商城董事长梁军华说。
目前,“中国日用品商城直集采供应链创新发展区”申报第三批省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新贸易:“国”字号试点打通双循环
1月至10月,路桥实现外贸出口394.18亿元,同比增长18.6%,增幅居全市第一。
这一成绩单取得的背后,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功不可没。
今年也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设立10周年。2020年,台州纳入了第五批试点,试点实施范围内集聚了中国日用品商城、台州国际塑料城、台州市机电五金城等市场。
在传统外贸体制下,中小企业往往被排除在国际贸易之外。
“试点在政策上实现了突破与创新,实行简化申报、增值税免征不退、跨境人民币结算等支持政策,让外贸变得像内贸一样简单。”台州路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专设服务机构——台州路桥日用品及塑料制品交易服务中心主任俞淼介绍。
“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小商品可以通过‘拼箱’一起出海,就近向市场所在地海关申报出口,不到半天工夫,海关就办好了通关手续。”浙江中非国际经贸港服务有限公司综合办副主任王霄慨表示,因为试点成立的路桥分公司就是受益者。
为提高通关速度,试点还联动台州海关新增上海、宁波、连云港等通关一体化业务出境的口岸,有效提升台州市场采购贸易发展能级。
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在台州设立以来,台州出口外贸表现亮眼,尤其是对“一带一路”的出口。截至2023年10月,台州试点已累计出口超7.1万票,涉及货物金额超440亿元;累计出口国家和地区174个,其中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出口占比超70%,对RCEP国家和地区出口占比超30%。
台州特色的智能马桶、家用塑料制品等产品已源源不断地销往印度、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有了试点的推进,路桥“买全球卖全球”的氛围日益浓厚,吸引了台州及周边地区的业务回流集聚,对区域经济产生了明显的辐射和牵引作用。
台州锦跃贸易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施敏就从义乌来到路桥“淘金”:“我们40%的货都是台州制造,比如塑料制品、鞋靴、童装等,现在把原本就从台州采购的商品转回到台州出口,运输成本大幅降低,货物通关时长大幅缩短,实现台州货、台州集、台州出。”
新平台:再造千亿级市场
一个回收的易拉罐,有没有可能“变废为宝”用回高精尖设备上?
这种“升级”使用,在路桥再生园区,答案是可以的。
4月27日,该区上线全国最大的再生金属千亿交易平台,首次发布台州再生铜铝价格指数,并成功实施首批交易。
5个月时间,就突破了百亿元交易额,今年的目标是200亿元。这座“城市矿山”,正迈向“千亿级市场”之路——
路桥区是国内再生金属最早的耕耘地,台州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占地663.3亩,是国内唯一实行全封闭“圈区管理”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城市矿产”对产业的意义,不仅是攀高的交易数据,更是为长三角地区的下游制造体系贡献了大量质优价廉的金属生产原料,是制造强省建设的坚实底盘。
10年来,台州共拆解利用再生铜、铝各23.17万余吨。据统计,一辆传统汽车平均耗铜约28千克,一台纯电动汽车耗铜80千克,台州拆解利用的再生铜可以再造800多万辆汽车。
基地现有再生金属相关企业49家,业务辐射江苏、广东、福建等10多个省份。他们在欧美及东南亚数十个国家都设有资源回收点,掌握了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80%的回收量。
从基本建成回收网点,到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再到下游精深加工企业等完整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上万的从业者用心浇灌着这片“地瓜经济”。
去年以来,龙头企业浙江巨东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延伸和完善自身特有的产业链体系,实现了从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钢到铜线铜阀、汽摩配件、精密铸件、流体控制及配件的全套生产一体化,形成了再生金属产业“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格局。
“从国外收购、聚合熔炼,到国内精加工,变成成品出口到国外,一年光是阀门就能卖出10亿元。”浙江巨东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郑放林说。
园区内,投资10亿元的鑫源铜业铜板/银板项目、投资5亿元的巨东再生铝制品项目、投资6亿元的杰诚联合汽车车身及底盘冲压零部件项目等落地,16个项目总投资65.3亿元,预计实现年产值约320亿元……产业的快速凝聚,给了路桥区发展的底气和信心。路桥计划,到2025年,台州国际再生金属交易中心交易额达到千亿元。
新战略:“国际化”挖掘增长潜力
“方林二手车出口销售额每年都能翻好几倍,像直升飞机一样上升。”浙江方林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业务部负责人李阳明感慨。
今年1月至10月,方林二手车出口交易量6975辆,成交额为12.2亿元,交易额比去年同比增加了32.6%,二手车出口额、出口量在全国名列第三。
短短几年时间,浙江方林二手车市场是如何成为外贸出口的一匹“黑马”?
时间拨回到2019年9月,台州成为全国首批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
方林二手车市场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拓展国外市场,加快与全球国际贸易接轨。
2019年,在比利时设立了首家海外分公司,建立起自己的营销网络;2022年,又在日本设立了一家海外分公司;加快布局海外仓,市场覆盖中东、东亚、东欧以及南美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路桥方林汽车省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申报成功,成为浙江省首批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市场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浙江方林二手车市场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建立二手车市场诚信体系,创成放心消费单位26家。为给企业“出海”保驾护航,路桥区“1187”亲清政商关系体系针对企业出口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助企纾困。
最近,浙江方林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接到了一笔121辆的海外订单,其中21台车辆在出口时没有备案。于是,当地政府主动服务,帮助他们重新备案、上牌,挽回了80多万元的损失。
如今,路桥以方林汽车城和二手车市场为核心,做好汽车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构建高品质一站式汽车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
2022年,路桥投资700余万元,完成浙江方林汽车城、浙江方林二手车市场改造提升;2023年继续投资200余万元,对浙江方林二手车市场实施线路改造、场馆修缮工程。改造后的两个汽车市场进一步发挥对周边汽车维修店、汽车改装店、餐饮店等配套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吸纳2000余人就业。
如今,二手车出口产业已经成为台州“地瓜经济”新名片和“一号开放工程”新路标。
在“一带一路”这条机遇之路、发展之路上,“买全球 卖全球”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路桥打造“现代宜居新商都”恰逢其时,开放发展风景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