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宁波

办好农村“食”事人工和智能双管齐下

日期:2023-12-13来源:宁波男科医院排行榜作者:宁波天气预报15天查询百度

  横街镇乌岩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王佳 徐丽敏 伍慧 摄

  早上10时30分,江北区庄桥街道河东片区老年食堂备餐打包;10时38分,送餐员出发;10时45分,餐食送达位于河东路112号的订餐老人家中,送餐员在手机App上同步完成打卡。

  这条清晰的“时间线”,完整地记录了一次送餐过程。“数据同步传到老年食堂的电脑端,集成的数据能帮助我们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河东片区老年食堂运营负责人朱蕾说。

  “浙里康养”为全省老人赋予了独一无二的“长者码”。工作人员在江北区老年助餐系统上调取老人的“长者码”并打印出来。

  “以前,老人来订餐,如果户籍地与居住地是分离的,我们需要通过两地对老人的情况进行核实和认定,费时费力,现在有了‘长者码’,问题迎刃而解。”朱蕾说,只要一扫码,就能获知老人的信息,确认他能享受的优惠政策。

  “智慧助餐系统,实时记录老年人就餐结算数据,可以充分挖掘数据优势,实现助餐分析、服务提升、精准补助和评价管理。”江北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汪申彦说。

  数智赋能,带来的远不止“便捷”这一点。

  宁海县黄坛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食堂,取餐区墙面上挂着显示屏,显示工作人员在后厨的备餐情况。

  “厨房粗加工区、细加工区、烹饪区等关键点位都安装了摄像头,无论是食品清洗、加工,还是餐具清洗等环节,老年朋友通过数字平台一目了然。”中心负责人李雪君介绍,老人的子女若不在身边,也可以通过数字平台看到厨房配菜过程。

  我市连续三年开展养老服务机构食品安全规范质量提升行动,全市养老服务机构食堂“阳光厨房”建成率达95.98%,“浙食安”平台实时监管老年食堂工作情况。今年,我市“养老助餐综合治理集成改革”高分通过“浙里食安”第一批示范项目评审验收。

  老年人多数崇尚节俭、量入为出。在农村,能劳作的老人都愿意自己下厨,接受助餐的多为失能、独居、高龄老人,送餐上门成为一种“必需”。记者发现,在智慧养老注重实效的当下,农村老年助餐更多依靠“线下”和“人力”。

  北仑霞浦街道新浦片区,村与村之间路况复杂。“我们爱心食堂请的送餐员一般是本地人,熟悉本地情况,会说本地话,还有耐心、爱心。”新浦社区党委书记张盛静说。

  在送餐清单上,记者看到,上面不仅写有配送信息,还重点标注了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如“想要米饭软一点”“菜煮得熟一些”“去女儿家,暂停两天”等。

  “送餐员送餐时,发现异常情况会及时联系老人子女并伸出援助之手,给老人及其家人多一份安心。”张盛静说。

  “饭菜实惠又营养,全靠你们。”在海曙区横街镇海拔470米的高山村——乌岩村,90岁村民毛坤章接过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爱心配送员送来的午餐,连连称谢。

  横街镇位于海曙西片区,有13个山区村,村民约2.1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人有近8000人。海曙区为此开展了高山老人“银龄安养”项目,依托老年配送餐志愿服务队伍,让行动不便的高山老人“食”有所依。

  “老年助餐,一定是一种服务。”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拥抱更美好的智能时代,老年助餐“两手都要硬”,智慧产品要有,服务也要跟上,才能让老年人吃出更多幸福味道。记者 王佳 徐丽敏 伍慧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