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温州

张小燕:百年“温独支”

日期:2024-12-18来源:温州机场作者:温州台风网最新台风实时路径

  100年前那个金色的秋天,上海地委委员、秘书兼组织部主任谢文锦奉命回家乡温州,创建党团组织。1924年12月以胡识因、郑恻尘、林平海、胡惠民、戴树棠、孙道济等为成员的中共温州独立支部在城区新民小学成立,新民小学校长胡识因担任支部书记。

  “温独支”是浙南最早的党组织,辉煌三载影响百年,以开放、创新、合作、务实和顽强的斗争精神,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动国民革命,掀开温州工运、农运、青运、妇运新篇章,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工农武装革命奠定干部基础和组织基础,在瓯越百年红色历史上留下永恒的丰碑和沉甸甸的精神遗产。

  一、永恒的历史丰碑

  1.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精神洗礼

  谢文锦1924年8月到达温州,他先联系在温州实业界和教育界都颇有声望的郑恻尘、胡识因夫妇。他们介绍谢文锦到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温属女子师范讲习所等学校进行《俄国之现状》等演讲,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谢文锦还深入永嘉乡村访问调研、宣传,在永嘉彭溪村,他给族叔谢雪轩留下了一件充满坚定信仰的题词:“欲安天下苍生,端赖同志齐心,依照马列主义,发动群众斗争,打倒列强军阀,好教宇宙重新。”

  “温独支”成立伊始,就很注重思想宣传,分发党刊《向导》,并向进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和共产主义读物,如《资本论》《唯物史观》《共产党宣言》等书籍。我国最早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至今全国留存仅有12本,有一本就珍藏在温州市图书馆,珍本上清晰盖着“荫良藏印”,表示为“温独支”宣传委员戴树棠(字荫良)所有。由此可见,“温独支”成员们在原汁原味地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认真传播马克思主义。

  2.组织工会,扩大阶级基础

  中共党组织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温独支”一边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一边积极组织工人运动扩大党的阶级基础。“温独支”关于温州社会概况调查报告显示:对中一席厂、水昌席厂、中兴席厂、鹿城布厂 、瓯江布厂、兴业布厂等工人数量及其思想与派别进行了调查。

  “温独支”安排当时最大厂的中一席厂总技师郑恻尘和三大布厂之首的鹿城布厂基层工人雷高升两位党员负责指导工人运动。郑恻尘毅然投身革命,对温州党组织的发展倾力支持,彰显履行社会责任的温州民族企业家精神。雷高升首先成立了鹿城布厂工会,在其带动下,100多个工会组织先后成立,涉及行业有棉织业、印刷业、砖瓦业、裁缝业、南北货业等。瑞安、平阳也相继成立了县总工会,平阳矾山工人成立了矾矿工会,在《温州泥水匠工会简章》《温州邮务工会简章》等简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工会的名称、宗旨、会员权利义务,有要求减少工时,反对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压榨;有提高工资反对资本家的盘剥,改善福利待遇等诉求。1927年春,温州总工会成立,雷高升当选为总工会主席。温州百年现代工会史,首任主席由“温独支”成员担任。

  3.成立“女促会”,倡导男女平等

  1925年元旦,温州国民会议女界促成会在女师讲习所礼堂成立。会员50余人几乎都是知识女性,推举胡识因、姚平子、庄竞秋、陈蕙芬、王逊仙、周竞昭、邵锦云等7人为组织委员会成员,胡识因被选为干事会负责人。会议通过《告民众书》,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封建军阀,召集国民会议以解决国是、男女同工同酬、男女平等、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耕者有其田等口号。“女促会”是温州最早的妇女团体,也是“温独支”成立后党组织领导的第一个群众团体,是温州地区中共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的开端,在温州妇女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女促会”创办女工夜校,设国语、珠算、算术、音乐等课,帮助女工识字、识数会算账和发动她们对资方作斗争,这应该是温州党组织对产业女工最早的文化扫盲和政治启蒙。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胡识因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6年初她作为浙江省的4位代表之一,出席国民党“二大”,担任了省党部执委兼妇女部长和中共浙江省妇运委员会主席,主持创办《浙江妇女》半月刊。胡识因是温州乃至浙江妇女运动的先驱。

  4.成立团组织,凝聚青年力量

  温州团组织和温州党组织差不多同时建立。经谢文锦介绍第一批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有金贯真、戴宝椿、李得钊等8人,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2月改称共产主义青年团)温州支部。戴宝椿、戴国鹏、蔡雄等先后担任支部书记,直属团中央。

  团温州支部负责成立温州学生救国联合会,参加的学校有十中、女中、女师、艺文中学、商业学校、蚕业学校等,温州学生运动有了统一组织。蔡雄在温州学联创办的会刊《温州学生》的发刊词中,明确提出青年运动的主要任务:到工农大众中去,打倒列强和军阀,为大众利益而努力奋斗。

  由“温独支”支持,温州学联发起组织的“收回教育权”运动,在温州近代教育史上留下重要一笔。瓯海公学(今温州市第四中学)的创立就是收回教育权成果之一。艺文中学进步师生谷寅侯、李得钊、陈竺同等带头脱离艺文中学,创办瓯海公学(瓯海公学是浙南最早的民办全日制中学,也是当时浙江全省规模最大的私立中学)。百年四中名师荟萃,桃李芬芳,有“一代词宗”夏承焘、“一代曲宗”王季思、“金文首席”戴家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肇骞、“铀矿之父”南延宗、篆刻大家方介堪、著名学人梅冷生、著名报人赵超构、知名红学家林冠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超然、灰学理论创始人孙万鹏、著名作家叶永烈、被授予国家荣誉称号“人民教育家”的高铭暄、“和合学”创始人张立文、知名文字学家沈克成、著名编剧张思聪、网络作家蒋胜男、著名革命烈士林夫和吴毓等。

  5.组织农民协会,奠基工农武装

  1925年1月,中共“四大”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4月,《新青年》列宁专号刊登谢文锦《列宁与农民》,此文被毛泽东列入农讲所系列教材。

  “温独支”于1926年6月的工作计划当中指出:“温州是一个适宜于农民运动的重要区域。”1926年10月,王国桢、张培农从广州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以中央农运特派员的身份,返回浙南领导农民运动。王国桢、张培农先后当选为永嘉县、平阳县农会会长。

  农会领导人对农会武装的发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谋划攻打平阳县城之战的张培农是平阳县农民协会会长,叶廷鹏是万全农民协会会长,吴信直是白沙农民协会会长。1927年6月17日,300多名平阳江南农盐民武装夜袭平阳城,打响了浙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8年至1930年间,浙南先后掀起20多次农民武装暴动,促进了各地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为红十三军的建立揭开工农武装的序幕。

  二、宝贵的精神遗产

  1.“温独支”的“和合”精神

  “温独支”诞生是“和合”文化在温州的经典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说:“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

  永嘉学派叶适在《习学记言序目》中提出天人之合、道器之合、义利之合、君民之合、万物之合等五合思想。中国人民大学温籍学者张立文,以化解人类共同面对的五大冲突和危机为目标,提出人与自然要和生、人与社会要和处、人与人要和立、人的心灵要和达、人类文明要和爱。温独支就是东西文化“和合”的政治结晶,谢文锦从十月革命的故乡将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带回家乡,和温州文化结合,建立了浙南最早的党组织。温州成为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典范,“温独支”成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筹建国民党地方党部,郑恻尘、胡识因和陈仲雷分别在国民党永嘉县党部担任执委和候补执委。永嘉县党部召集各界代表成立温州各界欢迎北伐军大会筹备会和永嘉公团革命招待处,在北伐军节节胜利的影响与推动下,温州国民革命不断高涨。

  2.“温独支”的创新精神

  “温独支”以创新创意精神,在群团工作方面,开展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是对党领导群团工作的实践探索。在统战工作方面,指导“收回教育权”和支持教会“自立”,是党对领导教育事业和宗教事务的实践探索。在军事工作方面,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一团长雷高升都是“温独支”成员,是对“党指挥枪”建军模式的实践探索。

  3.“温独支”的求真务实精神

  “温独支”直属党中央领导,不折不扣执行谢文锦多次指示信精神,在社会生态错综复杂,又遭“西山会议派”重重干扰的情况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他们注重社会实践,认真调查研究,在《温独支关于温州社会概况调查报告》中清晰描述调查目的及调查结果:“我们要谋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对温州这个地方的情况做个调查,并根据我们过去的工作经验,确定以后工作进行的计划。”调查内容很广泛,包括形势、人口、职业、收入和政治派别等,包括警备队、警察数量等军事情况;包括大资产阶级、小商人、农民、工人等社会阶级和阶层;包括教育界、新闻界思想派别等。

  4.“温独支”的自我革命精神

  1926年6月,《温州独支工作计划》中指出:“现在我们总结过去的工作,好的固然有,缺点却也不少。例如:(1)我们只能领导群众,不能深入群众;(2)我们把门关得太紧,不肯让人家进来;(3)我们自身少受训练,没有多大的计划。”这种敢于直面不足,清醒地剖析不足的自我批评精神可嘉可敬。

  5.“温独支”的顽强斗争精神

  1927年4月19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出秘字第1号令——“通缉共产党首要令”,通缉名单包括毛泽东在内197人,其中“温独支”成员和温籍共产党员有12人:胡公冕、胡识因、唐公宪、郑恻尘、林平海、金贯真、孙道济、庄竞秋、戴国鹏、苏眉如、何葆桢、黄胤。

  “温独支”创始人谢文锦就在“四一二”清党中被屠杀于“秦淮寒夜”,面对腥风血雨白色恐怖,“温独支”成员毫不退缩顽强斗争,先后牺牲的有郑恻尘、金贯真、雷高升、李得钊、林去病、林平海、游馥、王国桢、吴信直、叶廷鹏、王金娒、陈卓如等,蔡雄牺牲时才刚刚20岁。胡识因、庄竞秋、陈仲雷等“温独支”成员,几十年如一日,不忘入党初心,遭遇任何艰难都从未消沉,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温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献言建策,参政议政。胡识因、庄竞秋两位教书匠出身的共产党人终身奉献人民教育事业。

  6.“温独支”的开放精神

  “温独支”的诞生彰显温州人“走出去”的开放精神。永嘉枫林人、晚清监察御史徐定超带胡公冕、谢文锦等走出去吸收新鲜空气、吸纳新鲜养料、接受新鲜事物。徐定超先生是那个年代最具开放意识的温州乡贤。徐定超先生发达不忘桑梓,在杭州建立温州同乡会帮衬乡亲。除介绍内侄胡公冕入职一师外,受徐定超先生提携的还有其内侄胡卜熊、胡惠民和表侄郑恻尘等四位枫林徐氏女婿,外甥金省真、表侄谢文锦,以及亲友晚辈胡识因、戴宝椿、谢雪轩、徐定标等。他们都成为早期温州建党建军的重要人物。

  “温独支”成立后坚持“走出去”的开放精神。1925年5月,“温独支”成员戴树棠、孙道济、魏天翮等三人受调“赴北支部”。这是李大钊报请上海区委经中央同意后的一个北上大动作。当时李大钊担任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赴北支部”进入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统战工作序列。戴树棠等到北京参加由李大钊主办的干部培训,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党组织派往河南郑州铁路工会,担任秘书工作。

  1926年9月,“温独支”女性三杰中的姚平子(温州首任市长胡景瑊的母亲)、庄竞秋接受上海党组织安排到定海建立党组织,当年12月中共定海独立支部在定海小学成立,为舟山最早的党组织。定海支部负责人之一的“定海女将”金维映,是和邓颖超、贺子珍、康克清等一起参加长征的中央30位女红军之一,她先后任中共于都、胜利县委书记,中共中央局组织部组织科科长。2004年10月,纪念金维映诞辰100周年暨金维映铜像揭幕仪式在岱山举行,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委托时任省委副书记乔传秀与会作书面发言:“金维映烈士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浙江人民的好儿女。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金维映烈士的革命业绩和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诞生于大革命洪流之中的“温独支”,以开放、创新、合作、务实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在思想上,开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首,在实践中,开党领导群团工作之先,探索“党指挥枪”的建军模式,在瓯越百年红色历史上留下永恒的丰碑和沉甸甸的精神遗产。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温州党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08

  2.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谢文锦烈士纪念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03

  3.胡卓然:《谢文锦传》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06

  4.周新天:《文心涅槃:谢文锦烈士传》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07

  5.本书编写组:《红十三军革命斗争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12

  6.谭桂涛:《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研究》,知网,温州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7.徐逸龙:《徐定超与浙南革命群体》线装书局2019.12

  8.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温州中共党史学会:《丰碑——纪念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立90周年》2014.12

  9.李庭、魏一晓:《一本97岁的〈共产党宣言〉珍藏于温州市图书馆》温州晚报2017.07.02

  10.温州市第四中学:《九山湖畔育桃李八角亭前绽芳华学校》鹿城教育第85期2022.09.13

  图:多数来自网络,一并示谢。

  文:张小燕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温州市清朗网络宣讲团成员。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