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宁波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斌:奋力打造农业强市全国样板

日期:2024-02-05来源:宁波第六医院作者:宁波天气预报15天查询百度

  美丽乡村(吴立高摄)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当前,宁波“三农”工作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新任务、新挑战,“三农”人在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站在“千万工程”新的历史起点上,农业农村部门如何奋力打造农业强市全国样板,为争创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市域样板贡献更多“三农”力量?记者专访了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斌。

  李斌: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就是要向田园山林、江河湖海、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质,这是提高食物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根本出路,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消费需求的必然选择。将从三个方面发力:

  宁波农博会展馆(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一是坚持稳粮保供,守牢农业基本盘。大力实施粮油作物“稳面积、提单产”行动,加快发展品种出彩、品质出彩、品牌出彩、数智出彩、全量出彩的“五彩”农业,持续稳步提升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实物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172万亩和7.15亿公斤以上。

  二是建设“蓝色粮仓”,向蔚蓝大海要食物。宁波因海得名,因海而兴,有着“靠海吃海”的天然优势。为了进一步做强蓝色经济,前不久,我们出台了《关于推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措施》,计划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用于发展远洋渔业,今年就会有一艘万吨级南极磷虾捕捞船建成投产。

  三是发展设施农业,依靠科技创新拓空间。这既是破解耕地资源制约瓶颈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的有力举措。我们将持续发力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培育一批好项目,让广大市民朋友的“菜篮子”更丰,也让广大农民朋友的“钱袋子”更鼓。

  电商助农直播(孙吉晶 摄)

  李斌:聚焦共同富裕,全链条助农增收致富,不断健全乡村共同富裕长效机制。具体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村集体经济“消薄”攻坚成果,坚持稳健经营,发挥“消薄”项目牵引带动作用,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加强村庄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休闲观光、农创文旅、农耕体验、康养基地等新产业、新业态,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途径。

  二是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家庭农场联盟、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会等各类主体创建服务中心,新培育一批示范性家庭农场,规范提升一批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是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加强创业服务能力建设,组织协调企业家、科技人员、创业成功人士等成立创业服务专家团队和农村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为返乡入乡创业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开业指导等专业服务,建立农民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实施万名农创客培育行动,培育农创客2000人以上。

  四是实施低收入农户精准帮扶行动。深化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强化返贫预警监测,深入实施产业共富项目、乡村公益性岗位、综合性保险和住房微改造等帮扶举措,精准助推农户增收,着力提升健康帮扶水平和改善农户居住条件。开展成立帮扶共富基金可行性研究,探索建立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

  李斌:以全市域提升乡村品质为目标,打造环境美、形态美、人文美、共富美的景区化“四美乡村”,建设机制更全、活力更强、“成色”更足的乡村振兴市域样板。

  一是提升乡村环境美。研究制订《宁波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探索推进农房改造、杆线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动”试点,持续深化提升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手段。

  二是提升乡村形态美。以“一环十线”美丽乡村风景线为轴,点线面结合推进和美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带状型发展,加快建设“一环十线”美丽乡村风景线,计划培育100个片区组团,串连1000个以上村庄。

  三是提升乡村人文美。加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协同推进河姆渡稻作文化博物馆建设,传承发扬好稻作文化、山耕文化、渔猎文化。加强农村非遗保护传承、转化利用,组织农耕文化暨二十四节气活动。探索艺术振兴乡村、文化赋能共富的新途径,创建一批艺术赋能村。

  四是提升乡村共富美。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以“一统三化九场景”为引领,加快打造乡村未来数智生活圈,新增省级未来乡村20个以上。深入推进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同质同标,促进公路、供水、供电、供能等基础设施提标提质,加快打造城乡居民幸福共同体。

  水稻丰收 (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三农”成绩单

  荣获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神农鼎”、粮食生产“河姆渡杯”金奖;

  保障粮食安全的做法得到农业农村部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深化“千万工程”做法得到国家乡村振兴局推广;

  “迭代升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持续扎紧基层微权力制度笼子”典型案例被推介为2023年全国农村改革24个典型案例之一;

  ……

  过去一年,我市紧紧围绕乡村全面振兴主线,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有力有效推进共同富裕和美乡村建设。“三农”工作交出了一份闪亮的答卷。

  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去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0.1亿元,增长4.8%,再创历史新高。粮食面积和产量实现“八连增”,分别达到172.6万亩、7.5亿公斤,油菜面积达到15.3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

  科技支撑力更加突显

  新增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占全省一半,创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22家、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5个、农事服务中心11个,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甬优31”杂交稻以百亩方均产984.16公斤、最高单产1020公斤的成绩刷新我市尘封11年的高产纪录。

  市民“菜篮子”更加丰富

  高质量打造万亩“菜篮子”基地,新增市级放心菜园27个、蔬菜精品园2个、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示范基地9个、省“土特产”百强产品21个,推广高效稻渔综合种养1.4万亩,肉、禽、蛋、蔬等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

  产业融合度更加深入

  在上海成功举办招商引资暨“绿特优新”农产品推介会,举办首届农博会,成为近几年来我市人气最旺的消费类展会。新增全国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1家、省级农产品加工基地3个。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大脑建设,创新打造“种粮一件事”、“人耕对应”一张图等特色应用场景,“淘在乡村”小程序深受市民欢迎。

  农村新主体更加壮大

  新增省级农创客示范基地9个,新培育农创客2300人;新增市级示范性家庭农村69家,累计510家;新增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累计195家。加快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新激活利用闲置农房3947宗,80%以上的村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

  农民“钱袋子”更加充实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4万元,同比增长6.3%;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46万元以上,同比增长12.6%,创新开展住房微改造1000户,落实乡村公益性岗位2800个,低收入农户综合性保险理赔2.7万人、2262万元。

  乡村吸引力更加强大

  大力推进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一环十线”美丽乡村风景线8条,完成和美乡村实施项目1378个,总投资171.58亿元,投资7.83亿元建成37个未来乡村,累计建成未来乡村75个。

  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

  圆满完成“护航亚运”任务,因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涉水、涉气安全事件“零发生”,农机安全实现人员“零死亡”,涉海涉渔安全实现重大事故“零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宁海县创建2023年度“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撰文 孙吉晶 严舒玮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