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正是繁忙而喜悦的季节。
紧跟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温州工作,我市召开了续写创新史、再创新辉煌、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动员大会,向全市上下和海内外温州人吹响了冲锋号。
一座城市,一个目标,一条心。
中秋节前后,瓯越大地上立即响起紧锣密鼓的节奏:香港理工大学温州技术创新研究院启用,温州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之路上又添“塔尖重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和战略合作集中签约,奥运冠军潘展乐、徐嘉余、郑思维受聘旅游形象大使,一起为家乡建设“旅游强市”宣传推介;市委制定实施方案加快改革攻坚,首批54项“小切口、大撬动”改革项目按下启动键……在温州发展的关键时刻,勇敢逐梦的温州人满怀期待,与奋进的城市同频共振。
从巴黎奥运会摘金归来的潘展乐、徐嘉余、郑思维受聘旅游形象大使。蒋文广/摄
更快一点
高起点上跃台阶
东海波涛,奔腾激荡。温州,这座创造了许多传奇的城市,再一次被委以重任,历史的机遇又一次张开怀抱拥抱这片热土——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以“更快一点、更进一步、更强一些”的脚步为一域增光、为全局添彩,这既是一份特殊的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要围绕省委提出构建浙南区域一体化合作发展新机制等重大部署,奋力抢抓温州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创新加速期、改革深化期、开放提升期,加快打开以温州为中心的浙南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市发展改革委党委书记、主任项伟胜说,“期待今后,随着产业链逐步完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城市能级大幅提升,温州对人才的虹吸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积蓄磅礴力量。”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瞿自杰连用三个“更好”表达期待:“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给温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更好推动中心提能、更好推动开放提升、更好推动功能建强。我们要用好机遇,扛好‘规划好建设好温州都市圈,加快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的使命重任。”
瓯江新城效果图
温州,是浙江的温州、中国的温州,也是世界的温州。对照新的时空坐标,站上更高处打开发展格局,交通是“开路先锋”。
“伴随金丽温开放大通道纳入国家开放重大布局,温州交通发展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将迎来新高潮,海陆空铁邮联动体系加快构建,一条辐射周边、通达全国、链接全球的‘温州通道’在不断拓宽。”大交通赋能大发展,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黄定恩对此充满期待,“低空经济、交旅融合、数字交通等新经济新业态,将在新增长极的打造进程中,更好地融入全省一盘棋。”
恰如所盼,前不久开通的“杭温高铁”正在跑出激动人心的速度,一条条融通世界的“空中大道”也在加快拓展。
“温州有数以百万计的温商在全球各地经商。把握‘全省第三极’新使命新机遇,要为更好地发挥温商独特优势想办法、办实事。”温州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肖力说,温州机场作为温州的“空中窗口”,既有责任发挥民航行业优势,助力发展低空经济、临空产业,也有需要加快拓展航空业务,特别是开拓国际航线,争取“温商走到哪,我们的航线就开到哪”,助力建设“世界的温州”。
杭温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刘伟/摄
更进一步
提速跑中扬斗志
置身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温州对全局的贡献度,看增长数量,更看发展质量。对照“全省第三极”定位,温州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何以不断增强?
对标攻坚,项伟胜列出市发展改革委的四个发力点:深入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谋划争取国家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试点,重塑民营经济新优势;深入推进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加快构建浙南区域一体化合作发展新格局;提速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力争2027年新能源领域产业产值达3500亿元,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三澳核电二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绿能及循环经济园区等重大项目实施,谋深谋实“两重”“两新”项目新支撑。
“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也要加快打造一批硬核改革成果。”瞿自杰说。比如,探索差别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创新成果,放大温州入选低效用地再开发、海岸线动态监测两项全国试点的政策红利,通过深化“数据得地”等改革,精准保障工业产业空间,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增强自然资源要素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
梧田老街入选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第一批典型案例。
高铁让温州与长三角其他中心城市更近了,直航让温州通达海外国家更快了,要素的加速流动也让温州这座城市提升竞争力更强了。
黄定恩期盼在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的有力牵引下,温州加快形成“5321”高铁时空圈和“两环十二射”高速路网,提速打造区域国际航空枢纽和近洋国际航运中心,高效联动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四港”,以“成环成网、互联互通、内畅外快”的交通网络,推动城市综合能级和辐射带动力全面提升。
温州不断开辟更多国际客货运航线。姜海涛/摄
“我们要加快打造高水平区域枢纽机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重要机场、区域性国际枢纽机场。”周肖力说,温州机场三期扩建项目是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中省里主导的9大项目之一,将有力推动温州更好地“走出去”“融进去”加速拥抱全球市场。今年将大力拓展航空客货运业务,力争完成全年1300万客流量和12万吨货运量,积极开通东南亚航线,增开国际货运航线。
更强一些
携手再创新辉煌
奔向“全省第三极”,每个温州人手中都握着一根接力棒。
“改革开放之初,温州的崛起离不开广大民营企业家敢为人先、敢闯敢拼,今天温州发展迎来新的重大机遇,我们更要弘扬‘四千精神’,再出发再跃升。”全德华侨华人联合总会荣誉主席冯定献十分关注家乡近期频频发生的大事,鼓励温州华侨青年携手跑好这场充满使命感的“接力”,他说,“遍布海外的温州‘侨二代’‘侨三代’有国际化视野和高层次教育背景,是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不容小觑的力量。期待家乡支持更多侨青回乡投资创业,为温州深化海内外经济科技交流打开全新的合作大门。”
美好的画卷在舒展,共鸣与憧憬在交织,点亮了城市的未来,也点燃了海内外温州人心中同一种热情。
九山书会好戏连连。陈翔/摄
扎根舞台的瓯剧传承者,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方汝将对全市动员大会有关“文化创新”的部署最有感触,他说,文艺界温州人肩上也有很多重任,比如深化“温州学”研究,做好朔门古港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温州经典南戏文化潜力等等,“我期待‘南戏故里’等文化金名片‘走出去’,让温州的文化艺术之花绽放世界。”
听到家乡发展的时代强音,徐嘉余自豪地自称“温州娒”。这位刚刚从巴黎奥运会摘金归来的运动员,立刻握住了家乡递来的特殊“接力棒”,决心和大家一起“用实际行动诠释温州精神,用坚韧的毅力为温州助力!”
来源:温州发布
资料:温州日报
原标题:一座城市的同频共振
——“我为第三极做什么”系列报道之一
温州日报记者:叶凝碧姜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