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温州

这段历史,穿越百年历久弥新

日期:2024-12-20来源: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作者:温州台风网最新台风实时路径

  2007年8月,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在侯衙巷新民小学的原址附近,设立“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纪念亭”,以纪念这段光辉的历史。

  峥嵘岁月稠。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牢记历史、铭记历史,才能够更加珍惜现在和平美好的幸福生活,不断砥砺前行,凝聚起不断奋勇前进的合力。

  在温独支成立100周年这样特别的日子里,我们走近“温独支纪念亭”,倾听它的故事,感怀这把“百年火种”光耀温州百年的伟大意义。

  温独支纪念亭

  为了不能忘却的历史

  “对温州党史研究越深入,对这段历史的敬重就多一分。”温州中共党史学会顾问张致光说,这段历史值得后人铭记。10年前,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与温州中共党史学会出版了一本纪念温独支成立90周年的书籍,名为《丰碑》。现在,他们着手准备出版一本纪念温独支成立100周年的书籍,书名拟定《历史的丰碑》。“温独支,就是一座历史永远的丰碑。”张致光说。

  温独支存在时间是1924年12月份(成立)至1927年4月(革命遭到破坏转入地下),时间不到3年。

  “独支虽折,灯火长明。”这是温州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吴长胜对温独支的评价。他说,温独支的最大意义是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它唤醒了浙南人民的革命意识与反抗精神,培养了革命骨干力量,奠定了继续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势。

  温独支成立百年之际,张致光常受邀到一些高校给学生讲述这段历史,他平时偶尔也会到温独支纪念亭走走看看,看着纪念亭柱子上“为民改造山河千秋伟业耀神州,立党传承马列一片忠心昭史册”的对联,便油然产生出敬意来。他说,温独支的历史不能被遗忘,它应该像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一样,成为鼓舞人、教育人、培养人的精神财富;应该让所有的年轻人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百年前的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

  为了始终不变的初心

  “独支虽折,灯火长明。”这也是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业务科负责人任武,在讲述浙南革命历史的“开场白”。

  1927年6月17日,温独支成员张培农等人组织武装部队攻打平阳县城,标志着温州地区共产党人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8年2月份,温独支成员林去病等人在永嘉、瑞安、平阳三县成立县委;1930年,红十三军成立,温独支成员金贯真任政委、雷高升任第一团团长;1930年6月召开的中共浙南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浙南特委”,温独支成员王国桢任特委书记;1931年以后,以温独支成员叶廷鹏、陈卓如为代表的浙南共产党人,在红十三军失败后坚持武装斗争,建立和领导浙南地下党,开辟浙南游击区,迎接红军挺进师和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进驻平阳,为建立浙南游击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温独支成员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任武说,因为温独支在温州各地传播的革命精神,温州成为当时浙闽赣几个地方中,最有群众基础的“革命根据地”。新四军在全国布有50多个办事处,浙江有4处,其中3处在温州;直接纳入中央指挥的“地方武装”(红十三军)在温州;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温州召开……

  1984年出生的任武,2008年开始在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工作,平时既做温州革命史的相关研究,也为来访者做温州革命史的讲解。在温独支成立百年之际,他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到不同的地方去宣讲百年温独支的革命精神。不久前,他参加了“党史‘潮’起来——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党史”主题宣讲活动,他讲述的题目是《弘扬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讲述我们身边的红色故事》,讲述的就是温独支成立后,积极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为人民带来了希望的故事。他声情并茂的演讲,感染了在场的观众。

  任武说,讲述温州的革命史,就不可能绕开温独支;要追溯温州革命的“始发地”,就藏在温独支纪念亭这个地方。

  “它是温州革命的开端,也是温州革命的精神图腾。”每每给他人讲述这段既沉痛又激昂的革命历史,任武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八个字。他说,只有深入了解先辈们的革命事迹,才能真正理解这八个字的份量;才会真正地坚定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跟党走,不迷路。

  新民小学旧址

  为了汲取奋进的力量

  温独支的革命精神,不仅在战争年代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温州各级党组织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发扬温独支革命精神,领导温州人民艰苦奋斗、大胆探索:在永嘉雄溪乡燎原社首创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包产到户;铸就了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诞生了全国首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创造出了享誉全国的“温州模式”,书写出小渔村到农民城的龙港传奇,树立起“民营经济看温州”全国标杆,敢吃天下苦、敢为天下先的温州走出了一条发展经济、治穷致富的改革新路子,这正是百年前温独支红色根脉、初心使命的最好赓续。

  在温独支“后辈们”的眼中,温独支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传承好温独支革命精神,为新中国建设作出贡献,是每个共产党人的职责所在。”温独支成员姚平子的后人、浙江省委党校退休教授、浙南革命史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建说。

  胡建的祖母姚平子1925年上半年在胡识因的引导下加入温独支,并成为“温州国民会议女界促成会”的主要负责人,是温独支的三女杰之一,为温州早期的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姚平子的大儿子,即胡建的父亲胡景瑊1935年在温州发起响应“一二·九”的学生运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的第一任市长;胡建的两个叔叔也都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参加了革命。

  在温独支成立百年之际,胡建在缅怀先辈之时,不忘提醒后辈,我们要传承好温独支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新中国的建设发挥积极的能量。

  胡建说,温独支当年将“救国救民”作为最高责任担当,在它所进行的救国国民运动中,始终体现着救民的本质。温独支这种救国救民的红色基因,在我们今天的传承中应落实为“以人民为中心”,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奋斗的目标。

  胡建说,传承好温独支的爱国主义精神,其实与当代的共产党人的使命是一致的,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使命百年不变,依然那么铿锵有力。

  现在已经退休的胡建平时在杭州的时间为多,近年来在不同的场合介绍与宣传浙南革命史,讲述温独支的故事;偶来温州,有时间也会去各地的革命纪念馆走走,去温独支纪念亭看看,既为缅怀先辈,也为自己的初心“洗礼”。

  《民国日报》温州国民革命运动的部分报道

  为了启迪更好的未来

  冬日的温独支纪念亭,静静伫立在街巷上。人来人往,知道百年前那段历史的人会肃然起敬,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可能会匆匆而过——就亭子的宏伟、考究角度来说,它并无特别之处,一如百年前的共产党人,虽背负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表面上他们与周边的人并无多大的差别。

  温独支成立100周年之际,这个纪念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日前,记者前往瞻仰时,遇到几位来自温州商学院的学生党员到这里拍摄照片与视频。原来他们刚从江心屿的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过来,在革命纪念馆里听讲解员讲述历史时,知道有这样一个纪念亭,觉得很有必要过来看看。结合革命纪念馆和纪念亭,这几位学生感慨地说,想不到温州有如此丰富的革命史,革命先烈们为了崇高的使命,作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这次参观之后收获很大,作为年轻的党员,要将温独支的革命精神融入到学习与今后的工作之中。

  今年7月份,瓯北镇第七小学六(7)班的林煜壹,参加了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举办的“百名少先队员讲红色故事”短视频征集活动,他把镜头对准了温独支纪念亭。参加完这次活动之后,林煜壹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话:

  走近纪念亭,一股庄重而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站在亭前,凝视那块铭刻着“温独支”历史的碑文,心中涌起无限的敬仰之情。

  我仿佛看见了1924年年底,新民小学的教室里,温独支的革命先驱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宣布浙南地区最早的中共党组织诞生的场景;我仿佛看见了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用朴素的语言向普通民众宣传马列主义,号召大家奋起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场景;我仿佛看见了1927年4月的那场风暴,尽管温独支遭遇重创,但革命的火焰并未熄灭,它让处在逆境中的人们更加团结,继续为自由和平等努力奋斗。

  这一幕幕在我脑海中闪过,让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环顾纪念亭的四周,我不禁为温州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感到自豪。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沿街商铺生意兴隆、十字路口车水马龙……

  录制结束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纪念亭,在我心中,那份对历史的敬畏、对家乡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久久不能平息。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努力奋斗,那么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美好!

  是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强大,人们生活会越来越美好。回望百年来时路,走好当下前行路!

  原标题:这段历史,穿越百年历久弥新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