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浙江多地下雪。南方“小土豆”惊喜发现,2024年的“第一场雪”竟然“下得那么深,下得那么认真”,自家门口也能够打雪仗、堆雪人、拍雪景,实现“玩雪自由”。
可就在新鲜、兴奋之余,有些“措手不及”也随之而来:打不到的出租车、临时封闭的城市道路、不受控制的车轮胎,还有铲雪除冰时无从下手的“尴尬”……不期而遇的冰雪天气,暴露出我们在应对一些自然灾害方面,存在经验“空白”。既然这场雪下得“那么认真”,我们应也以“认真”作为回应。
认真对待概率问题,充分预判。处于特殊地理位置的区域,应对常见的自然灾害可能已经“驾轻就熟”。比如浙江沿海对防汛防台这门必修课稔熟于心,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普通群众,对于发出什么级别的预警以及要怎么去做,早已形成“肌肉记忆”。实践证明,及早预警是筑起防灾减灾首道防线的关键所在。对于那些鲜少出现,但可能会发生的极端恶劣天气,这条经验依然可行。打足预警的提前量,广泛宣传、全面行动,才能让公众在充分的心理和实物准备中“等风来”“等雨来”“等雪来”。
除了预判极端恶劣天气,我们也要防范特殊时点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眼下临近春节,叠加寒潮天气影响,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等不容小觑,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紧盯风险隐患,压实各方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认真盘查短板不足,充分复盘。每次自然灾害就像一场“大考”,检验一个地方对“考点”准备是否充分扎实。一旦短板暴露,戳中的便是“痛处”。尽管风雨会停,但每经历一次,都要对全过程进行全面复盘。所谓全面复盘,是以问题为导向,除了答错的或者答得欠好的题目之外,不能放过答对了的题。问题的出现,往往提示了漏洞的存在。面对问题不能止步于“解答”,要再“向前一步”,思考这个问题为何会出现,以及怎么做可以避免。
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只靠“实战”积累经验,还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检视城乡的系统性运行是否有缺陷、机制化应对是否有不足。只有全面地系统性审视,才能进一步补齐短板和弱项,增强城市的“免疫力”。
认真下好平时功夫,充分准备。应对“不确定性”的自然灾害,最大的“确定性”就是建设韧性城市,让城市能像弹簧一样,从容应对外界压力,并快速恢复原状。“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这意味着一座城市在应对灾害时的管理也要精细。比如,精细到针对各类灾害及突发事件,都有相对应且完备的应急预案;精细到针对不同突发状况,清晰哪些区域和人群需要重点关注并迅速响应;精细到面向公众的应急措施何时发布、如何发布,以及以怎样的传播方式进行精准引导,快速形成共识……各项措施必须充分考虑“人”的因素,每个事关“人”的环节都要精细对待。
“精细”背后离不开“认真”二字。只有认真地下好精细管理的功夫,健全应急体系、顺畅指挥调度和增强统筹保障,才能在灾害或突发情况发生时,精准响应、系统行动,指引各方科学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