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龙年,在传统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着祥瑞和幸福。冲着这些吉祥的寓意,一些“望子成龙”的父母早早安排好了生育计划,赶在龙年生一个“龙太子”或“小龙女”已经成为潮流。
三胎妈妈主动“缓生”
“等”到龙年再生产
三胎妈妈林双双(化名)这几日正沉浸在“喜得龙女”的喜悦中,在她看来,这份“等”出来的幸福格外来之不易。此前她接连剖宫产生下两个孩子,身体受到一些损伤,农历年12月份,第三胎孩子足月后,医生便劝她尽快生产。
“我们家一直很看重生肖,当时距离过年还有十几天,只要等一等,兔宝宝就能变成龙宝宝,那多美满呀。”林双双选择“等”,温州市人民医院大产科主任胡艳君却是“胆战心惊”,因为临近四十岁的林双双子宫条件不容乐观,稍有不慎便面临极大风险。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林双双仍不放弃“缓生”的念头,考虑到孩子的安全,她提前住进了病房以便及时接受治疗。在医院和她的努力下,“龙宝宝”顺利于大年初三降生。
得偿所愿的林双双自是喜不自胜,胡艳君却表示林女士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行为并不可取,产妇应当遵循医嘱和自然的生产规律,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盼龙宝宝的夫妻不在少数,90后玲玲便是其中一位,自去年年底她和丈夫完婚后便积极备孕,听说跳绳有助于怀孕,便给自己安排上每日半小时跳绳计划此外,她还特意制作了排卵期日历,期待龙宝宝“一击即中”。
在社交平台,龙宝宝“备孕攻略”多达上百条,食物助孕法、瑜伽助孕法应有尽有,一些顺利怀上孩子的宝妈发帖“还愿”,评论区里跟着一百多条“接好孕”的期待。
医院产科床位“告急”
十天生下600多名龙宝宝
市民生育意愿的提高,带来了医院妇产科门诊量的激增。孕妇薛女士明显感觉到每次去医院产检,不论做什么项目都要至少排半小时的队。这让她不由开始担心将来分娩时的床位问题。
薛女士的担心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已成事实。附二医产科副主任医师王荣跃表示,自去年10月份起,该院妇产科的门诊量建卡量明显上升,床位接近“满员”,鲜少有空余床位。从大年初一至今,短短十来天,该院已有323位龙宝宝出生,助产士忙得不可开交。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温州老牌产科医院——温州市人民医院,该院大产科主任胡艳君表示,农历新年以来,该院诞生了300多位“小龙人”,不少临近产期的孕妇选择在龙年新年“掐点”生产。
“大家对生龙宝宝的热情很高,有位妈妈在四五年前生产后便一直不愿再生,也因为龙年生育潮,主动联系我希望尽快怀孕,生个龙宝宝。”胡艳君说。
从历年温州出生人口总数来看,“龙宝宝效应”其实有迹可循。每逢龙年,出生人口数量都会有一次跃升。尤其是上一个龙年2012年,温州共有14.5万名龙宝宝出生,创下历史生育的最高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在王荣跃看来,这与中国传统对龙的崇拜不无关联。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在传统文化里,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代表着祥瑞和幸福,也象征着强大与杰出。选择龙年生育,是父母期盼吉祥如意,更是望子成龙。“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淡化了迷信心理,但‘龙’作为最受喜爱的属相之一,仍然有一大部分人对此有着特殊的偏爱和期待。”
抓住“生机”四月前怀孕还能赶上最后一波
现在“拼”个龙宝宝,还来得及吗?温州市人民医院中医妇科副主任米海霞给到非常肯定地回答:“来得及!赶紧行动!”
米海霞掰着指头算了算,备孕龙宝宝还有3—4次机会,到4月底前成功怀孕的宝妈都有希望生个龙宝宝。米海霞表示,从去年开始,陆续有不少夫妻来调理身体准备备孕,还有夫妻特意等了一年多专门“卡”在龙年生子。
“今天上午,我还接诊了一位50多岁的妇女,她也期望生龙宝宝,但碍于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但对大部分夫妻来说,现在备孕还来得及!”米海霞表示,如果确定想要个龙宝宝,建议夫妻双方都先来医院做一个孕前检查。如果孕前检查都没问题,那就要赶紧行动起来了,因为一次就能成功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她建议备孕夫妻要正确把握排卵时间,如果经期规律的话,排卵日通常是下次例假来临前14天—16天,要把握住这个时间节点;如果经期不规律,可以借助排卵试纸辅助检测,必要时可以通过中医调理身体,最重要的是放松心情,不要为了拼个龙宝宝让自己太焦虑。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望子成“龙”还要抓紧“生机”!龙年夫妻扎堆备孕,医院迎“龙宝宝”出生潮
记者 许雅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