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南戏瓯剧《张协状元》献演上海天蟾逸夫剧院。作为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爱我中华”系列演出的重头戏之一,该剧为国内外观众献上了一场“瓯韵金声”的视听盛宴,再次唱响“南戏故里”。
“生动有趣”掌声不断
当晚,上海天蟾逸夫剧院座无虚席。舞台上,多根枯木立柱,几片草席帷幔,横额上挂着“温州瓯剧在此做场”。开场锣响,方汝将、叶媛媛、胡涛、毛显造、麻建山、周飞等6位主演,用惟妙惟肖的表演,展现了书生张协“欺心负心、改过自新”的故事。与其他戏曲不同的是,幕后的乐手偶尔也会探出头来表演,或是鼓掌喝彩或是评头论足,让观众忍俊不禁。领衔主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方汝将,用扎实多变的唱功、文戏武做的表演,将一个负心汉纠结、懦弱、自私乃至忏悔的心理变化演得入木三分。舞台上的剧情悲喜交织,引得观众们情绪跟着跌宕起伏,笑声不断、掌声不断。
《张协状元》由南宋时期温州九山书会才人编撰,是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南戏,也是中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戏曲剧本,被誉为“中国第一戏”和“戏曲活化石”。瓯剧《张协状元》讲的是书生张协中状元前后人生不同境遇的故事,主创团队在保留古本故事框架结构上,巧妙融入现代价值观,实现了“返璞向新,重塑真情”的艺术追求。
戏迷专家好评如潮
当晚演出,不仅吸引了众多老一辈戏迷、专家学者看戏,更在年轻观众中掀起热潮。“与传统戏曲相比,它不仅在表演形式上做了许多创新,还加入了比较多的现代元素,生动有趣。”观众小金说。
一位从事导演的艺术生看完全剧后,不禁感叹:“戏剧舞台上一些被视为前卫、先锋的方法理念,原来我们戏曲舞台上早就有,且运用得如此丝滑顺溜。”他觉得瓯剧《张协状元》给他最深的印象是把一切“有意为之”做得自然而轻松。
一名外籍观众说:“我非常喜欢这部剧的服饰,尤其是我作为一名音乐家,喜欢舞台背后的乐队这样的设置,当他们把舞台前面的灯关掉的时候,我们能隐约看到他们,这是一个相当美妙的瞬间,很有意思。”
昆剧“武旦皇后”王芝泉先生的女儿、资深京剧演员王蕾表示:“非常了不起!6位演员能演出这样一部大戏,而且演得太好了,很受感动。他们用瓯剧传统的音乐、唱腔,加上演员扎实的基本功,演得很轻松很诙谐,又非常有教育意义。导演的手法也非常与时俱进。‘好戏’!”
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荣广润说:“6位演员的密切配合,尤其是主演方汝将的丰富而精彩的表演,使得观众非常喜欢这部戏,剧场里不光是温州老乡,还是上海观众,大家都以热烈的掌声,来欢迎、赞赏这台戏。这是《张协状元》应得的反响。”
“方汝将在剧中饰演张协,从他略带夸张表演中,我们看到一种出自审慎思考的设计,那就是:以深刻的喜剧精神描摹出人性的弱点,在追求情感真实、逻辑合理的前提下,着力去呈现民族的内省态度。”著名文艺评论家方家骏表示,经过长期艺术积淀,京、昆成为戏曲表演乃至戏曲教学的标准模板,但从本质上讲,他不大赞同地方戏曲越来越像京、昆,“民间性、鲜活性、敢于超纲的创造性,散发出泥土芳香的地域特征,才是地方戏曲最可宝贵的地方。作为瓯剧名家,方汝将在这一点上显然有清醒的认识,他通过借鉴和创造形成的‘不一样’和‘不一般’,这是观众喜欢的理由。”
上海专家端木复老师看完剧在回家的地铁上即兴写了二首小词:
氍毹张协状元珍。戏文存,凤毛麟。流光耀世,南戏剧坛尊。返璞归真经典演,既守拙,又推陈。
汝将角色貌翻新。坏良心,丧天伦。无穷悔恨,叹落魄丢魂。唱做俱佳人物出,精气足,更传神。
“以老带新”效果显著
此次上海的参演,方汝将和徒弟翁翔各有一场展示。翁翔领衔主演的《张协状元》于10月17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进行专场演出,将参评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翁翔领衔主演《张协状元》
作为“天下第一团”,瓯剧和全国许多稀有剧种一样,只此一家,能不能继续培养出方汝将、蔡晓秋这样能唱响全国的瓯剧名家,直接关系到剧种的绵延发展。在这一点上,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不仅未雨绸缪启动得早,也做得很扎实。
方汝将鼓励学生以“张协”这样一个重要角色到上海“戏码头”闯一闯,经历一番磨砺。当天,看过翁翔的“张协”,观众夸赞其“颇具乃师之神韵”,连扮相都有几分相像,可见在传承中“师父”方汝将倾注了心血,学生付出了努力,效果显著。
与翁翔同辈的许多后起之秀,在瓯剧一系列原创、新编、传承剧目中担当重要角色,呈现出生旦靓丽、人才济济的可喜局面。
剧团赴沪前一周,在温州当地农村演出,5天连演10台大戏,“老带新”的阵容,让青年演员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11月,瓯剧《张协状元》将踏上国际舞台,亮相法国巴黎中国戏曲节。900年前的南戏将在塞纳河畔唱响,向世界展示中国戏曲的多元魅力与深厚底蕴。
原标题:好评如潮!瓯剧《张协状元》献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记者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