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气温骤降,为了保障市民顺利出行,动车、飞机、轨道交通列车也进入了“抗寒防冻”模式。
铁路道岔用上“电热毯”
寒冷天气下,动车能否安全运行,铁路道岔是关键。一旦积雪和冰霜造成道岔转辙机“卡壳”,将严重影响列车行进。为此,铁路温州南站技术人员早早备好了防冻液、喷灯等“御寒神器”,并对道岔融雪装置进行通电测试。
“所谓道岔融雪装置,就是电热融雪加热条,经过加热,雪花和冰块就不会凝固在道岔上,相当于给道岔装上了‘电热毯’。”铁路温州南站副站长徐天恩介绍,大概气温下降到临界点时,道岔融雪装置自动开启,温度加热至25度以上时,它就会自动停止工作,基本实现智能化。
针对未加装“电热毯”的道岔,工作人员用防冻液做冬季专属“SPA”,用棉布包裹起来,给道岔穿上“小棉袄”,防止低温故障(见图)。
除了铁路轨道,列车自身也要“驱寒保暖”,12月20日,停靠在温州南站的多趟列车进行了“打温”作业。所谓“打温”,顾名思义,就是控制温度给动车保暖。当室外温度低于0℃时,为了防止低温造成动车组设备异常,工作人员需要检查调节动车组车厢温度,保证车厢温度达标。
给飞机做起“防冻安检”
相比地上跑的,直上云霄的飞机面临更加严峻的低温考验。
首先是飞机本身的“安全关”,飞机飞行时依靠自身配备的防冰和除冰系统“御寒”,飞机降落后,机场工作人员将联合航司对飞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结冰等问题,其中飞机机翼最怕“冷”,也最易结冰,通常是重点关注对象。
这场“安检”并不容易,空阔的停机坪上,工作人员要顶着刺骨寒风进行作业。结冰检查时,工作人员必须摘下手套,直接用手触摸飞机,结合表面温度湿度,判断结冰情况。“机身机翼的结冰一般是透明状态,有时很难从肉眼上判断是否结冰,为了保证准确性,我们需要徒手去摸这些透明冰,进而做好后续除冰工作。”
除了飞机结冰检查,机场道面的除冰防冰同样必不可少。运行管理部飞行区管理科场务员介绍,当机场出现低温、雨水、冰雪天气时,跑道、滑行道和停机坪的表面状况将会变差,摩擦系数将降低,可能会影响飞机安全平稳起降,甚至发生运行不安全事件。
在这样的情况下,撒布车就派上了用场。“从外观上看,撒布车像是一架小型的飞机,张开左右双臂,边行边洒下除冰液,既可预防道面结冰,也可加速冰雪融化。”撒布车洒完除冰液之后,清扫车就出场处理道面的积水、积雪问题,做好“善后”工作,确保道面始终处于适航状态。
此外,机场方面加强有关恶劣灾害性天气、除冰雪设备设施、航班流控、机位资源等方面的信息跟踪,并及时通报给各保障单位,加强与航空公司、空管站等单位加强协同配合,共同确保冰雪等天气下机场有序运行。
轨道交通有了“热板凳”
“坐上去暖暖的,很舒服。”近日,市民惊喜地发现,轨道交通S1线、S2线上线了“加热座椅”,保障寒冷天气下乘客温暖出行。
“S1线、S2线的座椅都是不锈钢的,天气一冷,确实有些冻屁股,现在好了,座椅自带‘加热’功能,太暖了。”市民王女士经常乘坐轨道S2线往返乐清、瑞安,加热座椅的出现让她直呼暖心。
据悉,截至目前,温州轨道交通S2线全部列车均已配齐加热座椅,轨道交通S1线4辆列车完成座椅改造,每趟列车192个座椅均新装了电加热器。
“轨道交通S1线的余下列车,接下来也将相继装上电加热器,保障乘客出行。”轨道交通S1线运营公司幸福轨道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加热座椅属于自动开启状态,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加热功能自动打开,无需乘客进行任何操作,座椅表面温度控制在18-35℃之间。
除了加热座椅,车厢内还有充足的暖气。在每天列车出库前,乘务员提前20分钟进行列车预热,开启空调暖风模式,打开座椅电加热,保证第一批乘客上车就能感受到暖意。
列车开行期间,工作人员对牵引制动、电热器、空调机组等设备进行专项维护,逐一确认空调出风口的风速、温度、空气清新度符合标准要求,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冬季出行环境。
原标题:交通“大家伙”这样过冬
铁路道岔用上“电热毯”飞机做起“防冻安检”
记者许雅晶/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