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全国首届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典型经验做法和案例现场交流活动在浙江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为了高效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优化营商环境,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会同法院、司法等部门联合构建“枫桥式”知识产权纠纷治理机制,推动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化解在源头。
目前,全省多元化解的知识产权纠纷已远超过同期法院和行政部门立案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总和。在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典型经验做法和案例评选中,浙江有两例入选,是入选数量最多的省份。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市场大省、知识产权大省,截至目前,全省市场经营主体达1040万户,专利授权总量26.75万件。近年来,为最大限度满足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多元化、高效率、便捷式、低成本的知识产权解纷需求,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会同法院、司法等部门印发6份政策意见,积极探索诉调对接、诉裁对接、仲调对接等实践路径。
比如在诉调对接上,浙江积极开展“总对总”诉调对接工作(最高人民法院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的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全省共有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223家、调解员4767人入驻各级法院诉调对接平台,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推进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如凌某与杭州某电子公司发生职务发明奖励和报酬纠纷,一纸诉状将该公司告上法庭。杭州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受法院委托,开展诉前调解。调解过程,调解员通过讲法、共情、说理,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杭州某电子公司支付凌某职务发明人奖酬金,职务发明人的智力付出得到了正向回报。
随着各种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渠道的打通,目前全省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至86.59分。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浙江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枫桥式”知识产权纠纷治理,进一步完善多元化解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