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谁?从哪来?又走过了怎样的路?人类对自身发展轨迹的思考与探索从未停歇过。
自2002年起,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开展考古研究工作,以完整的时间序列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2018年5月,中国探源工程专家组发布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标准——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有专家表示,“这份中国标准,正是基于以良渚为代表的样本而作”。
那么,何以良渚?在中华文明的璀璨星空中,良渚是怎样的存在?良渚如何从“中国的良渚”,成为“世界的良渚在中国”?
11月25日,第二届“良渚论坛”启幕,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各种从业背景的300余名嘉宾齐聚杭州,共话“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借着论坛的契机,我们来聊一聊关于良渚的三个话题。
一、良渚如何走向我们?
如果说“良渚论坛”是请一群客人来家里做客,聊聊彼此的近况,那么做东的中国,必然需要一份底气。底气从何而来?答案是:上下五千年。
去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信中说:“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以独树一帜的创新创造、一脉相承的坚持坚守,树立起一座座文明高峰。”在林立的高峰中,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无疑是显眼的一座。
从1936年施昕更在良渚发现黑陶,到2019年良渚申遗成功,再到如今两届“良渚论坛”举行,良渚文明的面貌逐渐清晰,跨越5000多年时空,正一步步走向我们。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良渚古城这一庞大的遗址,也经过了几代人长达80余年的发掘研究。有考古学家发现一个巧合:“(良渚考古)重要的发现常在逢6的年份,比如1936年发现良渚、1986年发现反山、2006年开始找到古城……”从一个巧合中,也能看出良渚文明如何向我们走近。
那么,自申遗成功到今天,良渚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比如,以考古研究为证,持续为文明圣地“解密”。就在前几天,最新考古成果公布,初步解答了“良渚从哪里来”:5300多年前,良渚古城里的居民和资源从外地汇聚而来。发达的稻作农业,促进了社会的精细化分工和玉器等手工产业的发展,也支撑起了良渚文明的繁荣。
此外,近年来,考古人员还新发现了20余条水坝,良渚水利系统越发完整。这一条条借山势修建的水坝,既能防洪又能运输,保障了良渚先民的生产生活,也得以让后人窥见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二、良渚如何走向世界?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通过文明对话来增进理解、消弭偏见显得尤为必要。作为遗址所在地,如何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寻求共鸣点,向世界把良渚的故事讲清楚、讲生动呢?
以开放姿态“对话”世界。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将举办“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去年12月,首届“良渚论坛”开启,古城“城门大开”,迎接八方来宾。
今天,“良渚论坛”又翻开了世界文明对话的崭新一页,古老土地上,思想火花四溅,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和专家汇聚于此,打破文化偏见与隔阂,推动全球文明在交流中朝着更加多元、包容的方向发展。前来参加“良渚论坛”的西班牙作家哈维尔·佩雷兹说,自己最喜欢的中国诗人是李白和杜甫。他从诗歌创作与品茶之道中找到共同点,写诗就像中国人品茶,“当你喝到第五、第六泡,回味无穷”。
以“世界语言”沟通全球。我们常常会因为一幅画、一首歌、一段舞蹈而感慨万千,与其内蕴的文化产生共鸣。文艺创作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跨越语言、超越时空的通用载体。将良渚的故事传得更远更广,就需要持续解读这一宝贵遗产中的基因密码,把神人兽面纹、良渚核心色等特色元素,融入文学、音乐、网游等各类文艺形态之中,从而让良渚文化直抵人心。
近年来,良渚不断向更“新”探寻,展现张力。比如,原创交响乐《良渚》奏响奇幻的变奏、远古的鸣唱,用散落在古城中的一个个音乐碎片拼出了良渚先民的生活岁月,传至葡萄牙、西班牙、哥伦比亚等7个海外国家。通过“世界语言”,世人更好地读懂了良渚、读懂了中国。
以良渚元素“出圈”世界。办好一个会,能够提升一座城,更是文化对外传播的绝佳机会,而这当中,核心文化元素大有发挥空间。例如杭州亚运会中满满的良渚元素,让全球目光再次聚焦这一文明圣地。开幕式上,“良渚先民”击鼓迎宾,“良渚玉鸟”飞旋而来,尽显中国式浪漫;亚运会吉祥物之一“琮琮”、亚残运会吉祥物“飞飞”,设计灵感均来自良渚,一次次俘获国内外网友的心。
不仅是杭州亚运会,在世界考古论坛、长三角文博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上,良渚元素一次次精彩亮相,让良渚文化为世界所瞩目。
三、良渚如何走向未来?
5000多年,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在悠长的岁月里,刀耕火种、饭稻羹鱼的良渚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一处中华文明最早的印迹;5000多年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莫角山宫殿区的11根立柱,绕城而过的河流,以及古城墙、水坝等,都让文明圣地变得更加可亲可感。
但与不少其他的文明一样,在这片美丽之洲上,还有诸多“谜团”等待破解,有许多遗存需要运用最前沿的技术去保护,仍有一批重大成果需进一步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良渚文明如何“迈”向更远方?
全要素保护。如果把良渚古城遗址比作人,它已是4300至5300岁高龄。为了保护好这位从中华文明源头走来的“五千岁”,研究人员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每日体检。“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全天候监测古城遗址各项数据指标,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等方式进行多维度“查体”,助力遗址“延年益寿”;比如,迎客限流。近些年,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游客络绎不绝,高峰时期不得不实施限流,以更好地对遗址进行保护。
其实,全世界的文化遗产都面临一个共通课题——保护和传承,尤其是土遗址保护,一直都是世界性难题。促进文明互鉴正是为了多“照照镜子”“找找点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让文化遗产成为通向未来的“无尽藏”。
多方位展示。地下“气象万千”的良渚古城遗址,地上同样丰富多彩。从良渚之窗看中华文明,如何进行遗址展示、故事讲述是篇大文章。在此方面,良渚也进行了探路。如,借助数字技术展示考古新发现和先民生活,让游客近距离欣赏、感知良渚文明的魅力。游客通过“莫角山朝圣之路AR体验项目”等,就可在AR向导的带领下开启“时光穿越之旅”。
再如,随着良渚国际考古中心、“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良渚)、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的陆续落成开放,依托这些文化阵地,将有更多交流对话可进行、更多文化项目可体验、更多文明故事可聆听。
高能级赋能。2020年,杭州确立每年的7月6日为“杭州良渚日”,通过举行主题展览、文艺表演等系列活动,让海内外游客共享良渚文明的魅力。2023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谋划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创造更多可亲可观可感的城市文化IP。”未来,浙江还将结合良渚文化大走廊的建设,在工程项目落地、“文化+”企业招引、文旅线路更新等方面持续创新,让五千多年文明更加可触可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更加多元的世界,对话多一分、对抗就少一分,包容多一点、隔阂就少一点。”秋冬时节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金黄一片,风光无两。当文明的“源”与“流”在此持续涌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将不断被激活,绵延至今的文明之光也将持续照亮人类共赴的前行之路,诠释“世界的良渚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