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聚,城市兴。今年是温州把“青年发展型城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三年,提出要“打造青年人近悦远来的向往之地”。连日来,“城市”与“青年”如何双向奔赴,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我市引青育青政策举措取得良好成效,但与一些先进城市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政策覆盖面和力度等方面。”审议报告时,市人大代表、龙港二高教师杨李敏展示了自己搜集的文本资料:近几年我市人口与宁波缩小了差距,青年人口流入正是本地区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让更多青年“近者悦、远者来”?杨李敏认为,打造温州特色青年品牌IP至关重要:“比如开展‘青邻共享社’‘青暖夕阳红’‘青心护成长’等各类群体服务项目,为新青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优质社区服务,合力托起‘稳稳的幸福’。”
“现在年轻人的想法是‘世界这么大,我想要的这里没有,我就去别处找’。”对于“打造温州特色青年品牌IP”,市人大代表、市教育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周承露表示赞同:“当前热门的古港遗址、南戏故里、温州学品牌打造可以吸引到中高端专业青年群体。但如何将厚重丰富的文化内涵讲得深入浅出接地气,打造温州自己的特色品牌IP,让更多年轻人接受并参与其中,是我们要思考与跟进的。”
怎样让更多青年来温唱响“我在窗口写青春”最强音?杨李敏提议,分类打造青年发展友好社区、阵地等更契合青年需求的公共服务空间,扶持青年社团发展,构建青年创业园,设立青年就业岗位,为青年发展、社交、创业与服务提供“自耕田”。他还建议,建立完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塑造青年自己的城市名片,不断提升青年主人翁意识。
市政协委员、共青团温州市委副书记郑翔则考虑到青年的“房无忧”:“住房关乎青年就业、创业、婚恋、成家、生育与融入城市等社会化使命的实现,是影响广大青年来温、返温、留温的重要因素。我在调查问询中发现,如果能为青年提供低成本、小户型的安居房、租赁房、共有产权房等多种选择,并积极探索先租后售等机制,将对推动青年来温留温发挥积极作用。”
原标题:怎样的城市让青年人近悦远来
代表委员为提升城市“含青量”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