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网编前语
办好民生实事,是持之以恒实施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推动建立的“为民办实事”制度的实际行动,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必然要求。12月12日起,中国宁波网推出“请人民阅卷”系列报道,聚焦今年年初确定的15项民生实事项目,以可亲可感的鲜活报道和生动故事,充分展现我市民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梅竹路经治理后,各种交通设施升级,安全更有保障。许天长制
中国宁波网记者王晓峰许天长通讯员徐莹莹周信红
12月12日上午10时,江北区梅竹路上,车来车往。
信号灯变多了,隔离栏更加齐全,绿化带也经过修整,就连路边的路灯密度也增加了——家住附近的甬江街道畈里塘村村民陈国振一一列举着“家门口”的变化。
已进行过安全升级的梅竹路
曾几何时,这段不过3公里的道路,是条“危险路”。
“信号灯少,车速快”“路口绿植茂盛挡视线”“货车多,心慌慌”“路太宽,过街难”……说起那个时候,陈国振至今印象深刻。
村道与梅竹路连接的开口,如今遮挡视线问题大为好转
基础硬件设施薄弱的农村道路,本就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段。刚好梅竹路处于城乡接合部,它是甬江街道与庄桥街道的东侧主通道,沿线穿过多个自然村,又是货车的主要通道之一,交通出行环境较为复杂。
出于安全考虑,一些非必要的开口,进行了调整
江北交警大队秩序中队中队长俞敏辉告诉记者,没整治之前,梅竹路以双向六车道为主,有的地方是八车道,大的十字路口有9个,与主线连接的村道开口则有18个。最关键的是,信号灯原来只有两三个。
“不仅周边老百姓很担心,我们也很担心。客观不利因素在这条路上叠加,导致这条路上交通事故多发且易发。要知道,一条‘危险路’的背后是人身安全的隐患,事关事故当事人及其家庭的幸福。”俞敏辉说。
升级过的路口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今年,为了达成事故预防综合治理的目的,梅竹路被列入“全市22条安全隐患较为突出的路段”治理计划。
相较于之前几年的“小修小补”,有了专项资金保障和其他职能部门的协助,“隔、封、亮、建、透”这套在全省、全国推广的经验做法,在梅竹路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梅竹路治理前后对比(点击图片看大图)
“隔”,就是增设隔离护栏、中央绿篱,确保交通参与方“各行其道”,保障慢行交通安全。经过升级,梅竹路上新增了14处隔离栏。
“封”就是关闭、归并不合理的路段开口,减少交通冲突。在梅竹路的治理中,江北交警就关闭了多处非必要的开口,减少“鬼探头”等事故的出现。
梅竹路治理前后对比(点击图片看大图)
“亮”就是改善照明、增设路灯,提升夜间通行安全系数等。在治理前,梅竹路部分路段因为灯光不足,导致夜间行车难;如今增设路灯后,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梅竹路治理前后对比(点击图片看大图)
“建”就是路口渠化,新建信号灯等,设置减速设施、标线,确保路口车速不会过快。梅竹路上增设(包含在建)4处信号灯后,效果立竿见影。
“透”就是消除影响视距的绿化等遮挡物,确保行车视线通透。江北交警就为梅竹路上的4处中央绿化带做了“手术”。
各种小创新被应用到梅竹路治理中
一番治理后,梅竹路焕新颜,成了“样板路”。截至目前,这里再未发生过亡人交通事故,其他普通事故也大为减少。
它的变化,群众有切身感受。陈国振说:“路升级后,感觉交通设施跟上去了,绿化挡视线的问题也大为好转,行车体验感比以前好多了。”
他还告诉记者,有时不驾车,他步行从村道进入梅竹路,以前还挺担心那些车速过快的货车。如今好了,有护栏隔离“保护”,大家互不干扰,瞬间感觉安全系数提升了。
信号灯跟上,保证行人过街安全
紧盯生命至上的理念,全面焕新颜的“危险路”不仅仅是梅竹路。
市道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对近三年的交通事故伤亡情况、道路通行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全市范围内的22条安全隐患较为突出的路段以及55个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全部被纳入到绿色交通“安全畅行”行动之中,进行综合治理。
截至11月底,这一民生实事项目已基本完成。经初步统计,相关点段平均亡人数同比下降60%左右,取得较好的治理成效。
多一道护栏,村里出来的车辆不用“抢道”,更安全
“我们还会同交通等部门持续推进国省县道‘穿村而过’点段治理、全省交通事故压降示范公路建设、S307省道精细化提升、高速公路跨线桥治理及隧道灯光优化等,一路护航广大市民出入平安。”宁波交警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