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观看现场考古遗迹。记者崔引摄
12月2日,正在发掘中的宁波奉化张家遗址工地,尝试性举办了一次公众考古活动。近20位市民在统一安排组织下走进探方,“上手”洛阳铲。
“上面的手柄需要转着往下用力”“打一铲钻一截土芯,就要把土卸下来,按顺序摆好,这样才能看出每一层土层颜色的不同”“用手铲挖土,寻找遗物时,既要用力,也要细心,是体力与耐力的结合”……
在考古领队丁风雅与熟练掌握洛阳铲技艺的董德淮师傅的“手把手”指导下,参与者体验到了考古发掘的奇妙乐趣。
“考古小白”拿起洛阳铲
这是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首次尝试开放正在发掘中的考古工地,邀请普通市民通过提前报名,后台筛选来获取名额的方式走进考古现场,亲身感受考古工作者的日常。
因为“工种”的关系,考古工作在大家的认知中略显神秘,加上《盗墓笔记》《鬼吹灯》等小说的渲染,在大众认知中,常把“考古”和“探墓”联系起来。
奉化张家遗址恰恰没有发现墓葬,直到目前,发现的主要是房址、灰坑等史前人类生活的痕迹,年代距今四五千年前。
经工作人员准许,参加本次活动的市民幸运地走进了探方内部,脚踏四五千年前的地层,拿起了洛阳铲。
经过演示,在探方内,由洛阳铲打出来的土桩,土质土色呈现明显的变化,下层颜色偏青,上层呈灰黑色。“这种分层,就是考古学中最基本的地层学观念。”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考古领队丁风雅说,呈灰黑色的土层是因为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下层青色的土就是宁波常见的海相沉积,“说明这里在几千年前曾经被海洋淹没”。
通过打洛阳铲,分辨土色,“沧海桑田”四个字给人极为直观的感觉。
除了准备多把洛阳铲,丁风雅还给前往现场的市民朋友准备了许多其他常用考古工具,比如手铲、刷子、竹片子、手套等,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大家都拥有了亲身体验“一线”发掘的机会。
从“这能挖出什么”的怀疑,到真实看到红色夹砂陶片的一角在地层堆积中渐渐显露,“考古小白”们逐渐找到了成就感。“以前都是在博物馆里隔着玻璃看文物,今天亲眼见证了这些文物出土的过程,感觉还是蛮神奇的。”市民武先生说。
与出土陶器、石器“零距离”
“这是石镞,相当于弓箭的箭头,是打猎用的;这是石纺轮,是用来纺织的;这是石刀,用来切割、采摘果实……”面对好奇的市民,丁风雅平时严谨的学术表达也显得“通俗”许多。
“这个箭头能刺死动物吗”“感觉这个石刀还挺合手”“石纺轮里的圆圈是拿什么钻的”“纺轮跟网坠造型有什么不同”“这些纹饰是怎么刻上去的”……市民的提问千奇百怪,丁风雅一一耐心回答,“钻孔的时候可能是木头加一点沙子,增加摩擦力”“网坠比纺轮会多一个凹槽,长期使用磨损留下痕迹”“之所以叫‘印纹硬陶’,就是说上面的纹饰都是‘印’上去的,可能是用陶拍,不断在上面拍打”……
因为许多出土陶器都是残件,大家也对它们的实用功能展开了各种想象:“这个看着像烟灰缸。”“这是盘子还是碟子,是用来喝酒的还是吃肉的?”
有市民表示:“古人还是很幸福的,有肉吃、有酒喝、有饭吃,没有买房压力,没有房贷、车贷,可能唯一的缺点就是寿命短了点。”
被问及有没有发现当时的人类骸骨,丁风雅说:“去年我们发现的陈王遗址,出土了二十几座墓葬,其中十几座里面有骸骨的,有些棺板也还在,经鉴定,树种跟现在的樟树是同一个种属。”
在张家遗址现场,还发现了猪骨,或为猪的跖骨部分,对于它是野生还是家养,大家也展开了讨论……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我们第一次面对市民,尝试限定开放正在发掘中的考古工地,给大家提供亲身走进考古现场的机会。我们也会在今天活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争取之后还能推出类似的活动,把宁波地下丰富的文化遗存,用更加亲切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记者顾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