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举手提问。(项烨摄)
见习记者徐丽敏
“烟火气”是什么?是街巷铺子里冒着的热气,是旅游景区里热闹的人气,是步履向前的行人脸上的生气……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升腾的“烟火气”,不仅能吸引客流、拉动消费、促进就业,还能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打响城市品牌。对于城市发展而言,“烟火气”是城市经济的“精气神”,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金名片”。
昨日上午,围绕增添城市“烟火气”的主题,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举行了协商交流会。如何涵养城市“烟火气”?怎样让“烟火气”旺盛商业气?如何把“烟火气”变为城市的生动名片?来自相关部门及地方的负责人和委员们聚焦民生关切问题,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如何促消费兴业态
氤氲城市“烟火气”,点亮甬城新业态。“烟火气”带动着一座城市的消费回暖、经济发展,委员们围绕拓展消费路径,助力产业发展相继抛出了问题。
夜经济,是激活消费市场的引擎。市政协委员张亚佩关心的正是“打造夜间经济的超级场景和爆款品牌”问题。市商务局局长励成杰就此作出回应,将完善相关政策,围绕各地特色和资源,创新培育夜游、夜购、夜赏、夜食等夜间经济新业态,充分利用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宣传展示“十佳夜间消费集聚区”,吸引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特种兵式打卡”“组团消费”。
逛街购物,少不了使用消费券,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巍回答了市政协委员陈志强提出的“如何精准放大消费券的杠杆效应”的问题。张巍说,从发放时间、发放对象和发放管理上做好“精准”文章;在全面扩大券种领域、带动经营主体让利、强化市县联动发力、放大消费政策效应上做好“放大”文章。
市政协委员汪剑君提出了一个关于“提振会展业”的问题。市服务业局局长周媛儿表示,将聚焦我市优势特色产业,拓展重大会展活动内涵,积极与国家级行业组织和国际会展巨头开展合作,加快引进培育一批高端品牌会展项目,积极探索会展行业职能部门管理改革,让企业办展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不用跑”。
如何激发文旅活力
淄博走红,哈尔滨出圈,宁波也一样可以。委员们诉说着“雄心壮志”的同时,也提出了宁波追赶的方向。
接到话筒的严辉委员,提出了如何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引客流、聚人气的问题。市文广旅游局局长应建勇指出,将谋划布局“一城两山三海”大景区,突出都市旅游、海洋旅游、乡村旅游三大重点,串联宁波最具代表性和吸引力的景区景点、网红村、打卡点,让宁波成为近悦远来的文化旅游名城。
应建勇在回答徐建民委员的提问中回应,利用历史文化街区的古戏台资源,经常性地举办曲艺展演等活动。同时,打造非遗宣传展示品牌,走进阪急、和义大道、万达广场等主流商圈,指导各地广泛开展非遗进景区、进社区等系列活动。
说到一座城市的“烟火气”,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当地的美食。“上海的城隍庙小吃街依然红火,长沙的火宫殿美食享誉中外,能否找到文保工作和城市烟火之间的平衡点,让‘人间烟火’重回宁波城隍庙?”市政协委员马莎说。海曙区区长叶枝利表示,海曙区也在努力出实招、创新招,如谋划推动城隍庙街区景区联动,形成规模效应,持续做好红墙夜市、AR文化展览、潮玩庙会等特色文化活动。
市政协委员徐益波认为,宁波作为书香之城,应打造具有“书香味、文化味”的城市“烟火气”。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印对此表示,将打造15分钟“书香”生活圈,继续布局建设各类数字阅读阵地,系统推进多维度、多层次的“阅读+”公共阅读新文化空间建设。同时,将推出春夏秋冬四季主题阅读活动,重点办好每月一期的著名作家新书发布会、第九届浙江书展、中华经典诵读大会、书香市集等活动。
如何搭建平台载体
升腾城市“烟火气”,提升城市品质,需要更多优质平台和载体。
如何通过老外滩打响“全国示范步行街”宁波品牌?江北区区长许会祥回应市政协委员朱一丹的提问时说,将立足特色优势,积极打造“最时尚、最宁波、最国际”的地标街区,积极创建省级国际人文交流基地,吸引更多国际化项目落户老外滩。
对于市政协委员励娴提出的大型体育赛事如何助燃城市“烟火气”,市体育局局长张霓指出,将引进更多符合宁波城市气质、具有良好社会基础和市民观赛需求的高规格国际赛事,结合宁波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培育打造帆船、帆板、龙舟、沙排等“一地一品”特色赛事品牌。
市政协委员胡芳园提出了打造“青年网红广场”的问题,鄞州区区长陈兴立、镇海区区长童华强共同作出了回答,如强化高教园区与周边的联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街区艺术节、叙事展等活动,迭代升级“食购游、娱文体”六大场景;进一步丰富公园的文艺景观、夜景效果,搭建一些草坪广场、共享舞台等。
近距离感受一座城,时下流行的Citywalk无疑是一种选择。市政协委员叶丹提问了打造千年甬城的Citywalk的具体举措。应建勇表示,将借助文旅热点事件,串联各色各样的打卡点,通过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邀请各类博主一起参与打造更多“小而美”的Citywalk线路。
如何强化保障支撑
宁波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在增添城市“烟火气”的同时,保障安全、文明、有序,也成了协商交流会上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如何平衡城市管理与城市‘烟火气’之间的关系?”市政协委员连君斌提问。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张希平回应,将规范管理尺度,在不影响交通秩序、不影响居民生活、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地标商圈、特色街区在特定时段开展外摆;支持各地利用开放性公共空间,设置节假日步行街和文化集市。实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公益减罚“三项制度”,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确保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市政协委员冯国铭和袁涌泉分别将问题指向城市安全和交通设置,市公安局副局长杨国胜依次回答。针对城市安全,杨国胜表示,将考虑各项活动谨慎放开的可行性,如马拉松赛事在统筹兼顾赛道沿线封控风险、交通拥堵风险及中心城区封控性价比等因素的前提下,探索进一步优化线路,增加马拉松赛事在推广城市名片、提高城市知名度上的作用。针对交通设置问题,杨国胜表示,将加强与属地政府及市政、绿化等职能部门协调沟通,深入研究相关工作,确保通道建设能够顺利推进、落地见效。
面对市政协委员顾佳璇的“如何让城市空间与‘烟火气’更紧密融合”的问题,市住建局局长金伟平指出,将统筹谋划住宅小区旧改和新建工作,推动未来社区全域建设,为社区群众提供助餐、儿童托管等急需紧缺服务。同时,把低效空间资源节点利用起来,建设室外运动场、全龄活动公园、智能停车场等功能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