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文化里的科学 家蚕驯化 最早的“基因”改造工程

日期:2024-11-09来源:浙江工商大学作者:浙江树人大学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东南形胜》里,描绘了北宋时期,杭州家家户户存满了绫罗绸缎的景象。

  丝绸,是我国一张鲜活的文化名片,漫长的历史长河也孕育了丰富的丝绸文化。

  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说,早在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古代先民,就认识到了蚕丝的用途,开始驯化家蚕,并尝试用蚕丝制作编织物。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河南荥阳青台村遗址等地的考古发现,也证明我国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丝绸。

  一只小小的蚕 开启5000年丝绸文化

  细雨绵绵,记者一行探访了坐落在西子湖畔、玉皇山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博物馆依山而建,在雨声中更显静谧深沉。

  博物馆一楼的“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主题展览,一排展现古人养蚕织绸过程的微缩模型图映入眼帘。讲解员官琴介绍,这些微缩模型以南宋高宗吴皇后题注本《蚕织图》为创作蓝本,描绘了南宋初期浙东一带种桑、养蚕、织造等丝绸生产过程。

  “蚕的一生从一颗小蚕卵开始,经过孵化变成幼虫,然后吐丝结茧成蚕蛹,最后蜕变成为长着翅膀的蚕蛾。”官琴说,古代先民在关注蚕、驯化蚕的过程中,也掌握了蚕生长发育的规律,并在具体的织绸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生产经验,这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科技创造性。

  在丝博的展览里,“腊月浴蚕”是养蚕缫丝的起点。“浴蚕”是古人以人工淘汰低劣蚕种的办法。每逢腊月,古人都会对蚕种进行浸浴,以准备来年春天蚕种的孵化。在《天工开物》中也有记载,古人往往会采用天露浴法、石灰浴法、盐水或卤水浴法进行浴蚕,这种方法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也可以筛掉孱弱的蚕种,这样优胜劣汰存活下来的蚕种既不会浪费桑叶,吐丝也多。

  腊月浴蚕模型

  接近农事繁忙的谷雨时节,蚕宝宝吃吃睡睡,也到了要长大的时候了。官琴告诉记者,蚕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四眠,每一次睡眠都会经历一次蜕皮。前三眠蚕仍处在小蚕期,抗低温能力较差,因此蚕娘也会借助炭火盆来进行“暖蚕”。

  经过第四眠也就是“大眠”之后,熟蚕在吐丝器具上吐丝结茧,人们会在器具上取下蚕茧,并把蚕茧外层松散的强度差的茧衣剥去,以利缫丝。“为了延长缫丝的期限,人们还会通过加盐的方式来进行贮茧,方便蚕茧的保存。”官琴说。

  经纬间的奇迹 藏在丝绸里的“神机妙算”

  丝博馆的“天蚕灵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里,几台大型的织机模型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记者和讲解员站在宋锦织机前

  精致华美的绫罗绸缎,可不只是古代织工们的“纯手工制作”,其编制过程也有着浓浓的“科技范儿”,离不开这些极具东方智慧和中国特色的织机。

  官琴介绍道,在编制丝绸的过程中有“经线”和“纬线”两种类型的织线,类似于地理中的经度和纬度。当一个织工坐在织机上时,垂直于自己身体的丝线叫经线,在织造过程中不会随意改变。而随着织工手里的梭子不断添加的则是纬线,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地调整其粗细和颜色。当人们从蚕茧中获得一根根洁白的蚕丝,必须要借助织机,将经线和纬线按着一定的规律编制在一起,才能得到一匹匹华美的丝绸。

  在展厅中央,有一台织机名叫“五星锦织机”,它仿照了考古出土的汉代织机原理,用以复原“五星出东方”汉锦。“这台织机可以称得上是汉代的一台‘计算机’,它的编织过程利用了二进制的原理。”官琴说。

  五星锦织机

  五星锦由红黄蓝白绿五种色彩的线织成,织机上则有84片综片(织机上使经线和纬线交织在一起的装置),每片综片穿过1万多根丝线。每当织工操作织机提起一片综片,红黄蓝白绿五色丝线中就有一根在上、四根在下。如果把纬线上面的一根丝线编号为“1”,下面的四根编号为“0”,就相当于为织机设置了一种类似于计算机的二进制代码。在这种二进制的语境下形成一个拥有900多万交织点的矩阵,这个矩阵便构成五星锦的“提花程序”。

  如果把织机比作是硬件的话,那么提花便像是软件。只要发动织机,就好像是一键开启电脑一样,华美的丝绸便会源源不断地从机器中被生产出来。

  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

  丝绸诞生,一条科技发明链

  中国丝绸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博物馆,展示了中国五千年的丝绸历史及文化。馆内藏有自新石器时代起各朝代与丝绸有关的历史文物,特别是出土于丝绸之路沿途的汉唐织物、北方草原的辽金实物、江南地区的宋代服饰、明清时期的官机产品以及近代旗袍和像景织物等。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做客本期“浙江文化里的科学”。

  问:发明丝绸最为关键的科学突破是什么?

  答:最关键的是从野桑蚕到家蚕的驯化。驯化,是通过人工干预对野桑蚕的基因进行改造,这是来自本质上的深刻改变,一旦改变就无法逆转。所有的一切改变,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预设目标。

  这应该是一个极其漫长和特别的驯化过程,据西南大学向仲怀院士团队研究,在此过程中,野桑蚕基因的354个位点发生了突变,带来一系列生物性状的改变,例如,家蚕一改野桑蚕的高冷,可以接受高密度饲养,蚕茧产量大幅提升,生长变快。显然,通过驯化,人类获得了又多又大又好的蚕茧,为丝绸生产提供优质、稳定、可靠的原材料。

  问:真正能说明丝绸起源的早期物证有哪些?

  答:学界通常认为有三例。

  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出土的距今5000年的半个蚕茧,是人类利用蚕茧的实证;1958年,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距今4200年的绢片,是长江流域出现丝绸的实证;1983年,河南荥阳青台村遗址出土的距今5630年的丝绸残痕,是黄河流域出现丝绸的实证,也被认为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丝织品。

  问:为什么说蚕桑丝绸的起源在本质上是一项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

  答:先人栽桑养蚕,并让其吐丝结茧,巧织经纬将其织成锦绮,还用印花、刺绣等方式在织物上呈现虚幻仙境和真实自然。

  在丝绸诞生和生产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延伸出多项创造发明。如把野桑蚕驯化成为家蚕,是生物学史上的一项极难的成果,人类成功驯化的昆虫,至今只有家蚕和蜜蜂两种。用脚踏板作为一种机构的动力并控制缫丝机和素织机的操作,被著名汉学家李约瑟视为中国的创造发明,对织机结构的发展历史产生很大的影响。丝织中最为巧妙和重要的发明是在提花机上装载专门的花本控制织物图案,这直接启蒙了早期电报和计算机的编程设计。丝绸对我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也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丝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原始的纸,而汉代的雕版印花技术是最早的彩色套印技术。此外,丝绸对我国传统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均作出过很大的贡献。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是中华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这一传统手工生产技艺和相关民俗活动至今还在杭嘉湖及江苏、四川等地广为传承。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