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幕路”这个名字既融合了历史典故,又结合了村庄特色。近日,吴兴区妙西镇妙山村的一条羊肠小道有了新名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长林在村民的见证下,将两块新路牌树在了路边。"可别小看给路起名字这件事,它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大作用,对企业办事、村民出行、村货进城、发展旅游等都有好处。”刘长林笑着说。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这一著名诗人海子诗中的愿景,如今正在吴兴区的广大乡村变为现实。去年5月以来,吴兴区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持续推进乡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地名文化保护弘扬等,启动了“推进乡村道路命名设标,深化地名公共服务”专项行动。
“当下城市近郊行政区划快速调整,无名路网日益增多,地名、路名的取定,关乎公众情感,也关乎社会经济发展。”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刘正武认为,吴兴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形成的成效对各地具有借鉴意义。
但是,好地名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取就灵的,怎样“著名”才能叫好又叫座,这是一道需要科学谋划的课题。“我们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历史文化典故,在已有的基础上将‘有规未建’的道路命名纳入专项行动,同时出台实施方案,推动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入驻编号难、快递运输入户难、游客进村导航难、事故出警找寻难等问题。”区民政局副局长沈宏斌说。
老地名的保护沿用,新生地名的确定,都在无声地助力乡村振兴。去年初,吴兴为西塞山“正名”的消息,上了社交媒体的热搜。“我们不仅召开了多场专家论证会,还邀请了‘大咖’举行科普讲座,明确西塞山具体方位的同时,持续挖掘西塞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妙西镇党委书记蔡滨斌说。
区民政局地名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汤勇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道路命名126条,设置路牌260块,过去的羊肠小道如今有了温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