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的一场“当非遗遇见漫画”文创展上,一把把颇具东方韵味的余杭纸伞在周围绚烂的漫画风格中格外清新,引得外国友人纷纷驻足。作为浙江非遗,纸伞手工皮纸的纹理与质感、清丽的色彩,带人一秒回到烟雨江南。
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的“当非遗遇见漫画”文创展,展出余杭纸伞。受访者供图
从纸伞、马面裙到越剧、簪花,人们发现,如今的“顶流”时尚,竟然都是些“老玩意”。
近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印发《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薪火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让这波非遗热持续升温。方案提出,到2027年,推出省级非遗主题旅游线路20条,举办非遗主题时尚秀200场等一系列目标和举措。
浙江非遗,到底有多潮?如何激活年轻力量,让老手艺更年轻?
传承更“活”
庙山旁,小院内,四五张木桌,几只大染缸,余杭区蓝染非遗传承人程渐弘正指导着几位年轻游客为菩提手串染色。这里原是余杭街道的一处破败老屋,四年前被改造为青黛艺术创作工作室。
“要让上了年纪的传统技艺吸引年轻人,需要增加互动感。”程渐弘说。以沉浸式体验,让人们与这门古老的手艺产生互动,是她开展蓝染体验项目的初衷。
目前,传统非遗技艺大多依靠家族式传承、手传心授,部分非遗技艺局限于非遗传承人之手。传统的传承方式,正越发面临“断层”“失传”的风险。
“传承非遗不能固步自封,关键还是在于让更多人爱上非遗。”程渐弘表示,在体验项目的基础上,她还将蓝染技艺融合现代设计语言与色彩审美,跳脱出单纯的传统风土,从而让产品与年轻人的审美、兴趣更贴近。从T恤、耳环到按摩捶、玩偶,各类创新产品,为非遗技艺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程渐弘展示蓝染创意产品。记者 周林怡 摄
对于一些“小众”非遗技艺而言,利用新兴技术和网络,将制作工艺进行数字化储存,丰富非遗传播场景,则是实现接续传承的新契机。
90后林佳茜,自儿时起就接受象山竹根雕艺术熏陶,舅舅林海仁从艺专业竹根雕创作三十余年,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从小看舅舅钻研雕刻技艺,林佳茜一度为这门手艺招不到徒弟感到痛心,“行业年龄断层严重,最年轻的师傅都要四十多岁了。”
加入舅舅的工坊后,林佳茜凭借计算机专业背景,对象山竹根雕进行数字化采集,实现雕刻流程的标准化,助力机械化生产;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手工雕刻流程,为产品增加独特性。
这两年,林佳茜、程渐弘都注意到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每逢周末、节假日,总有很多人来了解、体验非遗技艺,其中不少是小孩子。
这些孩子尽管成长在高速运转、瞬息万变的时代,面对费时、粗粝的手工活儿,眼里依然充满兴趣和求知欲。
“我们的下一代有机会去接触和学习非遗技艺,这就是传承的意义。”程渐弘说。
林佳茜参与设计的象山竹根雕文创产品。受访者供图
传播更“潮”
“很多人印象中油纸伞是老派的,实际上也能是年轻人流行的潮玩。”90后余杭小伙刘伟学介绍,在斯德哥尔摩“当非遗遇见漫画”文创展上展出的纸伞,就是他和团队结合了漫画形式设计出的新纹样,更符合年轻人审美。
2015年,刘伟学从爷爷手中接过纸伞技艺传承的衣钵,学手艺、创品牌、开网店,目前淘宝店铺已有8万多粉丝。
“我不想只做一个卖伞的人。”刘伟学常常说。
眼前这个笑容憨厚的年轻小伙,有着“要把余杭纸伞让世界看到”的雄心。早在2016年,他就与著名设计师张雷合作,将余杭纸伞带进了意大利米兰设计周。当时,刘伟学在伞面颜色的选择上独具匠心,在靛蓝色里创造性地糅合黄色染料,调和出一种柔和的灰蓝色,“我们称其为‘米蓝’色,看到它就仿佛回到杭州”。
“米蓝”色余杭纸伞。受访者供图
著名非遗保护专家刘魁立曾说:“非遗的赓续,靠传承,也靠传播。”
采访中,有非遗传承人表示,许多人专注于传承手艺,但缺乏品牌及营销思维,在运营上常感到力不从心,产品无法受到大众认知和认可。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非遗处相关人员也指出,浙江非遗,尚存在“有品类无品牌”的传播瓶颈。
从今年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商消费报告(2023)》就可以看出,无论是非遗老字号电商消费成交金额前十强,还是十大非遗电商影响力品牌榜等排名中,均不见浙江非遗品牌的踪影。
“非遗要破圈,就要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刘伟学认为,非遗传承人负责出手艺,拓展市场、产品营销则应交给专业团队。
将非遗内涵融入品牌建设,是不少非遗从业者正在突破的方向。《方案》也提到,要形成浙江非遗IP集群,到2027年,打造非遗高端品牌100个。具体方式包括推动高端产品研发,促进非遗品牌与国际大品牌合作等。
极具东方美学的非遗,有些是天生的“时尚宠儿”。余杭纸伞作为新中式时尚装饰,登上了《时尚芭莎》、《时尚COSMO》等潮流杂志;马面裙糅合进现代服饰,成为国潮穿搭爆款;茶非遗联创作品走上时尚秀场,秀出了浙江气派的非遗茶生活……
从传统出发,在时尚中新生。越来越多的“中国式浪漫”,正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更多“非遗+”
“传统精雕细琢的非遗产品有价无市”“相关产业带发育滞后,销路打不开怎么办”……几天前,在临安举办的一场非遗工坊建设交流活动会上,年轻人们围绕“非遗传承如何破圈”抛出疑虑。
解决了“有人看”“有兴趣看”的问题,还要让传统艺术真正走入现实生活,才有望走出高阁。
出生于1997年的陈浩归,是第六批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项目(木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成长在木艺世家,看到家乡的非遗技艺濒临失传,他从年轻人的视角,敏锐地发现这项老技艺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设计、款式单一,没有结合年轻人的新需求,因此容易被时代淘汰。
为了让东阳木梳得到市场认可,陈浩归常常从消费者角度思考:年轻人对头皮养生有需求,能不能增加这一功能?木梳作为礼物很合适,是否要考虑礼盒装?
目前,他创立的“梵沐记”品牌,开发出了按摩梳、气垫梳等创新产品,还设计了多款礼盒。其中一款名为“抹云”的按摩梳受到年轻人追捧,销售额达百万元。今年8月,“梵沐记”还在杭州开出了首家线下店,“希望开拓更多线下渠道,让大家能实际触浙江:传承非遗薪火,如何能又新又火摸和感受东阳木梳,来激发更多消费需求。”
东阳木梳品牌“梵沐记”在杭州开出的首家线下店。受访者供图
如今,许多非遗从业者也不再止步于制作和生产,通过尝试办活动、做直播、拍短剧等多种“非遗+”方式,打通背后产业的“任督二脉”。
在浙江,无论是台绣时装走秀、青瓷瓯乐、黄酒表演等花式“整活”,还是龙泉青瓷的手机共鸣音箱、“径山茶宴”衍生出的茶服、配饰、茶精油、茶皂等潮流产品,都戳中无数年轻人的偏好。人们对非遗的喜爱,最后都具象化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到的消费订单。
非遗与大众的距离,也因此越来越近。人们不再满足于只做“看客”,而是去探访、去触摸、去体验,真正连接起过去与现在,让厚重的历史轻快地穿越到当下,住进年轻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