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不少市民已经开始进补,俗称“贴秋膘”。应该怎么吃,才算健康地“贴秋膘”呢?县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戴慧雪接受采访时表示,市民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饮食方案,与其吃大鱼大肉,不如按需求均衡摄入营养。
“医生,我们老底子‘贴秋膘’就是吃红烧肉,可是一吃这个体重一下子就上去了,血压、血脂、血糖也高了,这可怎么办?”在县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里,市民刘亚娟(化名)向戴慧雪咨询。65岁的刘亚娟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俗称“三高人群”,本打算趁着入秋以后吃点红烧肉补补,可这一补,身体的各项指标都不对劲了。戴慧雪解释,传统的“贴秋膘”以高糖、高油类食物,以及肉类居多,但这些食物吃多了,反而可能加重病情,不利于“三高”人群的健康。
戴慧雪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生活中摄入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并不低,尤其现在不少市民已经超重肥胖,如果再摄入较多脂肪,会增加多种慢性疾病风险,如肥胖症、痛风、心脑血管疾病、急性胰腺炎、肿瘤等,所以没必要刻意“贴秋膘”。
传统“贴秋膘”习俗似乎已经不符合当下的情况,“秋膘”还要不要贴?戴慧雪说,不能完全否定“贴秋膘”的传统,应该根据不同体质有所调整。对于一些身体瘦弱、贫血、低血压、怕冷的人群,秋天可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脂肪类的食物,而对于一些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群,则不能盲目进补,应该根据慢性病的治疗原则进行调理。从营养角度讲,肥胖人群应该多运动、补充水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糖、脂肪、蛋白质等则要适当控制。
同时,“贴秋膘”也需要注意秋燥的问题,“特别在肉类上,应该选择‘多白少红’,适当多吃鱼类、禽类等白肉,少吃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因为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鸡鸭肉脂肪含量少,鸡肉性平,鸭肉性凉,滋阴润燥,适合缓解秋燥。而牛羊肉性温,吃了易上火,会加重秋燥。”戴慧雪提醒,肥胖人群在食用鸡肉时,应去掉脂肪含量高的鸡皮,选择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少的鸡胸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