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

日期:2024-10-28来源: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作者: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浙江在线10月28日讯(记者 陈宁 朱平 林晓晖 沈听雨)金秋十月,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十年前的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十年,是中国文艺工作硕果累累的十年。

  此刻,我们走进丰收的田野,虽然只是摘取几枚果实,但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新时代文艺蓬勃生长的脉动。

  艺术,去乡间生长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生王玥至今记忆犹新,她和同学们当年入学后的第一堂素描课很特别——画的人物并非普通的石膏像,而是浙江省内千余名健在的抗战老兵。

  眼前的老战士,脸上刻着沟壑一般的皱纹,但目光炯炯。

  老兵张宝坤紧紧攥着勋章;金仁秋行着庄严的军礼,像当年一样有力,已经褪色的军装依然干净挺括……线条是流淌的历史、明暗是时光的投影,王玥在纸面上慎重落笔。

  2015年12月,当他们创作的1407幅作品展出时,仿佛用画笔定格下一个时代的群像。

  面对这重重叠叠的画像,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不由得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谆谆嘱托。

  就在那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在一起:“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许江记得,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当时,中国美术学院因地制宜提出了“以乡土为学院”的理念,把传统的下乡采风,转换成为扎根乡土最深处、奔赴社会最前线的艺术主张和教育方法。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时,美院师生已经将上述理念践行了10余年,结出了一串串果实。“绘兵纪”的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份问卷,更是一份答卷。

  许江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作了发言,他回应总书记的殷切期待:“年轻一代青年艺术人才,从这种形象的教育中理解中国、感受中国。”

  不仅仅是写生和画像,他们各展所长。艺术以更多元的方式深度汲取乡土的精神,又回馈给这片神奇的土地。

  “乡土学院”工程持续向纵深发展。每年有3000余名师生奔赴全国60多个教学实践点,以一个个乡村为节点,一个遍布全国城乡的美育网络逐渐成形。

  当时还在中国美术学院就读博士的任天,每年都参与这个项目,年复一年,行走在大大小小的村落,从当年的学生成长为带队老师。

  在一次次奔赴中,莘莘学子对总书记的寄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不仅仅是艺术家和设计师,更应该是这里的‘村民’,这样才能与人民群众建立起心灵的联系,创造与人民群众感同身受的艺术。”任天说。

  宁海县箬岙村是他们最近一次出发的目的地。

  今年夏天,任天和他的学生搬进了村子,搭建艺术装置、设计包装农产品、规划村子的文旅运营……古老的山村被艺术唤醒了。

  村民也加入了每一次的“头脑风暴”;劈竹篾环节难倒了师生们,78岁的老竹匠主动请缨;定制石窗花的纹样,石匠储师傅是行家……

  古老院落的中庭,20余根数米长的竹子层叠交错,由百余条竹篾巧妙缠绕固定,以大树的姿态“生长”,盘旋入空。这个名叫“扎根大地,蓬勃生长”的艺术装置,表达的不正是乡土的精神?

  更重要的,它就像是从这片土地里自然生长出来的。

  随着一个个大型艺术装置陆续落地,乡村也在悄然改变。闲置的房屋变成书店、青年旅社,村里也要拥有自己的艺术中心了。艺术还给箬岙村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暑期两个月,我们的订单量每个月都有80%以上的增长。”村里一家民宿主理人黄天游说,民宿招聘了六位村里的阿姨,每月能有4000元到5500元的收入。

  当夜晚的灯光与艺术装置交相辉映,整个山村变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

  这样的改变,不仅仅发生在箬岙村。截至目前,中国美院已与全国50余个地市开展战略合作,完成全国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500余个。

  “乡土学院不是一般的画画写生的点,而是跬积历史与社会经验的、反复奔赴的乡园。”回想起10年前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许江始终相信,文化的力量,不仅塑形,更能铸魂,这是一股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动能。

  就如同“绘兵纪”展览巨大的墙面上,千余幅抗战老兵的肖像绵延,铺就了时代的精神图谱。

  那一次,90岁的老兵苗永聚在志愿者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到自己肖像面前,注目端详。在他身后,有学生、有市民、有游客,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一种震撼。

  【手记: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侧广场,中国美院团队历时3年创作的巨型汉白玉雕塑《攻坚》巍然矗立。雕塑刻画了67位攻坚勇士,都是曾经感动中国人心灵的形象。

  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这些年,中国美院团队创作了许多重大主题作品。而在其背后,在十年步伐中,我们分明看到一条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比如,“千村千生”从最初的1个点位,扩展至如今每年数百个乡村。这是一种双向的奔赴,精神的汇合。

  艺术人才“脚下有泥土”,他们的作品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又真正地参与到这激荡的时代进程中,印证了“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生存和强大的根本力量”。

  灯光,在“理想谷”闪亮

  夜幕低垂,杭州西溪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麦家理想谷”里,一盏盏温暖的灯依然亮着,六七平方米的写作客房,不时传出键盘敲击声。青年写作者“潇潇雨”与天南海北的创作人一样,客居在这方小小天地,与文学对话。

  “理想谷”的这盏“灯”,已经亮了整整十年。

  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和大家一一握手,小说家麦家向总书记自报家门:“我是来自浙江的麦家。”

  总书记说:“我看过你的《暗算》《风声》,歌颂的是爱国主义的精神,但是现在也有不少谍战影视剧不尊重历史,给观众造成了不良影响。”

  也是在这次会议上,总书记亲切地寄语:文艺界知名人士很多,社会影响力不小,大家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逐字逐句,都“敲击”在这位茅盾文学奖得主、时任省作协主席的心弦上。回到杭州,麦家心中酝酿已久的愿景逐渐清晰。

  那一年,他开设的“麦家理想谷”搬迁至杭州西溪创意园。这是一个受巴黎塞纳河畔的莎士比亚书店启发而建的公益书吧,现在升级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文化空间,不仅接纳各地的文学爱好者,而且植入了“写作营”。

  每个到访过“理想谷”的人,都有这样的印象:这里的一切都是为美好的阅读而安排的。沙发是软的,灯光是暖的,茶水是备好的,上万册书,每一册都是精挑细选的。而且,所有的东西都是免费的,每一位来访者都可以自由地享用它们。

  而离“理想谷”百米之遥的之江编剧村,是浙江省委宣传部牵头,省市区三级和浙江大学共同打造的重要文艺创新平台,目前由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整体运营。这里同样常常有热闹的“艺术聚会”。刘和平、刘恒、马继红、王宛平、申捷、温豪杰……众多编剧界大腕都来过这里。

  今年4月,曾担任《万里归途》《刺杀小说家》等高口碑电影的编剧秦海燕来到莺飞草长的“村”里,精心打磨她的最新电视剧项目《望江南》,这部作品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的同名长篇小说。

  她说,她写过爱情、喜剧、悬疑,甚至科幻,但慢慢发现,最适合自己的还是现实题材。“什么样的生活向我扑面而来,我就向什么样的生活走去。”

  编剧们不仅仅来这里潜心创作、宣传推广,更是将自己的影视项目和业内资源带到这个“村”里来培育。自2020年成立以来,这个“村”已经举办了多场重大题材影视创作项目的研讨会和论证会:整合华策、横店等浙江的优秀影视企业资源,提供项目投资、项目研讨、专家指导等相应服务,举办影视创作人才训练营等活动,为青年影视创作人才等提供常态化的业务能力提升渠道……无数灵感和思考在这里碰撞,无数故事在这里蓬勃生长。

  同样,理想谷的二楼也被精心打造成了“客居创作者房间”,一批批像“潇潇雨”这样的文学新人来到这里,他们不需要负担费用,只需要静心创作。这里,为他们最初几步的创作注入了动力与灵感。

  著名作家们也来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莫言,还有苏童、阿来、格非……和大家分享读书的乐趣。一场场读书会、文化沙龙,传播的是文化,激荡的是思想。

  更多来到这里的,是普通的读者。书架边的留言墙上,常年被花花绿绿的便签贴占满,读者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让“理想谷”不经意间“长”满了故事:国庆7天假期,有个北京女孩6天都泡在这里,一个人安静地临字帖、翻阅唐卡图册;有人花两小时看完《查令十字街84号》后,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离不开手机……

  麦家也常常来到理想谷。与青年作家面对面的时候,他会回忆起,总书记怎样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谆谆教诲,文艺创作要力戒浮躁。麦家说:“从书中可以读懂我们民族的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明白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的、幸福的。我们想做的也很简单,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静静读书的地方。”

  “读书就是回家”,这句话被麦家放在“理想谷”的门口。

  窗外正是西溪湿地。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留下很多历史文化名人的印迹。现在,各种艺术工作室、设计坊和文化机构环绕着这一侧,共同织就一幅生机勃勃的图景。

  其实,它们都是“理想谷”。

  【手记:为攀登者点灯】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繁荣发展浙江文艺,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努力创造文艺发展的良好环境。

  十年来,浙江文艺生机勃勃。就在最近公布的中国美术奖中,9件金奖作品中有4件来自浙江。刚刚颁发的书法兰亭奖,浙江也取得了突破,获奖数居全国第一。

  文艺工作从“高原”迈向“高峰”,不仅需要专业力量的引领,更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养。“麦家理想谷”这盏“灯”的动人之处在于,它为每一个蛰伏的文艺梦想而亮。

  细数近年来浙江的文艺创作环境,处处都有温暖的灯光——全覆盖的市级网络文学组织、十多个县级网络文学组织让网络作家们找到了“家”;之江编剧村为浙江文艺新品牌注入强劲动能;“新松计划”“新荷计划”“新峰计划”“新光计划”“新鼎计划”等,让我们对文艺新浙军充满了期待。

  希望有更多“灯光”,为攀登者而亮,捂热艰深创作的“冷板凳”,激发更多创作的火花。

  舞台,在百姓间扎根

  嵊州市浦口街道文化站,袅袅声起,两位“汉文皇后”缓缓登场。她们动作一致、唱腔精巧。可台下戏迷还是认出了真正的“汉文皇后”——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越剧电影《汉文皇后》的主演黄美菊。其实,她身后的另一位“汉文皇后”,才是这次排练的主角,由浦口街道居民吴菊英扮演。

  国庆假期刚过,吴菊英所在的浦口街道代表队就向嵊州老百姓颇为看重的第二届“嵊州村越”(第二届乡村越剧联赛)总决赛发起冲击。黄美菊是她的指导老师。9月底,随着8强出炉,8支选拔自各个乡镇(街道)的“草根”代表队,就开始风风火火地排练,为下一阶段的淘汰赛和总决赛积极准备着。

  两位“汉文皇后”顾不上卸妆,挤在堆满道具的后台,热火朝天地说起了戏。此时,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中国戏剧界最高荣誉得主和“草根”演员之间,不分彼此。

  百年剧种凭什么深入人心?这个场景提供了一种温馨的答案。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早在2004年,习近平同志到嵊州调研时,就走访过越剧起源地东王村等地,关心这门传统艺术的发展。

  那次,在越剧博物馆,黄美菊与自己的老搭档裘巧芳表演了越剧《盘夫索夫》选段。“习书记亲自关心传统剧种的发展,我们的心里,暖洋洋的。”两位资深越剧演员记忆犹新。

  在调研中,习近平同志指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多元化会带来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设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富起来,还要乐起来。

  甘霖镇代表队队长金阳初就是一个快乐的戏迷。他管排练、管道具、管服装、管每个队员的排练状态,忙得不可开交,却开心得不得了:“老百姓终于有了自己的舞台,我们能不高兴吗?”

  几年前,这位“草根”戏迷就着手成立镇里的戏迷协会,大家伙儿自发地聚在一起对戏、唱戏,模仿着电视里、舞台上专业演员的一颦一笑。用他的话说,“一唱越剧,什么烦恼都没了”。

  第二届“嵊州村越”联赛启幕时,报名参与人数由首届的500多人,增加到800多人,这股“热闹劲”在越剧之乡蔓延开来……

  嵊州修缮了200多处古戏台,处处都有越音袅袅;东王村水上戏台、越剧小镇等越剧文化地标,成为热门打卡地;全市117个注册民营越剧团,就是老百姓身边的“明星”;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全国各地的青少年慕名而来。

  作为崇仁镇代表队的指导老师,61岁的越剧演员裘珍媛说,自己真的被“草根”演员感动了。她找到了他们热情洋溢的密码:热爱。“台上的每一分钟,都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

  从文化馆退休的舒国光老师,与嵊州市甘霖镇戏迷协会会员同吃同住。在指导“村越”的半年多里,热衷于小品创作的他明白了,村里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就是最宝贵的故事素材。

  这些年,在乡间舞台的台前幕后,黄美菊最为感慨的,就是她确实在越剧的火热里读懂了富与乐的辩证关系。

  比赛前,他们手把手带教业余的越剧演员。比赛时,他们融入台下人山人海的戏迷群里,为队员们的每一次表演鼓掌与落泪。“草根”演员不服输的劲头、村民对传统戏剧的热爱,让他们深信:“舞台,就在老百姓中间。”

  9月29日晚,第二届“越嵊州越有戏”乡村越剧联赛开幕式在越剧小镇举行,“顶流”陈丽君演绎起“嵊州村越”主题曲《传越》……这方舞台,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刻意的雕琢,却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热闹与温馨。伴着婉转唱腔,有孩子告诉妈妈:“长大后,我也要当陈丽君。”

  那悠扬动听的唱腔,那细腻入微的表演,仿佛都融入了这片土地的血脉之中。

  【手记:群众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

  2006年,习近平同志在首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开幕式上致辞:“越剧不仅是浙江人民宝贵的文化财富,更是全国乃至全球华人共同珍视的民族文化瑰宝。”

  近20年后,我们感慨于传统戏剧根植人心,更欣喜于越剧新风——“村越”的台前幕后,专业演员与“草根”戏迷,携手奔赴同一份热爱。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后的十年间,在浙江,艺术与群众之间搭起了一座座“桥梁”:新编婺剧《三打白骨精》、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青春版《梁祝》等,以年轻化的表达,为传统剧种赢得市场;“宋韵今辉”“大道无极”等“现象级”大展让高雅艺术深得民心;“美美讲堂”、文艺赋美等公益项目,更是让艺术生活触手可及。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广大文艺工作者也从实践中深深体悟到:群众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

  故事,以时代之笔书写

  提及义乌“莫名其妙”式崛起与“点石成金”般蜕变,人们总是毫不吝惜地表达他们的惊叹。

  电视剧《鸡毛飞上天》,把这一传奇改革搬上了荧幕。2017年3月首播后,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节节攀升,成为当年堪称现象级的现实主义剧集,至今仍被反复提及。该剧先后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白玉兰奖国际传播奖等,还在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

  但编剧申捷记得,刚接到《鸡毛飞上天》的创作任务时,自己是犹豫的。此前,他对这类题材鲜有涉足,对义乌也只有几个标签词汇的印象。

  是制作方杭州佳平影业董事长吴家平推了他一把:“你先去义乌当地看一看,试一试。”

  那时候,现实主义题材在国产剧市场并不被看好。连创作团队都没敢想,一部讲述义乌人故事的电视剧,能得到观众的广泛喝彩。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一句话,“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给了创作团队更多信心。

  选择义乌,是因为“鸡毛换糖”的背后,体现的是浙江人在时代潮流中的又一次突围。这不正是为时代“画像”吗?

  “哪怕不挣钱也要拍。”吴家平一直很坚持,影视创作要直面现实。整部剧定下了基调——从一个城市的发展折射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变革。

  创作的5年多时间里,申捷8次到访义乌,走访了200多人。他把自己彻底“扔”进这片土地,感受这里热火朝天的精神面貌。

  那段时间,他常和当地人一起沉浸在回忆里——

  他听到过小店主谈及当年被母亲塞进火车车窗时的痛哭流涕;参与了小商贩进货时的吵吵闹闹;目睹了义乌年轻人面对时代新趋势展现出来的敏锐观察力;还震撼于当地政府营造宽松环境让每个人凭本事自由翱翔的扎实作风……这些经历都被记录,并转化成剧情。

  剧中80%的案例都有真实原型:引领义乌改革风气之先的老书记谢高华,义乌第一个取得“鸡毛换糖”许可证的冯爱倩,等等。

  这些人物和故事,不说教,不套路,构筑起《鸡毛飞上天》真实可感的时代大背景和人物小命运。

  更让创作团队感慨的是,写剧本、拍摄的速度跟不上义乌现实的变化——刚写了摊位升级,“义乌购”起来了;写了互联网,中欧班列发出去了;写了班列,海外中转仓又纷纷建起。在片场,边修改、打磨剧本边拍摄,成了常态。

  剧里剧外,他们都看到了鸡毛怎样飞上天,也看到了鸡毛如何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刚过去的这个国庆假期,义乌接待外来游客达233万人次。一座商业城,居然在黄金周最受游客欢迎的县域旅游目的地中,位列全国第二……

  “鸡毛飞上天”的故事还在继续。

  【手记:为时代“点睛”】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全省人民的伟大实践以及体现出来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后的十年间,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蕴含浙江动人故事的作品被创作出来: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热烈》,电视剧《我们这十年》《外交风云》《县委大院》,歌剧《红船》、越剧《枫叶如花》等,让浙产文艺精品叫好又叫座,影响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其中一个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为时代“点睛”。

  扎根现实沃土、紧贴时代发展脉搏,才会有一支支饱蘸思想之墨的笔,和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