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章莉通讯员王梦霞
“周末去哪玩?”“去‘半岛文荟’吧,低头可以看书,抬头就能看海,时不时还有艺术展呢。”最近,强蛟镇的“半岛文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座文化综合体将“蓝湾绿岛”的生态美学与“艺术打卡”的创新理念有机融合,成为宁海湾景区一座文旅新地标。
作为强蛟镇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半岛文荟”文化综合体运营的背后,是强蛟镇人大持续聚焦“艺术振兴乡村”主动依法履职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强蛟镇人大充分挖掘与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和文化底蕴,依托人大乡村振兴助力站,打造宁海湾文艺生态圈,给辖区群众带来文化熏陶及艺术享受,架起艺术与公众之间的桥梁。
群策群力护航文化综合体“落地有声”
要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必须抓准本地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为做好项目规划,强蛟镇人大主席团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发挥人大代表专业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全方位开展代表进网入格、代表督事等活动,做到事前介入、群策群力。
同时,积极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单元功能作用,“线上+线下”多轨齐行,寻求民意最大公约数。“我们组织镇人大代表参与规划讨论。代表们也通过定期走访、联络站接待选民等形式,广泛收集人民群众对丰富文化活动的需求。”强蛟镇人大主席苏幸荣告诉记者,代表们结合本地资源、政策帮扶等,从产业发展到项目前景,集思广益,形成数十条讨论意见,为本镇的文旅发展提供了方向。
最终,强蛟镇制定了《宁海湾景区“半岛文荟”文化综合体项目建设方案》,并委托浙江高专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原有建筑进行房屋安全评估,为项目建设把牢基底。“我们希望通过镇人大的助力,推动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出实效,让‘民生清单’真正变成‘幸福礼单’。”强蛟镇人大主席团目标清晰。
聚焦实效强化项目监督“力度”
代表群发力,破解项目瓶颈。“半岛文荟”文化综合体项目确立以来,强蛟镇人大代表多次参与到项目实施讨论推进会中,与项目施工方、设计公司等进行了深度交流,充分了解了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人大代表就是要通过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精准解决关乎全局发展、社会民生、群众关注的事情。”苏幸荣表示,镇人大主席团率先示范,积极联系重点项目,全力做好对接服务,多次组织代表对“半岛文荟”文化综合体项目进行视察、调研,坚持“把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的工作方法,紧密联系责任科室,将实地走访调查变成日常,同步制定监督计划表,由主席团成员和县镇两级代表按季度对点监督,并通过县镇两级代表群进行通报晾晒,督促项目加快建设。
立足长远探索艺术赋能商业“新发展”
“建议启用后的‘半岛文荟’全年向居民游客和艺术家开放。”“建议‘半岛文荟’可以不间断开展各类书画鉴赏、展陈展览、艺术交流、读书分享等活动。”……
关于如何充分发挥半岛文荟艺术馆最大效用,挖掘艺术的商业价值,闭会期间,强蛟镇人大主席团收到相关建议10余条。
为此,强蛟积极打造了“半岛文荟”文创空间,引进全县首家3D打印咖啡馆。镇人大则逐渐形成“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常态”,突出围绕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等发挥作用,把助推文旅产业发展作为履职活动的中心议题。如今,“半岛文荟”文化综合体深受欢迎,目前,已累计开办2次文化艺术展,共吸引了近6万名游客进馆参观。
艺术拥有激发地方活力的独特力量。近年来,强蛟镇人大以“千万工程”为引领,通过“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将一件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以“艺术乡建”唤醒乡村文化之美,以文化繁荣赋能乡村振兴。“我们将继续加强人大代表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突出代表主体作用,发挥代表的中坚力量,积极探索实践人大代表工作更为有效的实现形式,持续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推动强蛟镇文旅产业更好更快发展。”苏幸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