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望
山上方,在缑城南望府楼山南面山岙之中。我曾多次造访。
山上方村,西有千年灵泉古寺,再西面连接上状元峰,那儿有宋时叶梦鼎读书处。村南为盘龙山遮掩,盘龙山露天坪上有慢生活旅游景区——村在。山上方村前溪谷幽深,溪水清澈,溪流转一弯,深谷现成了东岙外庵水库,映照着天光云影。
村庄四围山色葱茏,林木山花,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山中谷地处处,杨梅枇杷,茶园芬芳。村内十数间一溜一溜的山乡长长的两层木构楼房,依山势错落布展,极具风致。
山上方,村名之“方”为姓氏,为“千秋正学一代儒宗”方孝孺姓氏之“方”字,类似于力洋孔之为孔圣人之“孔”姓。方孝孺,宁海大佳何溪上方人,为世称的“读书种子”榜样。有评说描述:“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黄宗羲有云:“正学不欲以文人自命,然其经术之文,固文之至者也。尤妙者在书,得子瞻之神髓,叙事亦登史迁之室。”方孝孺文,得苏东坡精神,司马迁神韵,令人奉读而如面君子。方孝孺不畏强权,抗命誓不草诏,被朱棣诛灭十族所表现出来的刚毅直臣形象,更是“前无千古,后无万古”的壮烈,宁海人妇孺皆知,更有文人们演绎传扬。
山上方,曾称山藏方。山——藏——方,山“藏”方,方氏在靖难之时,逃难、避祸、藏匿之经历,充满艰辛冤屈,“多少逃亡者,含冤不瞑目”。或许有人不知,山上方方氏后人,曾一度隐名易姓为“郑”,直至清康熙三十年夏才复姓为方。山上方村始祖方浩有《哀词》言说:“幸得有故知,留我藏山谷。安得天运还,免我吞声哭。”
山上方村是有故事的山村。其村口方氏宗祠后墙出檐,亦别具一格,寄寓深远。据族谱记载,方氏子孙虽避居山乡,却秉承诗书传家遗训,读书修身,自明朝后期到清代,有秀才功名者,小小山村不下十数名。改革开放后,更是人才辈出。村民自谓,学业有成者,历历可数。村民还自道,方氏人丁兴旺,现有村户220户,600多人。族人邻里和睦,村庄民风淳朴,他们还把山居生活过出诗意来了。有秀才友人以《山居》诗记下山乡生活:“别人笑我住山居,我住山居乐有余。白米干柴岩骨水,新茶嫩笋石关鱼。”清纯的山乡生活,令人向往。
山上方村前溪谷有石关鱼。石关鱼身上有一道道黑色斑纹,漂亮好看。石关鱼,鲜美绝伦,真为山乡佳肴。山上方村前溪岸有岩石,村民称火星岩,亦显特别之状。火星岩上不一不二,却生长三棵红楠,树高均在十数米。树冠枝簇紧凑优美。春天发叶,鲜红的鳞芽和幼叶,鲜艳美丽;春末盛花,细小金黄两性花,覆盖着整个树冠;夏天结果,果柄鲜红夺目,浆果蓝黑色与叶子浓绿色相映,多姿多彩。红楠是楠木中最耐寒的一种,木材光泽美丽,强韧硬重,耐水湿,是珍贵的硬阔叶树种。
新茶,嫩笋,鲜美石关鱼;火星岩,星火星火,想象美好;红楠,通直高大,四季常青,花果相映,异常优美珍贵。山水交映,库光山色,茶园飘香。山上方村外山上还另有近百年的樟树,高大挺拔。村民说,樟树高二三十米,无一弯曲。
在山上方,我伫立于方氏宗祠前,看村前火星岩上三棵红楠,遥想一代儒宗读书种子方孝孺,心里只是说,山上方有三棵珍贵的红楠!珍贵的红楠!红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