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展到谈薪阶段了,但对方知道我的婚育状况后,这份工作就没了下文。”在前不久的招聘会上,记者遇到了求职者沈女士。今年32岁的沈女士从事人力资源行业已有十年,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年富力强的身体状态,本应成为她求职的有力“砝码”,但已婚未育的情况,让她在求职路上频频“折戟”。
如何让女性求职之路更宽敞?
女性求职者正在了解岗位待遇。宁波市人社局供图
“花木兰”求职频“折戟”
“没结婚的时候问我什么时候结婚,结婚后问我什么时候生孩子,就算已经有了一胎,可能还会被追问会不会要二胎。”沈女士说,曾经作为同行,她能够理解企业HR的顾虑,但作为女性,她对这一现象深感无奈。
同样因性别导致求职受阻的,还有今年25岁的徐女士。虽然未婚未育,但在面试中,仍不免被质疑。“有些是直接摆在台面上说,有些是很隐晦的暗示。”徐女士告诉记者,在之前的校招中,她曾遇到过有企业明确表示采购岗位“只招男性”,还曾有企业以“女生宿舍没建好”为由,劝退求职女性。“社会要求女性家庭事业两手抓,但又有可能因为女性的生育情况而产生偏见,这对女性来说很不公平。”她说。
沈女士和徐女士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年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国家早在2019年就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但职场中仍有超半数女性遭遇过性别歧视,其中,女性遭遇求职中被问及婚育、因性别导致升职加薪不顺畅等情况的比例均高于男性。
企业苦衷在哪里
面对女性的“控诉”,企业也有苦衷。去年市总工会在一次调研时,有企业表示,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用男性。在招聘会现场,也有多家企业透露,虽然不会有明确的限制,但还是会倾向于选择男性。其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HR表示,招聘一名女性,意味着企业需要承担更多,“我们的岗位是急招,而且只招一人。如果入职不久后就去生孩子,很难找到别人承担她的工作”。
据宁波某人力资源机构工作人员透露,对于长期工来说,除了客服、财务、人事、行政等基础岗位外,合作企业大多对求职者性别有所要求。“一般来说,要求女性比例不超过30%。”该工作人员表示,即便是上述4种岗位,针对主管及以上职级岗位,企业也偏好录用男性。
女性求职者正在了解岗位待遇。宁波市人社局供图
呼唤构建女性友好型社会
为何女性求职路如此多艰?在市总工会女职工部一名工作人员看来,这与当前生育政策带来的用工成本增加有关。女性职工从怀孕至哺乳期结束,有近两年时间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在今年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柴秋燕提出《关于提升女性就业隐性竞争力的建议》。她建议,可以通过出台社保、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为职场妈妈保留就业岗位和福利待遇;延长男性陪产、护理假期,鼓励男性共同休假,以平衡男女双方因产假造成的影响;增加普惠性托幼机构和服务,帮女性尽早重返职场;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加大对就业歧视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保障女性职场权益。
在宁波,类似的办法已逐步出现。为给休产假女职工缴纳社保的企业发放补贴,出台政策鼓励写字楼、工业园区建设母婴设施,为普惠性且符合条件的托育机构发放补贴,将保育师列入紧缺工种目录,初步建立托育服务人员岗前职后培训体系……育龄女性的就业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看见,并想办法解决。
“解决育龄女性就业问题,需要集合社会各方的力量,构建女性友好型、生育友好型社会。”该工会工作人员说。
实习生 何彦婕 陈竹欣 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