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宁波

记者驻村日记:强村富民“高泥路”

日期:2024-02-18来源:宁波港股票作者:宁波大学

  宁网编前语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如何巩固放大宁波“千万工程”实践先发优势,奋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市域样板?

  结合“新春走基层”和“四下基层”,宁波日报、甬派、中国宁波网深化开展“大学习大调研转作风转文风”,春节前夕和假期派出多路记者蹲点村庄,记录未来乡村建设火热实践,推出“我们走在春天里未来乡村调研行”专题,首个系列为“记者驻村日记”。

  记者史伟刚 俞永均见习记者 何晴

  2月2日小雨转阴

  晨曦微露,泛着细浪的西沪港显得波光粼粼。倏尔,一阵隆隆的马达声打破了海面的平静,一位渔民正驾驶小艇前往养殖网箱巡查。

  当我们来到象山西沪港畔的高泥村蹲点时,恰逢黄鱼的越冬期,平日里习惯起早贪黑“耕海”的渔民,这几天难得清闲。

高泥村养殖的岱衢族大黄鱼。本文图片均为何晴摄

  “节前我一直忙着收捕,这一季预计有20多万元的收入!”养殖户柴志爱告诉我们,高泥村打响“浙江省网箱养殖第一村”金字招牌,吸引了福建省和省内的温州等地海鲜批发商前来,“昨晚我们村的渔民累计发了1300余箱大黄鱼,一直打包到凌晨1时。”

  黄避岙乡高泥村曾是一个交通闭塞、穷困落后的小渔村,20多年前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改弦易辙”从事海水养殖,让高泥村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高泥村升级后的养殖网箱。

  据高泥村党支部书记朱中华介绍,目前全村超过60%的家庭从事海水养殖,涉及大黄鱼、鲈鱼、海鲫鱼等品种,年产值达1.4亿元,去年养殖户户均收入超过30万元。

  然而,为“小渔村”撬动“大发展”的海水养殖业,如今却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用一个字形容从事海水养殖的生活——苦!每天凌晨三点起床,晚上七八点休息,一天只吃两顿饭。”黄避岙乡“网箱养殖第一人”、高泥村原党支部书记、年逾古稀的严兴国老人忧心忡忡地说,目前村里养殖大户的年龄普遍在50岁到60岁之间,年轻人不愿意接手父辈的海水养殖业。

  那么,如何让渔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我们在高泥村蹲点时发现,推进网箱养殖产业化、共享化或许是一个破解之道。

  今年58岁的钱宝福,从事网箱养殖已有近20年。“我们原本是‘夫妻店’模式,去年由于妻子生病,我们尝试雇佣小工一起帮忙。”老钱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去年的收成,凭借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刨去各项成本,夫妻俩的总收入仍然超过50万元。

海水养殖网箱。

  “下一步,村里要发挥渔民在养殖经验和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公司制、合作社等模式,本地渔民以网箱和技术入股,引进外来资金和人员,让网箱养殖产业持续发展。”结合老钱的案例,严兴国支招说。

  延伸黄鱼产业链,通过渔旅融合助推村民增收,是高泥村正在着力推进的一件大事。驻村期间,我们来到村里专门打造的“高泥黄鱼馆”,这里不仅陈列着黄鱼鲞等海产品,还有“西沪三宝”和黄鱼文创产品。

高泥黄鱼馆。

  “近年来,村里办起了黄鱼加工厂,将新鲜的黄鱼腌制、晒干,加工成黄鱼鲞。今年春节前夕,我们的黄鱼鲞销售形势不错,成为不少宁波人必备年货之一。”朱中华一脸自豪地说。

  如今,高泥村的黄鱼网箱养殖产业链,已从最早的单一养殖拓展到育苗、加工和销售。去年,村里的西沪水产有限公司还打破黄鱼“出水即死”的魔咒,将活的大黄鱼送上了市民餐桌,养殖大黄鱼的市场售价也从50元/公斤提升到了500元/公斤以上。

“高泥@未来。”

  高泥村的强村富民之路,起于养殖,却不止于养殖。

  占地约600亩,规划有七彩田园、荷塘营地、田园烧烤等体验活动的里海荷塘艺术田园项目,将用共享模式打开高泥村未来乡村的共富场景。

  在西沪港畔,一座集观景、休闲、垂钓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渔旅综合体已经建成。综合体内设有篮球场、咖啡馆、垂钓平台,几名游客倚坐咖啡馆中,欣赏斑斓海岸的旖旎风光。

  夜幕降临,在村口道路边,“高泥@未来”大字格外醒目,长长的廊道不断延伸,一幅特色鲜明的未来乡村新图景,正在高泥村徐徐绘就……

村庄名片

  高泥村是全国文明村、浙江省未来乡村首批试点村,也是浙江省特色精品村、省3A级景区村庄。村域总面积3.4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村民253户813人。该村是浙江省最大的网箱养殖基地,养殖的大黄鱼和鲈鱼远销韩国、日本等地。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