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完美闭幕。在为期六天的航展中,众多新装备、新技术、新成果首发首秀,吸引了近60万的专业观众以及大众参与。室内展览面积比上一届增加20%,展品数量创历史新高。在1022家参展企业中,就有不少宁波企业的身影。
亮相国展,宁波企业有备而来
在航展13号馆,宁波中科祥龙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处于“C位”。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年轻企业,以金属3D打印技术的工业化应用为主要业务,和包括法国赛峰在内的国内外众多航天航空领域的大企业以及科研院所、高校都有着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增加,而相比普通的供应商的‘来料加工’,我们的优势在于不仅有打印成品的技术,还能从前端设计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在现场,展台的相关负责人傅继承为记者展示了几个应用金属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发动机零部件,因有较强的技术攻关能力,这些产品均受到了客户的青睐。
虽然创立仅3年,但目前中科祥龙的年产值已经超过1亿元,成为行业内高速发展的“新星”,也成为宁波航天航空产业领域的一家标志性企业。
和它相距不远,另一家宁波企业浙江华擎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上也有不少国内外的专业客商驻足。吸引大家目光的是由华擎自主研发的一款发动机涡电系统。
展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这款产品的能量密度比普通电池高八倍,已经进入最后的试验阶段,但还没有量产。“不过因为这两年低空经济领域发展非常快,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无人机企业都希望能有更好的技术供应商一起提前布局,所以即便是我们这样还在测试阶段的产品,也获得了很大的关注。”显然,为了在航展上切中客户关注点,展示自身实力,宁波企业都是有备而来。
除了专业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参与,记者还看到了另一些希望开拓这一领域业务的企业“跨界站台”。
成立于1993年,拿下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在“密封圈产业”圈内已经是行业龙头的存在。而在这次航展上,他们以“新人”姿态进驻。
“今年是我们第一次参加中国航展,带来的都是和航空航天有关的密封产品。几天下来不管是询问量还是意向客户的积累,情况都挺好。”展台负责人徐女士告诉记者,随着中国航天航空领域的发展,以及国产化需求的增多,也给了他们这样原本就有较好技术专利在手的企业一个挖掘新市场的机会。
“目前航空航天领域的业务已经占到我们总业务的20%左右,而从这次航展的反馈来看,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继续把这块业务做大。”徐女士说。
蓄力“飞天”梦,宁波整装待发
得益于传统制造业的优势和相关科研院所在航空制造创新方面的布局。经过几年的发展,宁波的航空制造业和低空经济制造业领域已经涌现出了不少亮点企业。
据悉,目前宁波已有50余家企业涉及航空产品研发制造,其中涉及低空经济的相关企业主要有20余家,拥有一批整机制造和零部件配套优质企业,其中部分企业已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以无人机整机企业为例,翼新智能无人机批量生产了具有竞争力的自动停机坪和无人机。作为深圳无人机协会副会长单位的阿瑞斯智能在长航时工业级多旋翼无人机方面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奖项。大年科技、云远智能用于航拍巡检、测绘物探的固定翼(多旋翼、复合翼)无人机,云泊科技的8公斤及25公斤载重多旋翼机都有销售;中科东恒的60公斤级油动无人直升机和80公斤级变距四旋翼无人机已完成试飞,500公斤级eVTOL计划年底试飞。
此外,宁海航空产业园、杭州湾新区通用航空产业园、象山航天科技智慧城等一批航空产业园区持续推进,加速了产业的集聚效应。
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领域,我市制造业企业在无人机、飞行汽车、通用航空及低空安防等4个方向均有涉及。宁波各区县市也在根据自己原有的产业优势特长持续发力。后续,我们也会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向有关企业制定推出利好政策,相信宁波能抓住国家大力推动航空航天和发展低空经济的这次机遇,乘风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