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温州

纸扎艺人亮绝活 鳌江大龙待“腾飞”

日期:2024-02-26来源:温州两家人作者:温州天气预报15天30天

鳌江大龙制作的传承人龚光桥和他今年领衔制作的“巨龙”

   元宵佳节,华灯初上,平阳县鳌江万达广场,一条色彩绚烂、气势磅礴的百米“巨龙”全身透亮、流光溢彩,宛如火龙出海,威风凛凛。67岁的纸扎老艺人龚光桥是制作这条“巨龙”的总负责人。

  再过半个多月,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这条大龙将要巡游鳌江城。因此,春节过后这段时间里,龚光桥带着众人一直忙着对大龙制作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成为大龙制作传承人

  在平阳鳌江,划大龙是当地民众为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而创造并传承的民俗文化,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次划大龙,都会引来观者数以万计。这些年虽然当地民众对于这项民俗文化的热爱空前高涨,但是完全拥有大龙制作这项独特“绝活”的手艺人却是凤毛麟角。

  作为鳌江大龙制作的传承人,龚光桥告诉记者,或许是自己的姓氏“龚”里带“龙”字,所以这辈子与大龙结缘。龚光桥从小就心灵手巧,18岁时便跟随师傅温益文学做米塑手艺,而这位师傅也是一名技艺精湛的纸扎匠。

  纸扎是一门融扎制、贴糊、剪纸、彩绘等技艺为一体的民间独特手艺。龚光桥在师傅身边前后学习六年,学会了制作各式元宵灯彩及龙灯纸扎的全部技艺。“那时鳌江划大龙因为禁令已消失多年,但是师傅非常笃定地告诉我,这项民俗文化活动日后定会再度兴盛,没想到他的预言成真了。”

  鳌江大龙“活”了

  2000年,鳌江划大龙非遗市级传承人黄士琴等人倡议重现鳌江划大龙的盛况,庆祝千禧龙年。师傅温益文带领龚光桥和众艺人接下了大龙制作工程:造龙头、定龙骨、做龙身、包龙皮、装龙灯、漆艺彩绘。龚光桥配合师傅忙活了数十天,一条用毛竹、钢丝、泡沫、彩纸等装饰打造的大龙横空出世。龙头硕大威猛,栩栩如生,龙身色彩斑斓、蜿蜒起伏,全长66米,由120人扛抬前进,将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2007年,为给北京奥运会祈福,表达平阳人民的自豪、喜悦之情,鳌江划大龙再次傲然登场。当时师傅温益文已离世,龚光桥扛起了大龙制作的重任。2010年,鳌江动车站通车,鳌江又一次划大龙庆祝。

  2012年龙年元宵,鳌江大龙身长达80多米,重约3吨,由200多名壮汉负责抬龙。气势磅礴的大龙身后还有25个表演方阵,参加人数多达900人,整个巡游队伍长达千米,盛况空前,所经之处可谓万人空巷。鳌江划大龙划出“名堂”,在那一年被列为平阳县四大节庆民俗文化活动之一。

  2009年,应中国(浙江)非遗博览会组委会邀请,鳌江大龙赴杭州为国庆六十周年贺喜。炎炎七月,龚光桥带领众艺人赴杭制作大龙。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开幕仪式上,鳌江划大龙震撼登场,绕整个世贸中心广场一圈行至主席台前时,巨龙摇头喷水,引来现场观众一片惊叹。活动过后,鳌江大龙被杭州东方文化园收藏,并被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东方第一龙”称号。

  2011年,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沿海行》栏目组来鳌江采访拍摄鳌江划大龙。

  薪火相传大龙待“腾飞”

  为了喜迎龙年,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有不少瑞安、乐清、龙湾等地乡村邀请龚光桥扎龙灯,当然也包括鳌江当地,这也是龚光桥第十二次受托制作鳌江大龙。从农历冬月上旬开始,龚光桥带着七八个艺人前后忙了五六十天。

  龚光桥不仅自己一辈子坚守纸扎艺术,还让大儿子龚昌富子承父业学做纸扎。如今,龚昌富的扎制技艺也日臻成熟,43岁的他已成长为大龙制作的新一代传承人。

  今年的鳌江大龙比去年长11米,总长达99米,为历年之最,其中龙头高5米,龙身直径2.4米,站在龙首见不到龙尾,恰好应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民间俗话。

  作为年轻一辈的纸扎艺人,龚昌富在继承历代纸扎匠人积累的传统工艺上,对大龙的扎制工艺进行了改进加工,增设龙脚和龙尾摆动,并升级龙声效果,惟妙惟肖地呈现龙的游动形态。“这将是今年鳌江划大龙新的看点。”龚昌富说。

  龚光桥、龚昌富父子俩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和传承民俗文化,一起把鳌江划大龙发扬光大!” 

  原标题:纸扎艺人亮绝活鳌江大龙待“腾飞”

  记者赵小娴文/摄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