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评审汇报会现场 受访者供图
奉化迎来首个三甲医院!
1月3日,奉化区中医医院等来了好消息:顺利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晋级为奉化首个三甲医院。
自去年2月,奉化区中医医院与省中医院开展沉浸式院际合作模式以来,奉化区中医医院好消息频频:引入8个省级以及以上名中医工作站、神经内科等6个科室由省中医院专家全面负责、成为省中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单位。
新年伊始,再传佳讯。一家县级医院是如何成功晋级为三甲医院的?
等级评审反馈会 受访者供图
奉化首个三甲医院
医疗卫生是永恒的民心工程。为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让大家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是近年来浙江省推进医疗领域改革最主要的发力点之一。去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还将“病有良医”列入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之一。
在奉化,近年来,当地不断深化健康奉化建设,加快建设卫生健康现代化,着力完善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加快建设卫生健康现代化、完善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健康服务能力……每一道都是大难题,怎么破?
新院区启用 受访者供图
“医院等级创建,是建设高水平县级医院,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奉化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周耀介绍,浙江省中医院奉化中医诊疗中心于去年2月25日正式授牌,医院搬迁、与省中合作及等级创评都得到了奉化区委区政府及卫生健康局的大力支持。自双方开展合作以来,在业务发展上,奉化区中医医院紧紧围绕“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要求,全面梳理医院存在的问题,为各科室量身制定考核、绩效奖惩制度,逐步优化医疗业务结构,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省中医院派驻的管理专家团队,通过转变理念、完善制度、规范流程,针对管理粗放的“薄弱基础”,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终于顺利完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
“家门口”也能看名中医
医疗水平的提升,关键要看老百姓是否认可,其中医生至关重要。
借助与省中医院的合作,一批全国名中医、省级名中医等在奉化“安家”:全国名中医陈意、省国医名师裘昌林、省国医名师楼丽华、省级名中医郭勇、省级名中医宣丽华、省级名中医王真、省级名中医钦丹萍、省级名中医马丽俐等8位大咖,同时在奉化区中医医院设立工作站。“这八个工作室实力都非常强大,比如全国名中医浙江省仅有6位,这些名中医的号子都是‘秒杀’的。”奉化区中医医院执行院长张丽萍介绍。
为解决奉化区中医医院原学科优势不明显的问题,双方采用了紧密托管模式,由省中医院派常驻专家下沉科室担任执行主任,全面负责科室业务、学科规划、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工作,建设神经内科、肿瘤科、针灸康复科、推拿康复科、中医护理学、超声影像科等6个学科。
省中医院奉化中医院诊疗中心授牌 受访者供图
截止目前,省中医院共有4名管理专家、38名临床专家入驻奉化区中医医院,其中常驻专家10人,定期专家30人,下乡专家2人。
名医坐诊,患者纷纷慕名而来。“以神经内科为例,此前接诊的以常见病居多,自合作以来,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等疑难罕见病的比例明显上升。”同时担任神经内科执行主任的张丽萍介绍,不少原本要去杭州看门诊的老病患,如今改道奉化了,“有来自东阳的、三门的,也有外地‘组团’来;还有奉化本地几位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以前每个月都要去杭州,现在‘家门口’就能看诊,省时又省力。”
近一年来,两家医院的专家还携手走进奉化的社区、村庄、卫生院,将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打包送到基层百姓面前。
名医“领航”“群雁”跟飞
人,是卫生健康现代化的核心要素。近一年来,两院通力合作,通过开展名中医进病房、教学门诊、教学查房、远程互动小讲课、去省中轮训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推动奉化区中医医院人才培养,建立优质高效诊疗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合作以来,双方还积极开展“群师带群徒”培养模式,搭建“学国学、读经典”学习平台,打造“雁阵”人才梯队。
“我们鼓励学生博采众长,跟师不同专业的名中医。”周耀书记介绍,依托省中医院名中医团队资源,奉化区中医医院开设了中医教学门诊,让学生充分掌握老师中医辨证思维和选方用药方法,逐步提升跟诊医生的中医临床实践能力。
拜师仪式 受访者供图
同时,成立浙江省中医院健康教育学院奉化分院和“奉麓书院”,搭建高水平的中医学习平台,邀请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等大咖开展专题授课。
此外,双方积极完善人才引育机制,形成以各级名中医“领航”的“头雁”方阵,以工作室(站)负责人“护航”的“强雁”方阵,以中青年业务骨干“跟飞”的“雏雁”方阵,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队伍。
科教合作,效果也非常显著。在省中医院指导下,去年2月至今,奉化中医医院有5项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立项,而在前五年仅有两项。这一成果,在县一级医院中实属罕见。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在年前,紧密型合作科室之一神经内科入选省中管局县域优势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