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鹿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胜利闭幕。
随着温州吹响“强城行动”的集结号,向万亿级地区生产总值、千万级常住人口城市冲锋进军,鹿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深入实施“强城行动”,聚焦“四大振兴”,聚力打造“一区三高地”,持续深化项目攻坚、环境提升、治理创新,加快建设首善之区、打造共富样板、争创先行示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鹿城新篇章。
鹿城“两会”期间,区政协委员纷纷围绕中心工作,从城市文化更加繁荣、经济更加兴旺到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品质更加精致,为落实“强城行动”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
强城板块这样构建——从千年斗城到西部时尚城,再到中国(温州)智能谷
区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全力在“五城三园”建设中当先锋、作示范,推动瓯江新城核心区加速崛起,“千年斗城”传承复兴,西部时尚城焕发活力。
区政协委员潘阳力就加强斗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言,开展专项普查调研,尽最大可能发掘域内斗城文化资源,并组织专家论证。同时,他建议将朔门古港遗址、墨池和五马街—公园路等遗址、历史文化街区串联成一体,做好提前规划,完善水、电、网络管网及道路、建筑等配套基础设施;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让文化创作者和世界温州人共同讲好斗城文化故事。
将发展目光向西延伸,如何建好西部时尚城?区政协委员南金琼关注到,目前西部新城核心区建设中的交通协调问题十分突出,且产业发展缺乏明确定位和战略规划,产业谋划项目落地性不强,大型项目招商常浮于谈判。
对此,他建议优化项目审批管理,加强规委会审议前的相关部门沟通,制定各地块做地进度统一规划和管理,加强工程规划建设许可证审批和施工图设计的协同。通过突出建设效率,打造一流产业平台。
同时,针对区域合作不足的现状,他建议鹿城西部新城坚持“时尚智造”与“时尚消费”双轮驱动,以全球化视野搭建“时尚产业生态圈”,强化鹿城时尚产业与永嘉、瓯海、瑞安、青田区域融合联动。
将发展目光再转向东部板块,鹿城区对标“强城行动”战略部署,以七都国际未来科技岛和温州城市数字科创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中国(温州)智能谷建设,目前已打造成初具规模的人工智能科技研发地和孵化器。
为保持智能谷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力,区政协委员张祥芬建言,可借鉴广田深港国际科技园,加快形成涵盖“五流四制”(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法制、税制、科研体制、园区管理体制)的集成化政策体系,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最大程度形成创新创业土壤。
在要素保障方面,则可借鉴乐清柳市东风工业园改造经验,推动智能谷土地存量挖潜,适当放宽用地审批条件,推动工业上楼,提升土地立体空间利用率。
核心产业这样重塑——从传统鞋革到新能源,从楼宇经济到直播经济
鞋革产业是鹿城核心优势产业,如何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向“世界鞋都”迈进?区政协委员毕东亮聚焦“中国鞋都”产业格局重塑,提出“品牌”焕新升级之路——引导企业探索各种创牌路径,比如对接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通过属地设计平台、专业机构载体进行转化推广,鼓励企业购买设计服务;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接,对科技项目立项支持等,推动企业走品牌化转型升级路线。
在温州加快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过程中,鹿城应有何作为?在区政协委员叶凡看来,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端储能和超级充电站均有发展机遇。“建议有条件的地方以综合能源补给站为试点,推进在遮阳棚、屋顶露台等场地建设‘光储充换’一体化项目”,叶凡同时建议积极引入高技术含量的设备运营企业,带动新能源汽车补给站的健康发展。
楼宇经济是鹿城最具特色的产业名片之一,区政协委员严章章建议持续发展好楼宇特色经济,筹建楼宇“房源超市”系统,定期梳理楼宇内业态关联度和空置情况,整合楼宇内服务清单和企业业务,推动政务服务、金融服务、法务服务、财会服务、高端生活和品牌服务以及普惠性培训持续赋能办公楼宇。
近年来,电商直播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量。区政协委员李叠关注到,鹿城无论是主播数量,还是活跃网店数量,都与省市先进地区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建议大力打造鹿城直播产业园,构建场景、主播、技术、流量、大数据平台、明星孵化为一体的直播生态圈,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直播环境和服务。
区政协委员杨浩则关注到近期火爆的夜校经济具有撬动线下消费的潜力。他建议,统筹师资和场地,打造更多低价课程。同时,将热门课程安排在重点培育商圈附近,利用夜校带来的持续人流量提升促消费效果。
经济兴旺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区政协委员陈忱建议加大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在行政合规方面,建议针对行政合规领域出台首次违法不处罚的规范性文件;在自主合规方面,鼓励企业广泛开展自主合规工作,形成区域内良好的合规氛围。
创新人才这样引流——从衣食住行,到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
城市发展的核心是人。“强城行动”提出创新人才加快集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力争每年引育各类人才20万以上,“来温州·创未来”品牌进一步打响。
近年来,鹿城启动了“瓯江风起潮涌计划”,相继出台CBD“黄金25条”“人才房票补贴”等专项政策,大手笔打造浙南“创新地标”“人才特区”。
但在区政协委员钟立华看来,政策对于在企业勤勤恳恳工作半辈子、会技术、有经验的产业技术工人而言,仍相对空白,建议通过树好一批榜样企业、讲好一批人才故事、建好一批众创空间、搭好一个联盟平台,做强人才友好圈、创新生态圈、增值服务圈、都市生活圈。
“要给予企业一定的人才职称评定自主权。在评定技术人才中,不看学历,看专业技术能力,以便更多优秀的产业技术人才享受鹿城人才政策优惠。”钟立华的建言得到企业界委员的一致点赞。
来自各行各业的委员立足行业特点,对人才“求贤若渴”,也提出了相应“引才留才育才”建议。
如区政协委员方学优就农业种业创新不足提出,打造种业青年人才集聚成长平台,将温州鹿城现代种业创新园纳入鹿城区首批“青鹿空间”建设,园区生物育种与智慧农业创业项目、人才享受《鹿城区“青鹿空间”十项政策》。
区政协委员徐迈宇关注到西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人才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收入,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的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真正留住人才,反哺区域医疗发展。
区政协委员林晓露则围绕加强青年律师执业能力系统化平台化建言献策,建议司法行政部门与司法部门联动,鼓励支持优秀青年律师到法院、检察院担任法官、检察官助理,加大对青年律师的培养力度;同时,政府部门购买法律服务时加强对青年律师的倾斜和扶持,明确青年律师在团队中有一定的占比,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
民生服务这样提升——从教育到医疗,从身体到心理健康
“一老一小”和医疗教育问题,关乎人的一生幸福可感。“强城行动”提出,持续打响“好学温州”“健康温州”“温馨善育”“颐养温州”公共服务品牌,基本建成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和老年友好城市。
作为温州市医疗、教育区域中心,鹿城区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责无旁贷。
在教育方面,区政协委员王晓忠提出深化“首位教育学在鹿城”品牌,建议教育系统一方面做好“课程创新”,开设新兴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等多元化科学课程,加强与行业合作,引入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做好“队伍建设”,设立科学名师工作室,培养科学教育带头人;推进科学家进入中小学担任科学副校长;加强实验员配备,畅通实验教学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职称评聘通道,提高高级职称比例。
学生心理健康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和关心的话题。区政协委员方小和认为,预防至关重要,建议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理念和知识,特别是针对家庭教育,如在发放结婚证和出生证时,幼儿园学校入学时,开设家庭教育水平测试,引导家长自测。同时,建议增加心理老师的编制,确保心理课程的全面实施和开展。
青年是一座城市的发展动能所在。为推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区政协委员夏可仁建议常态化倾听不同青年群体声音,了解各类青年群体服务诉求;既为“高知”青年量身定制招引政策,也要为普通从业人员提供针对性公共服务,实现政策受益群体全覆盖。
区政协委员史岳川则关注到了针对银龄群体的“医养结合”。“中医对于预防和治疗复杂老年疾病具有独特优势,可贯穿老年人群‘养生-保健-医疗-康复’全链条”,基于此,他建议基层卫生院增加中医药康复功能设施,并设立社区名医馆和名中医工作室,办出特色与优势,实现错位竞争和共同发展。同时,针对部分行动不便者,他还提出加强“智慧赋能”服务基层化,通过建立“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模式,采取“线上预约、线下服务”,提供上门护理和中医药服务。
针对小区物业费收缴难问题,区政协委员翁定申建议,一方面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建立物业费动态调整机制,对物业服务项目和成本信息进行定期监测并实时发布计价规则,实现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和谐共赢。
原标题:同心聚智助力“强城”
——写在鹿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闭幕之际
记者杨晓宴郑俊杰陈巧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