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温州

《真腊风土记》里有哪些温州元素

日期:2024-12-28来源:温州一医作者:温州台风网台风路径图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2022年,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证实了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周达观和他的《真腊风土记》也再次被人们所关注。

  周达观出访真腊意象图图源:AI生成

  元贞元年(1295),周达观奉命随使团出访真腊(今柬埔寨)。他从温州港出发,南行广州,经占城(越南中部)、真蒲、查南等南洋多国,在海上航行3个月抵达吴哥国,写下了著名的《真腊风土记》一书,成为研究吴哥文明极为重要的资料。

  《真腊风土记》中有哪些奇闻?其中又有哪些温州元素呢?我们不妨翻开古籍去寻找一番。

  一、周达观其人

  周达观(约1266—1346),字达可,晚年自号草庭逸民,永嘉人(今浙江温州),元代地理学家,曾在元朝政府担任事务官,通晓高棉语或其他语言。

  二、《真腊风土记》所录

  周达观回国后就撰写了《真腊风土记》,全文约8500字。其卷首是“总叙”﹐其他内容分40则:城郭、宫室、服饰、官属、三教、人物、产妇、室女、奴婢、语言、野人、文字、正朔时序、争讼、病癞、死亡、耕种、山川、出产、贸易、欲得唐货、草木、飞鸟、走兽、蔬菜、鱼龙、酝酿、盐醋酱麹、桑蚕、器用、车轿、舟楫、属郡、村落、取胆、异事、澡浴、流寓、军马、国主出入。其中还记载了当时居住在真腊的海外温州人的状况。

  《说郛·真腊风土记》明俨山书院刻本

  日本内阁文库藏

  1.最早记有航海针路

  卷首“总叙”中云:“自温州开洋,行丁未针,厯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蒲,乃其境也。又自真蒲行坤申针,过昆仑洋入港……”

  [元]周达观撰《真腊风土记·总叙》

  清刻1963年补版印本

  温州市图书馆藏

  文中的“行丁未针”和“行坤申针”,指的是古代航海罗盘针路。自北宋晚期始,中国海上航行便开始使用罗盘来指导航线。总叙中简明记录了温州往返真腊的航海路线和航海罗盘针路,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记有航海针路的书。

  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藏有绘于明代的《塞尔登中国地图》(东西洋航海图),图中描绘了以福建漳州、泉州为起点,经琉球通往日本兵库(神户)和五岛(长崎)的东洋航路,沿闽粤海岸、中南半岛海岸南下马六甲的西洋航路,以及经吕宋(菲律宾)、苏禄南下爪哇的另一条西洋航路,是一幅反映明朝中叶以后以福建为中心进行海上贸易活动的航海图。该图原为英国人塞尔登(JohanSelden)的私人收藏,系从英国东印度公司驻万丹商馆人员手中购得。1659年入藏英国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

  [明]《塞尔登中国地图》(东西洋航海图)局部

  英国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藏

  在此图中的航线中可以看到宁波到柬埔寨的主航线(途经温州),连同多处针路都与周达观所述高度吻合。虽然此图离周达观访问真腊已时隔300多年,但一代代航海人用生命和智慧探索出来相对安全的航线是不会轻易去改变的。可以试想,作者在描绘该地图时,是否也参考过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呢?

  在该地图中,也标有24针罗盘。1947年,考古学家夏鼐先生与科技考古学家王振铎前往温州港附近的康乐坊寻访指南针。夏鼐先生在当年5月24日的日记中写有“于康乐坊一杂货店见及罗针,询问何处制造,据云东门上岸潘聚顺铜店制造出售,乃前往调查,店东谓此乃永嘉唯一制造罗针之所……”此外,夏鼐还绘制了不同罗针的图形,在校注周达观《真腊风土记》一书时,对关于航海针路作了详细注解。王振铎还买了几个温州产的指南针用于考古研究。

  《塞尔登中国地图》上的罗盘图和温州产罗盘实物对比

  2.精准描述吴哥城貌

  在“城郭”和“宫室”2则中,周达观对所见城貌做了详细的描述:“州城周围可二十里,有五门,门各两重。惟东向开二门,馀向皆一门。城之外巨濠,濠之外皆通衢大桥。桥之两傍(旁)各有石神五十四枚,如石将军之状,甚巨而狞。五门皆相似。桥之阑皆石为之,凿为蛇形,蛇皆九头,五十四神皆以手拔蛇,有不容其走逸之势……”

  [元]周达观撰《真腊风土记·城郭》

  清刻1963年补版印本

  温州市图书馆藏

  书中所记之州城即吴哥窟。柬埔寨的本国历史对吴哥窟的记载很少,最早为《真腊风土记》记载。

  继周达观之后,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曾在1330年—1339年间游历吴哥,他在自己著的《岛夷志》中称吴哥窟为“桑香佛舍”;1586年,西方方济各会修士和旅行家安东尼奥·达·马格达连那游历吴哥,并向葡萄牙历史学家蒂欧格·都·科托报告其游历吴哥的见闻;1857年,驻马德望的法国传教士夏尔·艾米尔·布意孚神父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记,安南与柬埔寨》,报告吴哥状况;1861年1月,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为寻找热带动物,无意中在原始森林中发现宏伟惊人的古庙遗迹,并著书《暹罗柬埔寨老挝诸王国旅行记》;1866年艾米尔·基瑟尔拍摄的吴哥窟照片引起全世界的关注;1907年,暹罗将暹粒、马德望等省份归还柬埔寨;从1908年起,法国远东学院开始对包括吴哥窟在内的大批吴哥古迹进行为期数十年的精心细致的修复工程。

  吴哥窟图源:网络

  可以说,《真腊风土记》所留下的文字线索,是解开吴哥文明的密码,使之重见天日,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3.详细记录商品贸易

  在“欲得唐货”一则中有云:“其地想不出金银,以唐人金银为第一。五色轻缣帛次之,其次如真州之锡镴,温州之漆盘,泉处之青瓷器及水银、银朱、纸札、硫黄、熖硝、檀香、白芷、麝香、麻布、黄草、布雨伞、铁锅、铜盘、水朱、桐油、箆箕、木梳、针……”

  [元]周达观撰《真腊风土记·欲得唐货》

  清刻1963年补版印本

  温州市图书馆藏

  这么多唐货中最醒目的当数漆盘和瓷器了。可见当时温州产的漆器和处泉青瓷都是除金银细软之外最抢手的货品了。对此温州考古学家夏鼐在《真腊风土记校注》中对漆盘和青瓷等做了考证。此外,类似桐油、白芷和雨伞等,很可能也有产自温州的。

  温州漆器温州博物馆藏

  朔门古港遗址出土的部分瓷器与漆器

  “贸易”则中记录:“国人交易,皆妇人能之。所以唐人到彼,必先纳一妇人者,兼亦利其能买卖故也。”可见,当时的中国人到了异国他乡很善于融入,利用当地人的擅长来拓展市场、互利互惠。

  4.多处可见温州方言

  在该书中,一些特征词也显示了当时温州话的特征。如在“正朔时序”“争讼”“出产”等几则中,多次出现“番人”一词。温州人常用“番”指代外国,把外国人叫“番人”,把外语叫“番话”,把洋人在这里建的楼房叫“番人馆”等,所以温州俚语有一句“你真是番人讲番话”。直到现在,在国外生活的温州华侨还是习惯性称外国人为“番人”,称西餐为“番人餐”。此外,一些从国外引进的物种也用“番”字做前缀,比如番薯、番茄、番人芋等。书中出现的雀(音同尖)儿、螺蛳、龟脚、田鸡、络麻、箆箕、渠(温州话第三人称)等特征词也都为温州人所熟悉。

  [元]周达观撰《真腊风土记·争讼》

  清刻1963年补版印本

  温州市图书馆藏

  5.见证早期温商闯荡

  在“异事”一则中,还出现一处跟温州人有关的词条,提及“余乡人薛氏居番三十五年矣”。可见,在周达观之前已早有温州人远渡重洋、四海闯荡。

  三、《真腊风土记》都有哪些版本

  《真腊风土记》现存版本较多,其中有元末《说郛》本、明嘉靖《古今说海》本、隆庆万历间《历代小史》本、万历《古今逸史》本、明重辑《百川学海》本、清《古今图书集成》本、《香艳丛书》本,还有中化书局出版的夏鼐校注本等等。

  《说郛·真腊风土记》明俨山书院刻本

  (日本内阁文库藏)

  另有法文、日文、英文、柬埔寨文和德文等翻译本。版本众多,不再赘述。

  温州市图书馆现藏有清刻1963年补版印本,已高清扫描上传与读者共享。

  作者:杨冰杰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