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理发、戏曲表演、集体生日……1月18日,诸暨市山下湖镇西杨龙社区爱心食堂开业第10天,村里的老人们齐聚一堂,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进进出出、忙前忙后,扑鼻的饭香、悦耳的欢笑填满每一个角落,浓浓温情暖人心。而如此热闹的场景,在该市269家村(社)爱心食堂正不断上演。
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诸暨扛起“枫桥经验”发源地的使命担当,积极推进爱心食堂常态长效建设。一场“以爱之名”的全城行动,让爱心食堂遍地开花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文明实践新路径,成为诸暨精神文明高地建设的又一张“金名片”。
“被动”向“主动”跃迁
每天中午,诸暨市暨阳街道侣东村爱心食堂的大厨赵如华都会将一份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92岁的村民赵大校家中。赵如华有40多年的厨师经历,自从村里的爱心食堂开业后,他当起了厨师兼送餐员,“能为老人服务,我很乐意”。
在诸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30.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5.2%,“吃饭”问题日益凸显。为此,该市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把爱心食堂与文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通过两年多时间建设,现有村级爱心食堂269家,服务371个村(社)的1.3万名老人。
为确保爱心食堂建设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诸暨市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涵盖建、管、用全过程,建成了一整套“市主导、镇主推、村主抓、群众主力”的运行闭环。统一标准指引下,各村(村)纷纷创新举措,广泛吸纳老党员、老干部、优秀村民代表、爱心企业家等主动参与食堂运营。
如今,每个爱心食堂都拥有专属的志愿者队伍,“公益五姐妹”“红色村嫂”等志愿明星品牌更是频频亮相,他们或是帮厨,或是送餐,或是义务管理员。此外,由志愿者维护的“爱心菜园”“爱心鱼塘”“爱心茶园”也纷纷出现。
“爱心食堂的主体力量是群众,只有发动群众,激发内生力,解决人和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枫桥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诸暨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暖胃”向“暖心”升华
不开火就能吃上“热乎饭”,仅是第一步。如何进一步,让爱心食堂成为富有“人情味”“温暖感”的共同空间?
鲜花绿植、遮阳伞,老人们在精美的庭院式花园中开启丰盛午餐。饭后,81岁的杨许和约上老伙计来到不远处的乒乓球台前切磋。这惬意的一幕,发生在开业不久的大唐街道杨家楼村爱心食堂。
这个主打“花园式”概念的食堂,不仅承载就餐的基本功能,更是为老人解闷的温馨家园,在这里,舞蹈室、健身室、阅读室等应有尽有,真正实现“吃、玩一体化”。
以爱心食堂为中心,叠加多种养老服务场景,打造“有圈有品”的“15分钟关爱服务圈”,诸暨已建成91个集老人就餐、医疗健康、文化娱乐、志愿便民于一体的“一站式养老综合体”,不断撬动优质养老资源下沉,让百姓拥有更多举步即达、“抬脚”就到的文化空间。
好事“巧”办,一把钥匙开多把锁。按照“食堂+”建设运营理念,让老年人既“饱了肚子”又“富了精神”。诸暨还创新爱心食堂“五福共享”服务场景,将市、镇、村三级志愿力量向爱心食堂倾斜,定期举行“走亲式”送福。
“输血”向“造血”进阶
爱心食堂不断遍布蔓延,如何让其长效运作下去,而不是昙花一现?诸暨清晰意识到,必须在保障“输血”的前提下,提升自身“造血”功能。
2023年8月31日,诸暨市枫桥镇永安社区爱心食堂开业。除了收到广大爱心人士捐赠的善款和物资外,最让社区党委书记陈桂成安心的是,社区和辖区内一家直播基地签订了合作协议。
当时,直播基地即将迎来100多位实习大学生,爱心食堂负责为这个基地提供工作餐。“两荤两素,每份售价15元,食堂有盈利。”陈桂成说,这笔订单的盈利可以补贴爱心食堂的费用。
永安社区爱心食堂,是诸暨爱心食堂“自给自足”、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落实好“个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志愿帮一点、基金捐一点”的筹资模式基础上,各镇街因地制宜、多渠道并拓,开源节流双向发力,自我激发“造血”功能。
如姚江镇汪王村爱心食堂与附近3家企业签订协议,每天为其提供100多份员工餐;五泄镇西皇村爱心食堂则依托该镇新开业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成功拿下研学学子的包餐业务,目前已为食堂创收5万余元;东白湖镇斯宅村与千柱屋旅游公司结对签约,吸引游客到爱心食堂用餐……在不断完善、升华、进阶中,诸暨爱心食堂进一步夯实了长效运行基石,激活了创收的“致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