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李家巷镇刘家渡村党委书记、主任沈新华近日拿到“年终成绩单”,该村去年经营性收入从53.88万元直升100万元,这一记“撑杆跳”漂亮!
挨着两个工业园区、地处城乡接合部,“不痛不痒”的刘家渡村曾陷入发展桎梏,被列入全市194个欠发达村之一。去年,该村另辟新路,探索“基金+政府+公司+农户”整村运营模式,腾出农房、整村改造、打包出租,18家企业先后入驻办公创业,俨然一个小“CBD”。
据悉,从2012年起,湖州连续实施6轮村级集体经济“强村计划”,既管“输血”,更重“造血”。“去年启动第7轮‘强村计划’,共实施‘一村一策’项目722个,壮大194个年经营性收入在80万元以下的欠发达村。”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市年集体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90%以上。
记者在走访乡村时发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键还是村级集体的“造血”力,“乡村经营”概念已蔚然成风。
村庄如何经营?安吉县递铺街道马家村去年打出一副好牌。马家村西临西苕溪,上世纪30年代便是水运停靠站和货物集散地,2014年,安吉上港集装箱码头落户,成为浙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之一。马家村虽有区位优势,但没有抓住机遇,村经营性收入排名落后。去年,该村立足自身资源,抓住文旅风口,集中力量打造码头文化文旅IP,一个个以集装箱为建筑结构元素的码头夜市惊艳亮相,配套的夜游、夜演、夜娱等“夜经济”风生水起。“码头文化文旅IP打响了,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年村里有萌宠乐园、水上游艇、高端露营等多个项目正在推进中。”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汤辉说。
针对一些天然资源、地理优势不佳等“小个子”村,我市鼓励一些相邻村庄以抱团发展的经营理念,共闯市场。像南浔区善琏镇15个行政村4年前组建强村公司,一条心、一股劲开市场、拓业务。去年公司营业额首次突破1亿元,助力各村实现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目标。
“各村各有各招,我们也鼓励创新、多措并举,展现新时代乡村活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力争明年,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8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