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章莉
见习记者周桐通讯员吴立高
正月十二入夜,强蛟镇渔家巧娘尤婷婷将自己制作的鱼灯挂上了滨海风情街。从远处望去,一盏盏栩栩如生的鱼灯一字排开,海风吹来,鱼灯缓缓“游动”,与周围喜庆的装饰相映成趣。
鱼在灯里游,人在画中走。当天,强蛟镇“鱼龙出海”,闪耀的鱼灯似在欢迎八方游客前来参加为期3天的宁海湾鱼灯节。游客们赏鱼灯、逛渔村、闹元宵,不亦乐乎。
“一鼓海扬波,二鼓浪拍岸,三鼓鱼龙出!”随着夜幕降临,铿锵有力的鼓点敲醒鱼龙,两条长龙在众人的欢呼声中飞腾而出,时而上下翻滚,时而摇头摆尾,精彩的表演拉开了鱼灯节的帷幕。
奇妙的是,龙头刚一摆,就下起了大雨,让大家措手不及。可即便如此,也浇灭不了大家对鱼灯的喜爱和热情。有人甚至打趣道:“是个好兆头,遇水则发嘛,今年一定发大财!”
“快看,大鱼游过来啦!”在两条长龙的引领下,4米长的宁海湾“鳌鱼王”打头,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鱼灯紧随其后,色彩斑斓的鱼灯队在光影中穿梭游弋,不时做出“独占鳌头”“鱼跃龙门”的喜庆造型。“鱼龙闹蓝湾”“蓝湾开游”“绿岛祈福”“渔娃迎灯”“鱼灯送福”“大鱼出海”6组灯同时亮起,绚丽的灯彩倒映在海面上,不断向渔村沿岸蔓延,鱼灯队所到之处,游客们撑着伞,争相抚鱼头、摸鱼尾,一路跟随队伍遨游讨个好彩头。
记者看到,这些鱼灯的头、身子和尾巴可以灵活摆动。举鱼灯之人可以通过左右摇摆、前后进退等动作,模仿鱼儿在水中游弋的各种姿态。灵活的龙形鱼头、金光闪闪的鳞片、舞动的大尾巴,一盏盏形状各异的鱼灯萌态十足,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拍照。这些鱼灯,最大的长至4米,最小的也有几十厘米。
鱼灯,寓意年年有余、吉祥如意,是强蛟镇沿海渔民世代相传的手工艺品。每年春节期间,峡山村村民都会将自制的精美鱼灯挂在家门口,并在元宵节前夕舞动鱼灯,成群结队巡游,这个传统在当地已经延续了数百年。按照当地习俗,春节的结束是以过完鱼灯节为标志。在鱼灯的引领下,渔民们开始出海营生。对于峡山村民来说,鱼灯能带来一整年的平安吉祥、风调雨顺。因此,鱼灯节不仅是一个元宵庆祝活动,更是寄托了渔家人对海洋的敬畏、对丰收的祈盼、对生活的热爱的一种仪式。
尤婷婷告诉记者,今年的鱼灯主要都是村里的年轻人制作,和传统鱼灯相比增添了不少新意,比如龙头鱼身的“鳌鱼灯”是结合了龙元素,更好展示当地鱼龙文化、元宵习俗。在尤婷婷这些年轻人眼里,鱼灯是古老悠久的传统,如今更是文化自信的风尚。
作为一种文化象征,鱼灯节穿越古今,见证了那些摇橹的年代,也见证了如今这个海岛小镇的发展轨迹。它将作为宁海湾特色“渔文化”中一抹闪亮的光彩,在新时代璀璨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