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有这样一群人,她们饱含热情和善意,为受伤的心提供温暖港湾;用爱的力量,为迷茫的人点燃希望、指引方向……这群可爱的人有共同的名字:温州市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这群志愿者的背后,站着一个“家”——温州市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协会。
成立八年来,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协会在温州生根发芽。从儿童到青年再到老人,从老人心理健康、家庭婚姻心理,到子女教育、代际沟通,甚至到刑释人员矫正纠偏……协会围绕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关爱方案、组成专项帮扶小组,用“大爱”让大量的“心灵受伤者”重新回归到美好的生活中。
为困境妇儿再造一线生机
儿子自闭,女儿脑瘫,丈夫精神失常且长期对妻子实施家暴……温州市区的这位女士深陷生活的泥潭中,几近崩溃。当温州市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协会了解情况后,认为这个家庭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有人能去陪伴两个残疾的孩子,让母亲也能缓口气。
2021年10月23日,协会志愿者黄玉琴和组员们来到这个不幸的家庭。她们的到来就像一缕阳光,照进这个家,孩子们表现得异常兴奋。志愿者耐心细致地普及了关于应对精神病的常识,并给予专业的共情和倾听。整个帮扶过程后,这位女士重新燃起了生活信心。
目前,协会对这个不幸家庭的陪伴已经坚持了3年,这个家庭的生活逐渐回归正常。
一位小学六年级女生,因父母离异,失去学习动力。自2021年开始厌学并休学在家。2022年12月,女孩的家属向市妇联“心暖人和”关爱项目热线进行求助。
在市妇联联络人的带领下,协会心理咨询师王洪霞与女孩妈妈进行沟通,尝试走进女孩的房间,与蒙头大睡的女孩交流。帮扶过程中,志愿者抓住女孩感兴趣的话题,一边进行心理帮扶,一边引导课本知识;交流6次之后,女孩的心理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学习动力有所恢复。2023年2月,女孩顺利回归校园。
这样的例子,在协会里数不胜数。该协会会长焦伟珍告诉记者,只要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出现志愿者的身影。凭着这份信念与努力付出,该协会近年来获得了“温州市巾帼文明岗”“最美志愿服务队”“最美家庭礼遇联盟”爱心单位等称号;协会会长焦伟珍也获得“温州市社会组织领军人物”的殊荣。
坚守八年守护心的城邑
“您好,请问想聊些什么问题?”每周五的下午,温州市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会早早守候在热线电话前。她们要接听的是由市妇联和市教育局联合创办的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热线。打进电话的有焦虑家长,也有迷茫孩子,他们在亲子关系上有困惑。
“这条热线,我们连续接听了八年。”协会副会长徐梅说,想要通过一个电话咨询就解决根本问题很难。当下,她们会传递出积极的信息——会求助就是好的开始。让来电人缓和心情后,咨询师会先给出初步意见,待接听结束再回访。
八年来,这一条温暖热线传递着耐心、共情和鼓励,架起沟通的桥梁仍在延续。400多个周五的下午,500多位咨询师和记录员志愿者坚持参与,已让近千个家庭受益。
2024年春,除了继续坚守热线之外,市妇联家儿部又带领协会志愿者们在温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设了线下的公益咨询,为问题复杂、无法在电话里解决的家长提供线下一对一的咨询。
输出与人为善的情怀品格
“老师,我想通过学习,走上舞台,给那些和我一样看不见这个世界的盲人,带去温暖与希望,我想告诉他们,如果我可以,相信你们也一定可以。”这是一位盲人会员在不久前举行的培训会上,发自肺腑的表达。
2024年10月,市妇联和协会联合主办为期2天的“心暖人和”困境妇儿关爱项目培训会。这是一次特殊的培训,它集结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以及本项目帮扶对象,3类不同的人群共60多人,在一起学习、分享和心灵碰撞。
来自长沙九州心理焦点技术专家刘钢参加培训会后表示非常震撼。他说:“我在全国授课,这是第一次看到能把专业心理咨询师、普通家长以及你们帮扶的家庭成员,完全不同的3类人群组织在一起学习,并且让他们各自放下芥蒂,敞开心怀。从他们求知的眼神中,可以感受到,这些人都是曾被‘爱’感动出来的,真诚表达自己的困惑,非常想通过学习,积极寻找‘自助’方式,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马上自发自愿的组成了“焦点技术学习读书会”,把这个有意义的活动持续下去。
协会会长焦伟珍告诉记者,除了与市妇联共同推出“心暖人和”困境妇儿关爱项目外,协会还有“瓯嫂来帮忙”“鹿姐和美工作室”、家庭教育热线等反对家庭暴力,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项目;此外,市直机关工委“公务员心理健康”,团市委的“成长护航”,鹿城区检察院的“未成年人临界预防”……针对不同的群体,该协会都有针对性的项目推出。
焦伟珍说,温州市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协会所做的“公益”项目,就像马拉松,坚持不断激发动能,输出与人为善的情怀品格,传递着相同的心愿——让更多人学会心灵“自助”,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原标题:温州市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协会量身定制关爱方案
让“心灵受伤者”回归美好生活
记者黄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