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温不止的2023年行至尾声,一幅宁波商业的年度“画卷”逐渐成型。
非标商业成新主力、县域商业升温、消费券持续撬动、首店品牌加速入甬……这一个个景象,勾勒出即将过去的2023年宁波商业的格局与发展。
新商业项目陆续亮相
在消费市场持续向好的2023年,宁波各区域新商业项目陆续亮相。开业潮逐步回归、城市商业“上新率”提升,不断提振人们的消费信心。
今年6月20日,作为浙江省首家开市客、2023年“上新清单”中的第一家商业,宁波开市客的如期开业,颇有提振宁波商业发展的意味。尽管不是购物中心项目,但由于开市客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效应,宁波开市客尚未开业就“提前锁定”超6.2万的付费会员注册量。
6月30日,龙湖海曙天街正式开业,比原计划提前近1个月。作为2023年宁波首个开业的购物中心,海曙天街商业体量达12.9万平方米。从地理位置看,位于环城西路与环城南路交叉口的海曙天街,无缝接驳轨道交通8号线南苑站,自带TOD上盖商业体“属性”。
海曙天街的开业战报,也折射出宁波年中消费市场的火热。开业3天,该项目总客流突破43万人次;总销售额突破2700万元,其中会员消费占比高达65%;项目整体开业率高达95%,招商率高达97%。
“金九银十”之际,“商业新秀”鄞州花园里如期开业。作为招商商管在宁波的首例轻资产输出项目,鄞州花园里瞄准“潮流夜经济”,引入多元餐饮品牌,区域首店占比超40%,项目整体开业率接近“满铺”。
临近年末,开业潮持续保持热度。11月11日,位于鄞州中心区的宁波京东Mall正式开业,经营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不仅是华东首家京东Mall,也是全国第八家京东Mall;12月2日,位于慈溪的新河坊·云泰Park正式开业,整体商业体量超过12万平方米,引入的近300家品牌中,超过80家为区域、宁波首店。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与前几年的“商业井喷大年”相比,2023年新开购物中心数量并不多,还有不少项目延期,其中江北区路劲新天地、高新区东部印象城更是多次反复延期,至今未能开业。
“首店经济”仍是重头戏
今年以来,宁波继续加快引进首店品牌。实际上,作为今年最大的“首店项目”,无论是宁波开市客还是京东Mall,不仅在开业期间引发巨大关注,也持续保持热度,对区域乃至宁波消费市场形成“向新向好”的促进拉动作用。
作为华东首店,宁波京东MALL针对新型消费打造线下沉浸式消费商业体。从商业体量看,宁波京东MALL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仅单店就引入超过200家数码、家电、家居品牌,内部双线融合的商品超过20万种。
同样的,作为浙江首家开市客,宁波开市客也被视为今年宁波商业的重要一员。开业首日,购物面积超过14000平方米的宁波开市客,因巨大客流量,购物排队进场时长需1个小时至1.5个小时。截至今年底,宁波开市客付费会员有望突破10万人。
今年,除了全新商业项目亮相,宁波存量商业改造更新的同时,也尤为注重引进城市首店品牌。
今年9月,优衣库浙江首家旗舰店在宁波天一广场正式开业,开业首日销售额达全国第一。据悉,该店面积近2000平米,是浙江省最大的门店。宁波这家优衣库旗舰店的特色在于不仅产品更多更全,同时融合产品设计、剪裁、工艺等细节体验和场景,形成更大范围的跨区域辐射效应。
宁波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引进各类品牌首店超过200个。其中,天一商圈引进新品牌103个,宁波首店数量达45家。
非标商业成新主力
从今年新开商业项目来看,街区商业、公园商业等“Mall+”形式新商业热度升温,非标商业载体正在逐渐成为今年宁波商业供应市场上的新主力。
以“Mall+街区”为例,二者结合的商业形态下,既突破了营业时间上的局限性,实现全天候生态运营,同时室内外场景的切换,提供了更多元便利的体验选择。
新河坊·云泰Park项目,正是依托于盒子式MALL与开放式街区的格局,为呈现的商业内容率先搭建了复合型的商业载体。该项目拥有超5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超12万平方米的商业街,从空间场景、氛围体验等方面紧扣水文化,打造具有互动属性的内容。
开业首日,新河坊·云泰Park总客流突破36.5万人次,总销售额突破2272万元,单日累计卖出咖啡茶饮20000杯。多个品牌单日销售额登顶宁波第一,浙江第一甚至全国第一。
消费券直接撬动146亿元消费
2023年的宁波消费市场,“消费券”依旧是重要关键词之一。
据宁波市商务局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宁波先后发放消费券超8.1亿元,直接撬动消费金额146.2亿元。目前,宁波消费券还在持续发放中。
在消费券带动下,今年宁波消费市场持续向好。统计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2.6亿元,同比增长6.3%;限上餐饮业营业额83.9亿元,同比增长11.8%。
宁波消费券除了涉及居民日常所需的快消品外,还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行业。以汽车消费券为例,截至目前,今年以来累计发放汽车消费券约2.9亿元,拉动汽车消费106.4亿元;地产、新能源汽车专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带动社零80亿元;投放绿色家电专属消费券7800万元,撬动消费12.4亿元。记者史娓超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