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林桦 樊莹 通讯员 孙亚娜
“我们家子涵为什么没跑第一?”“我们家子涵怎么不吃饭?”最近,在各大论坛与社区的帖子中,“我家子涵”成了一句网络热梗,网友纷纷模仿家长口吻,创作出成千上万个“子涵”。
看似荒诞,实际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爱子心切,不管前因后果,一开口就向老师兴师问罪;控制欲太强,不止“鸡”娃,还会“鸡”老师……
一线老师怎么看待此事?面对“子涵妈妈”们,应该如何与家长沟通?为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视频制作:记者林桦
类型一:“鸡爸鸡妈”型
家长眼中的“机会”并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
“金老师,这次小红花奖励,为什么我们家孩子没在里面?”“请多给他一些表现的机会吧!”……
曾经每隔一段时间,海曙中心小学雅戈尔校区的金海燕老师都会接到班上小A家长打来的“关心电话”。
这位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对孩子各方面的要求较高,从成绩、行为,到爱好、习惯,事无巨细亲自过问。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就会主动找老师沟通,尽一切办法给孩子争取表现的机会。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关心过度,效果就可能适得其反。虽然才小学二年级,孩子每天除了在学校上课外,还要参加各种兴趣班。除去吃饭、睡觉外,没有一点自己的业余时间,就连报名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孩子没有拿到好名次的话,回家也会挨批。
金老师发现,在这样的“重点关注”下,孩子眼里的光慢慢消失了,遇到什么事都怀疑自我、没有自信。“什么都做不好”“我太没用了”,孩子在书本上、铅笔盒里、手上都写下这些话,且越来越封闭自己。
这和小A刚上小学时的状态大相径庭。“记得一年级时,小A聪明机灵,上课爱发言、爱思考,也很喜欢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听说班级有朗诵比赛,第一个报名参加;学校有拔河活动,也主动跑来登记。尽管参赛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浑身充满能量、朝气满满。”金老师说。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金老师发现,问题根源还是家长干预过多、要求过高,父母眼中的“机会”,并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
在与家长沟通中,金老师反复强调,孩子应该有更多的自由才能培养他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哪怕失败也是一次历练。
家长也意识到了问题,随后开始转变思路,适当“放养”,解放孩子的“天性”。相信不久后,孩子眼中的光又会重新回来。
网上热传的“子涵妈妈”截图。资料图
类型二:过度“护崽”型
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家长就开始“草木皆兵”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磕了碰了难免会心疼,特别是幼儿园、低年段孩子的家长,生怕一不留神让孩子受了欺负。
被问及有没有遇到过“子涵妈妈”类型的家长,海曙区石碶街道雅悦幼儿园的杨超颖老师滔滔不绝。“太多了!”她苦笑着对记者说。
比如,孩子的额头被蚊子咬了,因为瘙痒忍不住去挠,所以额头上的蚊子包显得有些红肿。放学的时候,老师告知家长,孩子额头上的蚊子包已经涂过药,他爸爸却认为是和其他孩子打架造成的。他不顾孩子的解释,激动地拍下照片发给班主任质问。直到第二天一早,家长发现蚊子包消下去了,才相信了幼儿园的话。
杨超颖老师。通讯员供图
同样是被蚊子咬,还有家长会问:“我们家孩子在家的时候从来不会被蚊子咬,为什么在幼儿园就会被咬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因为家长太过关心,再加上幼儿园孩子的表达能力还不是特别好,有些家长听到孩子碎片化的语言,就主观断定孩子受欺负了。”该园幼儿园家长工作负责人汪春叶老师说,这种事情在幼儿园时常发生,这时候老师只能尽可能摆事实、讲道理,能有公共视频的就调看,有现场“证人”的就请来做证。其实这类家长就是怕孩子在幼儿园受委屈,只要能让他们消除这方面的顾虑,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汪春叶老师。通讯员供图
类型三:“家校信息不对称”型
对学校、老师了解沟通甚少缺乏信任感
“前两周,就有一位家长气冲冲地来学校理论。”宁波一位老师对记者说,“这位家长已经来过不止一次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激怒”了家长,一定要“讨个公道”呢?
这位老师无奈地对告诉记者,这位爸爸工作比较忙,一周才能见儿子一次。
见面的时候,孩子免不了会和家长说一些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比如,和同学玩的时候哪里磕了碰了;被老师提醒桌面太乱,要整理课桌;孩子根据身高变化调整了座位……这些常见的事情,在这位爸爸的眼里,都变成了“同学欺负我儿子”“老师针对我儿子”。
因为本身与学校和老师的沟通不多,所以不管校方怎么解释,家长都不愿意相信。“为什么他不让别的学生整理桌面,难道就我儿子的桌面最脏吗?”“在学校磕了碰了,难道和老师的管理没有关系吗?”这位家长还是有很多疑问。
这位老师表示,其实说到底,就是家长不了解学校,不信任学校。
“我们告诉他,下课时的欢笑打闹,是小学低段最常见的场景。一旦发现磕碰的情况,老师也会及时批评指正,不存在谁欺负谁的情况。包括换座位、整课桌,也都是老师的正常教学过程。老师对所有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
专家点评
浙江省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象山县石浦镇中心小学副书记邵琼
深思“子涵妈妈”现象,归根结底是教育共识问题,如果学校、家庭乃至社会,达成了教育理念的一致,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共识一:遵循儿童发展规律。
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律可循,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
比如,孩子在一岁前需要百分百的生活照料。而从两岁开始,孩子有了独立意识,此时的生活照料不只是照料,更有培养。
如果家长有了这样的认知,就会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走出“责任心=包办代替,细心细致=大包大揽,保护照护=不磕不碰”的教育误区。
而教师的挑战则是如何用科学、专业的知识指导家长更深入地看待孩子的养育问题,赢得家长信任,从而达成共识。
共识二:教育目标一致。
这是家校(园)合作共育最坚实的基础,也是最大的共识。基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理念,家长和教师应结成同盟军,彼此理解与包容,形成良性互动。
纵观大多数的“子涵妈妈”,他们会着急上火是因为太爱孩子。但也恰恰是爱之深而忽视了孩子的成长,违背了孩子发展的初心。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理解家长的心疼,看到家长背后的需求,并引导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发展。
同理,家长与老师沟通时,要尊重老师,学会换位思考,要尽量做到三“不”原则,即缓沟通,不做情绪化表达;重信任,不提前做主观臆断;少指责,不简单化乱扣帽子。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家校(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教育能量才能得到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