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杭州

改革“日新”的中国智慧

日期:2024-10-19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作者:杭州地铁2号线

历史流淌,开来继往,有时充满了奇妙的巧合与循环。

90年前的10月,一支红色队伍从于都出发,大大加速了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进程。90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奋进在新的长征路上,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征程。

依靠改革开放这一重要法宝,中国取得了“当惊世界殊”的巨大发展成就。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为何走得通、行得稳,越走越宽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又凝结着什么样的中国智慧和文明精华?

早在先秦时期,“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就成为中华民族先民的座右铭。几千年来,中国大地发生无数变法图强运动,变革成为中华文明弦歌不辍的重要密码与动力,也内化为中华民族鲜明的精神特质。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改革的每一次开花结果,都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种子”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壤”而结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成果。这些成果,有着独特而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格局、中国气质。

从回应时代之题看“中国之治”。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阔深刻,就是时代发展之题的难度系数和未知变量。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愈进愈难的改革攻坚,我们基于中国“螺旋式上升”的现实发展情况,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时空坐标,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交出科学作答时代之题的“中国之作”。比如,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之力,正是基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紧紧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步步深入、绵绵发力。

从坚定改革之路看“中国之志”。世界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把改革作为关乎民族命运的永恒命题来关照,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以“世纪”来计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我国经济社会许多领域之所以变化翻天覆地、成就举世瞩目,就是因为在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中涵养了改革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哪怕是爬坡过坎、坡陡坎深,改革始终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始终是坚持道不变、志不改、勇向前的。

从破解难题之功看“中国之智”。改革是复杂的方程式,多目标平衡、多利益协调都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融通契合,锻造出一把熔铸古今、贯通中西的“金钥匙”,明晰改革的“道”与“术”,注重破与立、先与后、点与面、顶与底的统筹协调,以“中国办法”解“中国难题”。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一系列质的飞跃,彰显中国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也诠释东方大国独有的改革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从中华文明沃土中汲取思想营养,并与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进而展现当代中国最壮丽的改革气象。

比如,一以贯之的为民导向。“民惟邦本、政得其民”,民本思想是璀璨中华文化的一束耀眼光芒。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吸收传统民本思想精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价值取向,从与人民息息相关的切身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二十届三中全会,一轮轮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急难愁盼的改革,生动诠释“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时代新意,让改革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不断累积每一个“1”的力量,从而释放14亿多人的澎湃活力。

比如,守正创新的实践品格。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相沿不废的历史传承启迪我们,越是开拓伟大事业,越需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创新精神。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革,也是社会结构、产业层级等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不仅要攻坚久拖未决的老问题,也要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没有守正创新精神,就没有改革的履险如夷、闯关夺隘,更没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中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正是坚守正道与开辟新境的交融升发。

又比如,系统全面的科学方法。先贤们观天地之变,察万物之理,留下诸多务实、包容、辩证的处世哲学。中国秉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注重从古人智慧中汲取思想精华,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知行合一,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推出的2000多个改革方案,从国之大者到民之小事,纲举目张、系统集成;从政策制定到落地见效,量力而行、蹄疾步稳。这些实践方法,既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也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创造。

苏轼有句话,“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至难至远攻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何以行稳致远?中国古人的三句老话中有着亘古的真谛。

“为有源头活水来”。从近代以来艰难求索“诸路不通”,到中国共产党走出光明征程,实践证明,我们走自己的路,舞台无比广阔,前途无限光明。真理之“金种子”、文化之“好土壤”、新时代之“阳光雨露”,无不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送来“源头活水”。乘历史大势,循人间正道,何惧世事沧桑?从辉光日新的文明中汲取革故鼎新的力量,何惧急流险滩?中国改革的每一步深入、每一次开拓,其结论分外鲜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咬定青山不放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静水深流之时也有波澜壮阔之际,会遇浅滩暗礁也会遭激流险岸。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不可逆转的进程,也绝非一劳永逸的易事。政与企的关系如何把握、放与管的边界如何守好、改革与开放如何相互促进……诸多改革议题因时因势在深入,都需坚持正确思想方法,以更好解决“船”和“桥”的问题。“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蹚过千山万水、越过风雨坎坷,留下的都是无比珍贵的经验,皆可淬炼成新长征路上闯关夺隘的定力和韧性,哪怕山高路远,我自踏歌而行。

“青山一道同云雨”。2000多年前,荀子曰“民齐者强”。穿过历史风云,习近平总书记说:“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有着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寻求最大公约数,就是凝聚共识、凝聚力量的过程。今天的改革,利益诉求愈发多元,改革愈发“众口难调”。但中国人素来崇尚“和合”,在和而不同中画好最大同心圆,方能实现“美美与共”。泱泱中华,每一个你我他,与时代、与国家相偕而行,一定是最美的风景。

今天,那段始于90年前的伟大远征远未结束。走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在向史而新中汲取丰厚精神滋养,以“日新”的中国智慧进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