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龙舟赛事隆重举办、数安港开出数据资产确认登记全国“第一单”、青灯市集聚拢城市烟火气、“美丽城”连续七年扮靓……细数2023年瓯海“成绩单”,颇具国际范、时尚感、现代化的城市形象呼之欲出。
作为温州四大主城区之一,2023年瓯海区紧扣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市委“四大振兴”部署要求,围绕加快推动更高水平“科教新区、山水瓯海”新跃升、以“四个年”行动为总牵引,奋力打造城市发展新景象。2023年,瓯海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3.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动能加速积蓄,民生事业扎实推进,各项成绩让人眼前一亮。
纵观瓯海建城史,从“有区无城”“有区有城”到“魅力新城”“国际化亚运新城”,瓯海抓住一次又一次发展机遇。迈入2024年,温州动员“强城行动”,聚力中心城区建设“五城三园”,瓯海区将承接“两城两园”,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园博会主办地落户瓯海,瓯海喊出打造“国际花园智城”的新口号。这一次,瓯海又站在了进阶路口。
岁序更迭,华章日新。面向新发展机遇,瓯海如何争当“强城先锋”,如何叫响“国际花园智城”,这座抢抓发展机遇的城市,又将有哪些新期待?
瓯海中心区鸟瞰图。共享联盟·瓯海王斌摄
美丽创城:城市在园博里、在园林里
“这是我们瓯海发展的第五次机遇!”新年伊始,瓯海区委区政府马不停蹄筹备动员会,向全区立下“大抓强城”的军令状、发出“大干园博”的动员令。强城,瓯海迅速行动。
事实上,瓯海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机遇强城史。
建县以来,因行政区域多轮调整,瓯海面临着“有海无海、有区无城”等困境。历届区委区政府下定决心,走一条“科教新区、山水瓯海”的高水平发展之路。
2008年,瓯海区抓住温州南站落户机遇;
2013年,瓯海抓住区政府搬迁机遇;
2016年,瓯海抓住棚户区改造机遇,实施城中村改造“360”战略,动员全区万余名党员干部投身一线,拆除了瓯海1/3的平原村建城。
2018年,抓住杭州亚运会龙舟赛事举办机遇,瓯海落户“一场两馆”、温州龙舟运动中心,中心区南部片区品质得到全面跃升。
温州龙舟文化博物馆。共享联盟·瓯海王斌摄
城市板块框架不断拉大、格局放大,实现城市能级提升。于瓯海而言,迎接“后亚运时代”,抢抓“强城行动”、园博园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统筹推动城市转型、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时不我待、正当其时。
根据规划,中国国际园博会将于2026年举办,围绕“国际园博、先锋园博、全城园博、百姓园博、文化园博”的理念,瓯海将全力体现“园城人、古今外、点线面”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园博园、动物园、植物园建设,实现“三园合一”,打造浙南闽北赣东规模最大、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动植物共生园和最佳旅游目的地。
美丽瓯海,独具亮点。瓯海山水资源禀赋,园博园选址郭溪街道、潘桥街道,凤凰山和仙湖一带,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瓯海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园区所在地临近动车站,毗邻三个高速口,又相邻瓯海大道快速路,消化客流量空间大;瓯海城市建设基础良好,通过多年努力瓯海中心区已经初具雏形,园博园选址毗邻中心区,可以有效依托中心区良好的城市建设基础,也为中心区向西拓展提供了平台。
城市在园博里、在园林里。瓯海以一园带动全域发展理念,还将推进系列标志性项目建设,高站位推动园博园、动物园、植物园联动,谋划好中心区、高铁新城与“三园”有序衔接,塘河千亿文旅产业带、泽雅128环湖风情镇与“三园”互相融合文章,努力呈现一个“城园相生、动植相连、山水相依”的国际化大生态园博园。
瓯海美丽河湖。共享联盟·瓯海蔡温瑞摄
科教智城:城市突出未来感、现代感
迈进“园博时代”,伴随“强城行动”启航,一个更高水平的“科教新区、山水瓯海”城市形象也将精彩呈现。
温州“强城行动”中“五城三园”,“科教智城”“西部时尚城”“生态园”“园博园”均与瓯海息息相关,足以见得瓯海作为主城区的使命担当。其中,“科教智城”高度契合瓯海区“科教新区、山水瓯海”战略定位,凸显城市建设的未来感和现代感,描绘出“产、城、创、教、研、才”融合发展的城市景象。
强城于瓯海,亦是创新。
华中院创新联合体。共享联盟·瓯海王斌摄
温州高教园区坐落在瓯海,多个科创平台位于瓯海……聚力“科教智城”蓝图,放大科创优势,全力激活创新引擎,瓯海优化科教智城“一核一轴六片”布局,迭代“一平台一专班一政策一运营机构”服务体系,加速“一港一谷五院”建设,致力推动新兴产业再集聚再升级。
一方面,创新平台广结硕果。位于瓯海区,华中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LTCC、TOPCon浆料等5项关键技术实现国产替代;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全球首创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技术实现量产;上海大学温州研究院投用GMP车间,聚乳酸材料实现产业化,入选“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温州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联合上市企业联泓新科搭建生产线,实现钠电池正极材料量产;天津大学落地瓯海建设成果转化中心。
另一方面,创新成果持续发力。瓯海已连续四年举办青科会硬科技投融资对接会,累计364项青科会成果承接落地。2023年,瓯海迭代“龙头企业+(高校)研究院”创新联合体模式,5家产业化公司估值增长三倍;新增大院名校技术转移中心4家,技术合同成交近60亿元,320项科技成果在瓯海落地转化。
亚运公园。共享联盟·瓯海王斌摄
此外,创新主体活力提升。2023年,瓯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8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14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0家,聚创智能获评省科技小巨人,温州国家大学科技园入选省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园创建名单,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3.68%、居全省第14位。瓯海开设院校企合作“微专业”22个,新增国省级领军人才9人、超过去三年总和,区域人才总量突破18.6万人。
科教研一体,激发瓯海强城动能。瓯海区全力打造生命健康小镇,去年,生长因子重组蛋白研发项目开工,生物医药CDMO平台投用,目前生命健康小镇主营收入突破200亿元。
产业兴城:城市更具国际范、幸福感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旺则百姓富。“强城行动”,瓯海也需要在强产业、促振兴、提能级上全面发力。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瓯海有“八大传统产业”,随着“雁阵企业培育行动”深入开展,瓯海涌现出一批“强企”:森马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冠盛跻身浙商全国500强、产值突破20亿元,德赛产值突破10亿元,聚星科技成为全市首家北交所报会企业。2023年,瓯海新增省“专精特新”企业26家、省“隐形冠军”企业2家、“净升规”56家。
新兴产业释放活力。位于瓯海的中国(温州)数安港核心区,园区面积已扩容至51万平方米,中国电子、联仁健康等160多家生态企业强势入驻,“五位一体”司法保障体系全面构建,交通运输物流等5个国家部委实验室成功落地,联合安防学院成立温州数据学院,挂牌运营温州数据交易中心。目前,数安港内数据产品交易额超3亿元。
数安港。共享联盟·瓯海陈明铭摄
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瓯海打造中央商务区,去年净增企业700家。去年,大罗山基金村重磅亮相中国(温州)创投大会,开展投融对接会50余场;MCN产业招引落地兴道等头部机构,累计建成亿元直播间3个、千万直播间47个;汽车产业浙南未来汽车港加快建设,2家企业列入全国二手车出口企业备案名单,汽车销售额超百亿元。
文旅产业集聚人气。瓯海启动“温瑞塘河溯游计划”,成立塘河商文旅联盟,去年梧田老街重磅开街,青灯市集获评浙江文旅十大烟火集市,山根音乐小村成为省诗路目的地,7家民宿入选省“浙韵千宿”培育名单。赛事经济、会展经济、节庆经济等业态不断丰富,瓯海成功举办泽雅咖啡节、温马美食节、摩登音乐节等活动,“瓯嗨十碗”14个菜品入选省“百县千碗”千道菜品。
山根小村。共享联盟·瓯海王斌摄
同时,瓯海还在不断推动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服务业迈向现代化,推动鞋服产业、智能锁产业、眼镜产业、汽摩配产业等优势产业加速形成“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经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千亿时尚产业集群,打造潮流消费新高地、生产性服务业新高地,提高城市美誉度,提升群众幸福感。
亚运会龙舟赛,让瓯海的城市形象和影响力大幅提升,赋予瓯海“国际范”;抢抓“园博会”机遇、放大“后亚运”效应,期待三年时间,瓯海再次迎来全域蝶变。
青灯市集。共享联盟·瓯海王斌摄
【2023年瓯海印记】
“龙头企业+(高校)研究院”创新联合体模式,入选省创新深化改革清单典型案例;
迭代“瓯海的一天”闭环智治模式,先后两次获省“五星”评价;
释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红利,建成首个公共保税仓和2个省级公共海外华侨仓;
中国(温州)数安港数据产品交易额超3亿元;
青灯市集获评浙江文旅十大烟火集市;
瓯海成功入选省2024年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托育养老一体入选省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
青年发展指数居全市第一;
开展“瓯海工匠大师”“瓯青工匠”等系列致富工程,新增城镇就业超万人、技能人才7580人;
温州龙舟文化博物馆开馆,举办中国龙舟文化大会、中国寓言文学大会等3个“国字号”文化活动;
瓯海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
连续七年以新年第一会推进“美丽瓯海”全域行动;
创成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连续四年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
原标题:瓯海:园博时代,强城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