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秋就像开盲盒,草丛里、大树下都是惊喜。”在几波冷空气的影响下,杭州大大小小的山林都散发出各种秋天的气息。
杭州植物园作为市民家门口的植物博物馆,成了“捡秋”宝地。
“捡秋”的人们,都寻到了哪些宝?
10月19日上午,潮新闻记者从杭州植物园东南门进入,没走多远就邂逅了一个“捡秋”研学小团队。4个家庭2个带队老师穿梭在林子里,欢声笑语不时从人群里传来。
“捡秋”的市民。记者 俞刘东摄
“老师,这个是啥?”
“这是马栗,欧洲七叶树的果实。”
带队的王晓申是博物学爱好者也是一名科普作家,为了讲清楚的果实的来由,她邀请家长和孩子们来到附近的七叶树下进一步科普。
“你们看,七叶树由叶得名,一片叶子通常由七枚小叶构成。以前通讯不发达的时候,常有旅欧华人或留学生误食它的果实中毒,因为拨开的果皮,其种子特别像板栗。”
王晓申继续解释,虽然它有毒性,但它也有药用价值,它能够缓解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等病症。
紧接着,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把马栗收集到专门的盒子中。
马栗、拐枣、木瓜。记者 俞刘东摄
“前面还有木瓜树,那个能吃,我们去看看。”
“晒干无患子掏掉一部分,可以当哨子吹哦。”
“杜仲的叶子可以拉丝哦。”
……
在王晓申带领下,每一种植物都散发出神奇的魅力。
“捡秋”成果。记者 俞刘东摄
“从没感觉植物园这么好玩,这个既有趣又长见识。”高同学一边细数自己的战利品一边说。
不止高同学,她的奶奶在陪伴小孩之外,也很受用。她拿起手中的拐枣说,“很多东西,我们小时候也捡,就是不知道普通话怎么讲。”
除了团队出行的,三三两两的“捡秋”小组也不少,一般也以家庭出行为主。
“捡秋”的市民。记者 俞刘东摄
郑同学下周被安排了给同学们上自然课的任务。虽然没有专业的带队老师,母女俩捡到的品目也没差多少。
“植物园都有科普铭牌的,虽然不是每棵树都标,但是好好找一找都有的。”郑同学的母亲说。
还有人的捡秋的任务属性更低,仅仅是散步之外捡几片叶子。
科普达人王晓申。记者 俞刘东摄
“‘捡秋’可以给孩子们播种下一颗热爱自然的种子,但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植物。” 对于“捡秋”,王晓申有话说。
“捡秋”一般是以捡拾地上的一些果子为主,除了不要去采摘树上的果子,捡的数量上也要控制,珍稀植物的种子尽量避免。“因为植物园的很多果子是其他小动物的食物,另外种子也有繁衍的作用。” 王晓申说。
此外,有毒有害的种子,采拾的时候要使用工具,不要啥都往嘴巴里送。比如成熟的银杏皮肉是有腐蚀性的,不小心沾上了,手会脱皮过敏。
今天天气不错,不妨出门去“捡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