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隐秀桥
泰顺下察溪桥
泰顺严涧桥
北京时间12月5日,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传来佳音,中国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评审通过,由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开创了中国名录转换的先河。这意味着入选其中的温州泰顺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已从濒危迈向振兴之路。
3个项目除“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外,还有“羌年”与“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温州市文化与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李方喜表示,此次转换名录,不仅是对木拱桥独特文化价值的国际认可,更是对过往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肯定与激励,表明该项目具备了“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条件。
中国独有的木拱桥,被誉为桥梁技术的“活化石”。自宋代至今,我国现存木拱桥约110座,浙江泰顺县、庆元县与福建多地尤为集中。然而,20世纪的市化进程与木材稀缺等因素一度威胁其存续。2009年,在浙江和福建联动申报下,该技艺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闽两省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履约实践,开展了一系列保护与传承工作。
多年致力于泰顺廊桥保护传承工作的温州博物馆副馆长季海波回忆道:“2003年,当我们找到时年79岁的董直机老人时,他是浙江省内唯一掌握传统木拱桥营造技艺的造桥工匠。次年,在泰顺县文保部门推动下,董直机通过新建木拱廊桥的方式带徒授艺。他的徒弟曾家快、郑昌贵相继被评为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泰顺县在国家及省市专家指导下,针对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这一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台《泰顺县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实施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温州市出台全国首例廊桥保护专项立法《温州市泰顺廊桥保护条例》,加强廊桥实体保护,推进技艺“无形保护”,鼓励传承人参与实践、带徒授艺。多年下来,泰顺新建木拱廊桥45座。
2016年9月,台风“莫兰蒂”重创泰顺,冲垮三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廊桥。面对灾难,泰顺民众自发涉水抢捞廊桥木构件、组织募捐重建资金,上演了一场“全民救桥”行动。得益于木拱桥营造技艺在当地的有效传承与复兴,这些廊桥在同年10月便完成了主体修复。该修复项目成为中国唯一入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的《全球文化遗产恢复和重建案例研究》,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新闻+
文成太公祭春祭随“春节”入选世界非遗“代表作”
前天,“春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我市文成县刘氏家族“祭祖活动(太公祭春祭)”,作为春节宗族祭祖活动代表性社区之一也列入其中,成为这一新增人类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
4日当天,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记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上看到,对春节的描述为:在中国,春节标志着新年的开始,以传统历法正月初一为岁首。春节前后,人们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辞旧迎新,祈福纳祥,欢庆家庭团圆,促进社区和睦,这一庆祝过程俗称“过年”。除参加公共庆典外,人们祭祀天地和祖先,并向长辈、亲友及邻里拜年,表达美好祝愿。该遗产项目为中国民众提供了认同感和持续感。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文件中记者看到,列入人类非遗的“春节”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其中,在作为第二部分的“宗族祭祖活动”中,文成县刘氏家族“祭祖活动(太公祭春祭)”列入其中。这一部分列出具体名字的宗族祭祖活动只有三项,太公祭春祭排名第二,为浙江唯一入选。
太公祭春祭是一项传承久远的祭祖活动,以文成本地名人、刘氏先祖刘伯温为祭祀对象,是该县刘氏家族过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其间许多旅居外地的宗亲都会赶来参加祭拜。代代相传的太公祭,让刘氏族人在春节这个万家团圆的节日里,重温与先祖相关的记忆,并以先祖为榜样,不断传承刘氏崇文、重礼、尚智的家风,发挥着维系族人之间的情谊、和睦邻里关系等重要作用。
此前我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还有2个。2001年,永嘉昆曲作为昆曲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乐清细纹刻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综合:温度新闻、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