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来年清明,是牡蛎最肥美的时节,故乐清民间有“冬至到清明,蛎肉肥晶晶”的俗谚。牡蛎,也叫蛎蛤、牡蛤、蛎黄、蛎勾、蚝,属贝壳类海鲜生物,温带至热带的海域都有分布。
温州是牡蛎的重要产地,早在约1600年前南朝宋(420—479)时期,“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与《永嘉郡记》作者郑缉之,就不约而同点赞了乐清湾的牡蛎:谢灵运说,“新溪蛎味偏甘。”郑缉之则更详细:“乐城县新溪口有蛎屿,方圆数十亩,四面皆蛎,其味偏好。”不但强调了乐清牡蛎的味道,还点出其规模不小。
新溪是清江的旧称,蛎屿即今方江屿,可见,1590多年前的乐清沿海一带已养殖牡蛎。
牡蛎
至宋代,乐清湾牡蛎已闻名遐迩。王十朋一次收到好友刘长方的来信,提到牡蛎鲜美。王十朋回信《寄刘长方书》写道:“珠屿小蛎圆带石,砮焦巨房深若杯。吾乡此味亦不恶,故人游宦盍归来。”并注曰:“砮焦在沙角海中”,“珠屿在小芙蓉,小蛎绝佳”。王十朋还在《周光宗赠蛎房报以溪莼》诗中感叹:“珠屿蛎房魁海错”,认为家乡珠屿的牡蛎是海味中最为美味的。
乐清湾。刘松鸣摄
明代,温州采集野蛎与插竹养蛎都很普遍。明万历《温州府志》中就有:“蛎房,亦名牡蛎,生海崖磈礌,相连如房。又植竹为簄,竹入水处,亦生竹蛎”的记载。
至清代,乐清湾牡蛎仍长盛不衰。晚清封疆大吏、学者梁章钜是福建长乐人,晚年曾居温州,在《浪迹三谈·瓯江海味杂诗》中他赞道:“蛎房海之美,当冠《加恩簿》。吴航(福建地名)与新溪,甲乙未易谱。”
欧洲人吃牡蛎极为简单,他们将番茄酱、柠檬汁、辣椒酱和红酒醋调成酱汁拌了生吃。这吃法,欧洲人百吃不厌,还煞有介事地把吃牡蛎的季节称为“R月份”,也就是说单词中有字母“R”的月份为九月份(September)一直到四月份(April)。相对于欧美人煞有介事,我们的老祖宗简单明了,一句“冬至到清明,蚝肉肥晶晶”,言简意赅。
假如欧美人来到古县乐清,尤其是到清江,吃到了我们以牡蛎为原料做的各种菜肴,那他们应该像刘禅一样,张口就来:“此间乐,不思蜀。”所以在今天,清江获得一张国家金名片——中国牡蛎之乡。
清江村民在挑蛎蚼。
美食家朱银藩说,据沿海考古发现,我们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懂得采食牡蛎。北魏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首载其食法为“炙蛎,似炙蚶,去半壳,以酢随之。”到了宋代,已有在海滩插竿养牡蛎的记述。而且苏轼被贬至南海时,食牡蛎而美,还驰书苏辙,称:“无分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徒,以分其味。”可见口有同嗜,人们对牡蛎的美味,都是推崇备至。
只是现在海洋污染比较严重,牡蛎的质量不如以前优质,而且个头越来越大。虽然以牡蛎入馔的名菜难以细数,但大部分爱吃牡蛎的食客都会像金庸名著《白马啸西风》里的那个李文秀一样,“这些虽然都挺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鲜美的牡蛎。
因为特产牡蛎、蛎壳资源得天独厚,有学者认为,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传统建筑材料蛎灰(又称蜃灰,俗名白玉)的发明,应该也与温州有关。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在《燔石·石灰》篇中提到:“凡温、台、闽、广海滨,石不堪灰者,则天生蛎蠔以代之。”蠔即蚝,指牡蛎。说明至明末,我国沿海缺少石灰石资源的地方,已普遍采用牡蛎壳制造蛎灰。它有“固舟缝”“砌墙石”“垩墙壁”“襄墓及贮水池”以及“造淀、造纸”等多方面用途。
而从文献记载看,明永乐年间的《乐清县志》就已称:土产“货之品,蜃灰”。这是有关蛎灰生产的较早记载,比《天工开物》出版时间崇祯十年还早200多年。或许正是温州百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发现了蛎灰的妙用。
明弘治《温州府志》指出:“蜃灰,以牡蛎壳烧灰为上,小蛎壳为次,小蛤壳为下,三色不等,而大蛎为胜。”并称“蜃灰出沿海四县,凡筑室为瓦、为墙、为池、为沟,靡不用焉。”清末,温州还有农民用蛎灰肥田、除虫的记载。
来源:箫台清音
原标题:冬至到清明 蛎肉肥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