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英为小叔子烧好午饭。
常言道“长兄为父,长嫂为母”,在余姚市黄家埠镇五车堰村,有这样一位嫂嫂,十年如一日照顾双目失明的小叔子,毫无怨言。她就是今年53岁的宋建英。
“要不是阿嫂,我早就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了。”王小军经常这样说。
原来,王小军单身未婚,父母又去世得早,2009年时突然感觉视力模糊,被确诊为青光眼,随后双眼视力逐渐下降,并于2014年完全失明。从此,宋建英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成了他生命中的另一双“眼睛”。
答应公公,“要帮一把”未成家的小叔子
1997年,宋建英和丈夫王行军结婚。王行军比宋建英大两岁,是家里的长子,下面还有一个小两岁的弟弟王小军。
当时,王行军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体弱多病,家庭条件困难。结婚后王行军没有和父亲、弟弟分家,他负责赚钱养家,时常早出晚归,照顾家庭的责任多半落在了宋建英的肩上。
2002年,王行军的父亲去世,临终前最牵挂的是未婚的小儿子,他再三委托王行军夫妻“要帮一把”。见儿子、儿媳答应了,老人才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高中毕业的王小军做过泥工,也在工厂打过工。据他回忆,自己读初三时查出眼睛近视已达400度,在临山的一家眼镜店配了眼镜。后来读高中,在一次打羽毛球时,发现双眼不能聚焦,“当时万万没有想到是青光眼,后来去看了医生,才第一次听说有这种病。”
2009年下半年,王小军突发高烧,看东西更模糊了。性格内向的他,这才跟哥哥嫂嫂说起自己眼睛的问题。
他几次前往杭州大医院求诊,但效果仍然不好,到2014年已完全看不到了。
不仅生活上照顾,还鼓励他走出阴霾
失明的王小军天天在家,十分消沉,感觉生活没什么意义。见此情景,宋建英夫妇很是心疼,多次安慰他,鼓励他走出阴霾:“上天对你不公平,给了你这样一双眼睛,但你还有哥哥嫂嫂,以后我们俩就是你的眼睛。”
宋建英说到做到,一天三顿饭做好后,总是先端到王小军手上;买菜时会首先想到王小军的口味,他喜欢吃的肉、蔬菜会多买点;为了增添他的生活乐趣,特地买了一台“天猫精灵”,让他听听新闻、小说、音乐;天冷了,要增添什么衣服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每年年底还不忘给他包一个大红包,去年包了5000元……
2014年的一天,王行军和宋建英的女儿王佳维无意中把小板凳挪了个位置,王小军没注意,摔了个大跟头,倒在地上疼得起不来。当时丈夫和女儿都不在家,宋建英硬是把身材高大的王小军从地上扶起来,连背带拽送回房间。
为了防止这样的事再次发生,宋建英在狠狠批评了女儿后,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规定凡是卫生间、卧室、餐厅等王小军必须经过和使用的地方,不得放任何杂物,阳台、客厅、出门通道等区域摆放的物件得有固定位置,不允许随意改动。
10年来,宋建英家的摆设从未改动过。王小军慢慢熟悉了家里的环境,可以避开一些障碍物。
采访当天,宋建英烧好了一锅油豆腐烤肉,喊一声“吃饭啦”,王小军行动自如地走出二楼卧室,走下楼梯,到一楼餐厅吃饭。
十年未出远门,村民点赞她的为人
在嫂嫂一家的精心照顾下,王小军渐渐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他会打扫自己的卧室、卫生间;在卧室待腻了,会下楼去院子里走走,活动下筋骨,找邻居聊聊天;有个邻居在超市打工,他会委托她购买牙膏、毛巾;手机旧了,也会去了解新上市的手机,打算换一个……
见嫂嫂实在太忙了,王小军提出要自己烧早餐。宋建英怕打击他的自尊心,没有一口拒绝,在旁边看他操作了几次,确保安全后,才同意他的要求。
然后,她和丈夫商量,在厨房和院子各装了一个摄像头,夫妻俩都外出时,可以通过摄像头看看王小军是否安全。
即使如此,宋建英还是不放心。这十年来,她没有出过宁波,连近在牟山镇的娘家、余姚的女儿家也很少去。要知道,她是个喜欢旅游的人,“十多年前,我每年总会出去几趟,像北京、云南,都去过”。
在宋建英的身传言教下,女儿王佳维对王小军敬爱有加,每年过年必定会仪式感十足地给叔叔买上一套新衣服。“我喜欢吃蛋糕,柚子、牛肉干、果冻等零食,侄女也经常给我买。”王小军告诉记者。
王行军目前做建筑工程,平时比较忙。“照顾小军的担子全落在了建英身上,她又细心又大方,真的非常感谢她。”说起妻子,他连连称赞。
宋建英的言行也感动了五车堰村众多村民。
78岁的倪惠英就住在宋建英家隔壁,宋建英的一言一行她都看在眼里:“都说哥哥好不算好,嫂嫂好才是真的好。建英这个嫂嫂是真的好,我从没听她说过一句怨言,也没听说他们夫妻俩因为小叔子吵架。”
73岁的村民王多成也对宋建英竖起了大拇指:“她对小叔子是一级好,她是我们全村人的榜样。”
记者贺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