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关于“城市建设历史与未来”的对话在杭州大关小学教育集团祥符校区进行,一张张鲜活的照片以及现场生动的讲解带孩子们领略了杭城的变迁。
讲座刚开始,大屏幕上出现的一张照片就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
“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杭州市建委城建档案馆讲解员田心悦发问。“这不是祥符老街嘛,我们学校就在边上。”很快,眼尖的学生举手回答。
“大家觉得祥符老街漂亮吗?”田心悦笑着问。“改造后的老街很干净,还有很多大运河文化的印记,我们放学后经常去那里玩。”一位学生说。
“那么原来的老街什么样?”伴随着田心悦抛出的问题,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张旧照片,“这里过去是城郊的老工业区,道路狭窄,环境脏乱,基础设施也很薄弱。”看着这些照片,孩子们一个个眉头紧锁。
2016年,祥符老街搬迁工作正式启动,300余户居民离开了世代居住的祥符桥畔。去年8月,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正式开街,美术馆、非遗文创、书店、酒吧、餐饮、极限运动品牌等业态纷纷进驻,曾经的“城中村”迎来精彩蝶变,成了拱墅的新地标。“我们家就是这里的老居民,爷爷经常会给我讲老街的故事和变化。他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晚饭后来这里散步,幸福感满满。”一位学生深有感触地说。
“什么是城市更新?”田心悦解释道,它是指我国城镇化发展接近成熟时,通过维护、整建、拆除、完善公共资源等合理的新陈代谢方式,对城市空间资源重新调整配置,使之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期望需求,“就像祥符老街一样,它的变化就是城市更新。”
在杭州,处处可见城市更新带来的蝶变以及功能的升级。当大屏幕上出现“海绵城市”4个字时,提前做足了功课的孩子们抢着回答:“让城市像海绵般呼吸吐纳。”
“你们说得非常对!”田心悦介绍,“就像你们学校,在当初设计时就融入了海绵化处理,学校的道路、屋顶、绿地、景观等都可以对雨水进行汇集,园林式布局中的下沉庭院,在实现对雨水充分利用的同时,为你们提供了生态宜人的教学环境。”
杭州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一直非常注重遗迹新生。“这是小河油库公园!”现场,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照片,很快就有学生认出了它。“对咯,这里是新中国后浙江省建设的第一座油库。”田心悦分享道,随着城市发展,小河油库完成了历史使命,但杭州并没有将它整体拆除,而是打造成具有油库元素的特色街区,保留了7个大小不一的油罐,形成了与艺术融合的文化体验区。油库原有的码头也进行了提升改造,借助游船、水上巴士等商业服务,打造了码头滨河景观带。听了这些介绍,孩子们感慨:“我们的城市建设真了不起!”
这样的讲座,在大关小学教育集团祥符校区执行校长蔡静看来很有意义。“如今,学校教育除了在价值观上对学生做好引领,还要让学生更好了解他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变迁,培养他们成为爱祖国、爱家乡的现代小公民。”蔡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