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召开,部署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聚焦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强调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发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等新信号。
宁波日报报网端联合推出“高质量发展‘探’宁波”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全市上下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和生动实践。
新能源是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也是城市经济的破圈之道。
作为华东地区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宁波既是能源储运、加工和转换大市,也是能源消费大市。
新赛道上,如何抢占先机,加快从能源大市向能源强市转变?
新近举行的两场活动或能窥见一斑——
在宁海举行的光伏、储能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宁海相关部门表示,将继续发力“光伏+储能”赛道,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全国先进的光伏储能产业创新高地、长三角特色明显的绿色智造高地;
在镇海举行的氢能产业发展论坛暨氢储能系统发布仪式上,7家涉及氢储能发电、燃料电池系统、电池电堆、零碳物流平台等领域的企业,未来3年将在镇海招宝山街道投资12亿元,围绕氢气端、制造端、应用端全产业链打造“招宝氢谷”。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市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36.65%。
新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指出,要加快城市新能源化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推动储能材料和光伏风电、能源电子、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
宁波风电项目(资料图)
抢,“追风逐日”
光伏、风电,是全国各地发力新能源产业的主战场。
这是城市间的比拼,也是从应用端到制造端的赛跑。
今年亚运会期间,象山亚运场馆实现全“绿电”供应,这“绿电”来自宁波15个分布式光伏电站,它们或是企业工业厂房,或是乡村民居,累计供电4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398.8吨标煤燃烧,减排二氧化碳280吨;
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梅山低碳码头示范工程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加快建设,建成后仅风电每年可发电约5756万千瓦时,为港区节省用能费用约520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万吨;
在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南滨基地,伴随机器的轰鸣声,由宁海企业捷造科技(宁波)有限公司研发的1GW高效异质结电池产线首批电池出片下线。这也是全省“GW级高效光伏电池生产装备”的首台(套)……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宁波风光装机总量已达716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比重29.46%,其中光伏装机604万千瓦(居全省首位)。
市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无限风光’到‘风光无限’”,是宁波加强部门协同、科学谋划、厘清重点、统筹推进、因地制宜的见证——
市能源、经信、财政、住建、机关事务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宁波市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施“光伏+”十大工程;将能源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转型有机结合,重点在用电量大、能耗水平高的企业屋顶发展分布式光伏;积极推进家庭屋顶光伏建设,形成了“海曙龙观光伏村”“奉化光伏消薄村”等光伏村建设的“宁波经验”。
在制造端,宁波各地也快马加鞭,加快做大做强储能产业,向“天”要效益。
宁海将重点放在了光伏与储能的融合发展上。“十四五”期间,宁海将打造全省千亿级光伏储能产业新高地,投资将达300亿元,新增光伏组件产能18GW以上,宁海本地总产能突破22GW。
余姚实施“光伏+”推广工程,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以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为主要开发利用方式,各企业主体追风逐日、高歌猛进。相关资本竞相涌入,第三方光伏发电企业有上百家。
“我们有信心在越来越卷的时代,继续卷下去。”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东方日升作为行业内异质结技术的先锋企业,会跟着产业发展完成对应扩产。”
来自市经信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宁波智能光伏产业产值380.3亿元,同比增长53.4%。
谋,“绿色未来”
从能源大市到能源强市,一字之变,藏着宁波谋划“绿色未来”的雄心。
“长期战略性布局新能源赛道,是宁波抢占创新先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和规划研究部主任马丁玲看来,宁波可以从四个方面发力——
加快推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前沿性创新和产业长期战略性布局,占据储能、氢能、智能汽车等新能源赛道,提升城市对新时代能源的驾驭能力;
着眼传统能源供给短板,注重多能互补,探索分布式新能源发展路径,及其应用推广的可行性;
着眼能源供给和消费空间错位问题,注重供需均衡,建设互联互通的能源互联网,创新点块结合的能源供给空间形态;
构建“能源+数字”新型能源体系,重点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智能化深度融合,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与此同时,《宁波市深入推动能源变革加快建设能源强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正式印发,为宁波高水平能源强市建设,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方案》提出,五年内,宁波将全力打造“三基地一枢纽”,到2027年,全市能源生产供应安全高效、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能源效率持续提升、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基本建成高水平能源强市。
具体建设上,《方案》明确了六大行动。主要包括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油气全产业链构建、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发展、能源消费节约集约、能源普遍服务提质扩面、能源治理协同高效。
六大行动的背后,是一批能源项目的谋划、推进和投运。
诸如,宁波将稳步推进海岛清洁能源项目,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建成投运镇海燃机搬迁改造、北仑电厂一期节能减排改造等项目;
建成投产浙江LNG接收站三期项目,建成中石化宁波成品油基地一期、算山库区原油罐扩建等工程,加快推进六横—春晓、甬绍干线宁波段天然气管道建设。打造东北亚燃料油加注中心、国际领先的LNG加注中心;
打造输变电智能设备生产制造基地,打造大型海上智能化装备产业中心。谋划开展氢能交易,构建氢能海上供应链,打造环石浦港零碳产业园等。
以能源为名,一个多元、清洁、智慧的宁波,正奔跑而来。(记者 冯瑄 通讯员 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