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人机巡护,不仅巡查范围更广,取证更方便,对水源的保护也更全面到位了。”11月21日,衢州市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水源保护中心”)巡护队队长张涛相告,前不久,他们在一次无人机巡检中发现有违法垂钓行为,当即拍照取证并对当地垂钓爱好者采取劝离措施,“原先的违法行为处置时间要50分钟,现在只要15分钟。”
乌溪江库区是衢州市区90万群众唯一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如此重要的“大水缸”如何护?为切实保护好这一“大水缸”,近年来,衢江区持续筑牢生态根基,大力推进水源生态保护智能化改革。
“如今,通过常态化推进治管融合,水上安全体系逐步构建起来。”市水源保护中心保护管理科科长刘燕说,自2017年以来,已形成以市水源保护中心为主导,公安、综合执法等派驻机构协同配合,巡护队伍辅助,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一体化协同治理”管理模式。同时,针对库区水面广、执法资源分散等难题,依托“浙里护水”司法协同系统开展指挥、调度、取证、驱离、调查等工作,实现有效闭环处置。今年,在原有53个监控探头的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新增2台无人机巡航设备,并结合水上巡逻艇和岸上徒步巡查的方式,从空中、水面、陆地三个维度进行防控,构建起“生态保护治理一张网”。
在推进水源生态保护执法“一件事”改革中,衢江区还建立了涉及乌溪江水源保护的“执法目录总清单+综合执法清单+专业执法清单”三张清单,明确了乡镇及各部门的权责边界,建立了水源地生态保护监管工作机制,实现了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高效协同。自清单机制运行以来,水源地非法钓鱼违法案件同比下降50%。
重拳整治违法行为,全面消除水体污染隐患。今年以来,衢江区通过解难题、保长效、守生态,扎实推进乌溪江库区非法船舶(浮动设施)整治专项行动,清理49个非法浮动设施,面积达1486平方米,劝离水面垂钓人员600余人,拆除违规地笼350余个,有效遏制了违法捕捞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在推行立体智能化巡护与一体化协同整治的过程中,市水源保护中心定期开展水质监测、湖面保洁、渔业增殖放流等工作,促进库区水生生物资源有效恢复。开展生态治理,积极推动板栗林改油茶项目,改造板栗林710亩,增强库区水土保持能力。每年打捞清运水面漂浮物200余吨,投放鱼苗约4万公斤,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
“现在,经常能看到巡护员与执法人员一同在乌溪江水域巡逻,以前污水乱排、塑料垃圾乱丢的现象几乎看不到了。”衢州市大山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江财红告诉记者,大家合力共护“大水缸”,不仅优化了水源,净化了库区环境,对他而言,随着茶场四周的山更青、水更绿,对提高茶叶品质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这几年茶叶品质不断提升,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生态饭,越吃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