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营商环境是生命之氧,是源头活水。
一流的营商环境,离不开一流的政务服务。10月25日,浙江凯美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总面积10900平方米厂房有序施工,总经理钱华军格外兴奋。2个月前,该企业申请建筑规划许可证却遇上政策窗口期,原本需多缴纳的100余万元城市基础建设配套费,如今通过启动增值化改革诉求兜底板块,很快获得了工程规划许可证,100余万元费用减免了。
“新厂房明年就能投入使用,我们可以放开手脚拓展市场了。”钱华军说。据悉,开化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摸排县内有相关需求的企业,最终统一为14家企业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17本,节约相关费用6700余万元。
这是我市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生动实例。去年6月启动改革,12月6日“企呼我应”平台上线,我市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不断迭代,成了衢州的一张“金名片”,也是衢州追赶跨越的底气所在。
多年来,从“四张清单一张网”到“最多跑一次”,从数字化改革再到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致力于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衢州围绕企业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不断发力,从做“减法”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到做“加法”加大各类衍生服务,衢州构建全链为企服务新生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成为全省样板并在全省推开。
今年前三季度,1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衢州有9项增幅进入全省前五,5项前三,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省第一。在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增值化改革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不断彰显。今年2月,衢州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在浙江改革突破奖评选中获得金奖。
从“一件事”到“一类事”
2023年6月,衢州吹响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号角。
“改革之初,大家都一头雾水,机构应该设在哪?平台应该如何建设?清单需包括哪些项目?摆在攻坚小组面前的,是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市营商办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文阳,深度参与了此次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之前政府部门解决的大多是法定职权范围内的事情,现在则是“尽量满足”“牵线搭桥”,提供“保姆式”服务,对企业合理需求有求必应。
聚焦企业关联性高、需求量大、获得感强的事项,通过“一件事”解决“一类事”,实现为企赋能增效,是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一个明显成果。
日前,衢江区一家企业负责人毛女士向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窗口反映,公司持有消防设施操作员证的技术人员紧缺,消控室值班人员无证上岗,被消防部门查处,影响公司信用指数,希望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
企服人员随即展开排查,了解到衢江区涉及高层小区、宾馆、大型商超等设有消控室的单位有140余家,但消控证持证人员考证比较难,主要原因是目前省内消防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站点少(仅有绍兴、宁波2个考点)、招考名额有限。
衢江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依托“企呼我应”分级分层分类高效处置三级联动机制,将问题逐级上报给市、省级涉企问题专班。在省市区三级联动、上下协同推动下,目前,全省新增设的2家鉴定分站点已陆续投入使用,我市相关企业考证费用节约70%以上,办证时间效率提升80%以上,有效缓解企业消控证办理难问题。
当前,站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关口,广大市场经营主体对政务服务的各类需求也在转变。要想更好地赢得市场、赢得企业青睐,政府只有不断优化服务。在传统政务服务基础上,衍生为企服务的范围、周期、内容,成为赢得未来的关键。
近日,针对浙江灵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CEO、浙江大学博士戴松世关于800万元融资需求用于AI医生肾损伤体系性解决方案项目,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专员、招商专员联动,邀请项目方(戴松世)、衢控集团、杭州银行、衢江农商行等金融机构齐聚企服中心,就项目情况、融资诉求展开面对面交流。协商后,泰隆银行同意授信200万元,落地区块衢江区也在帮助戴博士积极协调市场化融资。
戴博士领衔的AI医生肾损伤体系性解决方案项目原为省内其他地市入选的B类高层次人才项目,有意来衢落地发展。到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咨询后,人才服务专员根据相关条件机制,直接认定为衢州市“南孔精英”B类创业人才项目,享受40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
“人才服务专员还配合做好办理参保、人才认定、贷款放款等后续服务。衢州推出的一站式全周期‘拎包创业’服务,让我们在衢创业无忧,获得感满满。”戴松世说。
“不找书记找机制
不找关系找平台”
10月25日上午8时30分,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准时开门,工作人员打开电脑上“企呼我应”平台,最新企业诉求、相关案例处置情况等整体涉企数据一览无余。目前,全市已有科技、人社、商务、经信等19个主要涉企部门入驻企服中心,为全市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根据大数据分析企业特点,匹配相应的细致标签,并将政策的基本介绍和申报入口呈现在企业首页,企业一打开自家空间,就能看到跟自己有关的政策和福利,查阅、申报很方便。”改革攻坚小组成员陈凯勇相告,衢州已在“企呼我应”后台输入相关惠企政策,按行业大类、行业小类、企业荣誉等标准分为2000余项标签。
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衢州惠企政策兑现,从“企业被动找政策”向“政策主动找企业”转变。
“之前,企业遇到问题,都是找网格员或驻企服务员反映,由于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诉求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余坚直言,“企呼我应”平台上线后,“一个口子进出”全量归集,构建起解决涉企问题的最大闭环。
如今,企业主遇到问题,只需扫描“企呼我应”平台二维码,在跳出来的界面上填上相应诉求并提交,工作人员通过分析研判,交办到相应部门。企业主可在线查看问题“哪个部门在负责、解决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能办结”,并进行“好差评”,实现诉求办理的留痕、展示和追责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以前查询惠企政策要到处跑、到处问,现在一个平台就搞定。”浙江永正锂电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永东说,锂电产业链政策专业性强、涉及部门多,现在打开“企呼我应”平台就能看到跟企业相吻合的配套政策,相关补助也直接从线上兑现,真正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
今年3月,对照“民营经济32条”,我市动态更新惠企服务事项。目前,服务事项已达500多项,通过主动感知企业需求,政府“有什么、给什么”逐步向企业“要什么、给什么”升级。
“企呼我应”平台问题处置能力大幅提升,月平均处置数量从原先的230件增加到1285件,办理时限从原先的3.29天缩短为如今的1.99天,至今已累计解决各类涉企问题1.4万余个。
为更好地提升企业获得感,我市建立涉企问题135限时办结机制,即简单问题当日即办“不过夜”,一般问题3个工作日内协调解决,复杂问题5个工作日内予以解决或提出解决方案。
因为施工工期等原因,浙江永坚实业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通过“企呼我应”平台反映后,属地开发区第一时间分析研判。“该问题时间跨度大,涉及部门多,情况比较复杂,我们牵头相关部门进行会商形成解决方案,在5个工作日内把问题落实解决,给企业一个满意答复。”江山经济开发区城南工业服务中心主任祝晓红说,“企呼我应”推出分层分类的限时办理机制,对于未按时办理的企业诉求,实行阶段性反馈制度,明确办结时限,倒逼部门提升服务质量。
“企业的诉求能快速响应,问题第一时间闭环解决,政府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企业负责人王笏根连连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