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宁波

让“老漂一族”更好地融入宁波 这个社区开办的阿婆课堂火了

日期:2024-01-02来源:宁波大学科技学院作者:宁波天气

  “带娃阿婆”在“阿婆课堂”认真上课。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来格纺棉花,舅舅来格摘枇杷;看见人客格格笑,又端矮凳又倒茶。糖一包,果一包,还有三块黄年糕。”近日,鄞州区潘火街道金谷社区活动室,“阿婆课堂”开课了。来自社区的老宁波人何卫群讲着石骨铁硬的宁波话,而津津有味听课的则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带娃阿婆”们。

  从今年10月份以来,这样的宁波话“阿婆课堂”已经开设了10余节,学员从最初的20余人增加到了50余人,越来越“圈粉”。

  教她们学说宁波话、爱上宁波话、传承宁波话

  在潘火街道金谷社区,住着一群特殊的“带娃阿婆”,起码有200多人。她们大多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老漂一族”,因为照顾孙辈来到宁波。但因为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等,这些老人很难融入宁波。

  王素清今年68岁,老家在呼和浩特,因为要照顾孙子,她2011年就来宁波了。陌生的城市和环境加上语言不通等,让老人一下子有些“水土不服”。“我儿子、儿媳都是北方人,平常家里交流都是用家乡话。每次碰到小区一起带娃的,很难融入她们,更别说参加社区活动了。”王素清的话道出了很多“带娃阿婆”的心声。

  今年10月份,金谷社区启动“带娃阿婆”服务项目,开办“阿婆课堂”,先从学说宁波话开始。而本地阿婆则成了授课老师,教她们学说宁波话、爱上宁波话、传承宁波话。

  何卫群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每周二上午,她都会在社区“阿婆课堂”准时开课,从最简单的字、词,到稍复杂一些的问候语,再到宁波本土的童谣谚语。她循序渐进,用诙谐幽默的白话翻译宁波话,越来越多的外地阿婆们加入到学习宁波话的队伍中来。

  一个多月以来,何卫群每天都会在群里分享一句宁波话。“学习宁波话要循序渐进,字词积累多了,课堂上多读,平常日子多说,语感很快就有了。”

  一场“宁波老话段位赛”新老宁波人都玩嗨了

  本月中旬,金谷社区举办了一场“宁波老话段位赛”,让这些新老宁波人都玩嗨了。参加活动的20名“带娃阿婆”,她们来自全国7个省份的12个城市。

  “宁不涛端(宁波汤团)、供供起错(公共汽车)、老豆浜(老头)……”活动中,外地阿婆们说着不太流利的宁波话,本地阿婆们则说着蹩脚的“灵桥牌”普通话,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油赞子、矮子饼、灰汁团、米馒头……阿婆们蒙眼猜宁波美食,好吃又好玩。“这个是天宫庄园,今年夏天孙子放暑假,我还去过那里采摘桑果。”在“猜猜宁波地标建筑”的游戏环节,来自山西的谷秀花一眼就认出来了。

  “囡囡宝,侬要啥人抱?我要阿爸抱。阿爸出门赚元宝……”“落雨嘞,落雨嘞,小八拉丝开会嘞。”在“童谣接半句”游戏环节,很多“带娃阿婆”们面面相觑,都犯了难。但林宝英却一路抢答,拿下了好几轮。连本地阿婆都夸赞:“你这水平都要赶上我这个老宁波了!”

  61岁的林宝英2011年就从福建来到宁波带孙子,如今孙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我媳妇就是宁波人,孙子小时候,她就经常唱这些宁波童谣,我就跟着学了几句,没想到这次用上了。”

  除了宁波话比赛,活动现场还融入了“阿婆讲大道”茶话会。武汉特色菜“糯米肉丸子”、江西特色炒米粉、河南郑州的爆炒小鱼仔、安徽特产糯米圆子,还有宁波的特色美食……大家带着各自的家乡特产,来了一次家乡美食“对对碰”。

  金谷社区“带娃阿婆”服务项目推出以来,成了社区的网红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宁波人的关注。社区联动周边“朋友圈”,聚焦“乐学·阿婆课堂”“乐享·阿婆空间”“乐活·阿婆出行”和“乐居·阿婆花园”四大服务内容。其中,“阿婆课堂”就推出一系列特色课程,学说宁波话、智能手机教学、红十字急救技能教学、非遗文化大讲堂等,每节课都颇受欢迎。记者 薛曹盛 通讯员 杜吉 章媛 文/摄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