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社会和谐发展、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基石。
最近,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一份有关全国城市“诚信”的名单出炉。
论坛组委会首次遴选发布了6个“2024诚信建设影响力城市”,来自浙江的杭州、宁波,与呼和浩特、厦门、广州、哈尔滨“榜上有名”。
诚信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近年来,我国持续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建设法还被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截至2024年10月,我国已有内蒙古等27个省、深圳等18个城市相继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地方性法规。
那么,什么样的城市才具有诚信建设影响力?
从这次评选的指标来看,组委会通过对舆情监测结果、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突出成果以及亮点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考量。同时,还要看各地如何将社会信用体系融入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实体经济、创新社会治理等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诚信建设影响力城市,一共6个席位,浙江成为唯一上榜2个城市的省份。这与浙江的整体“诚信”大环境分不开。
从精神文明角度来看,早在2005年,浙江就率先部署建设文化大省,并提出以文明素质工程为首的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20年,浙江成为首个全国文明城市设区市“满堂红”的省份。
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来看,浙江也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浙江已建成公共信用指标体系、信用综合监管责任体系、公共信用评价及信用联合奖惩体系等3大体系,建立全省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信用数字化提升工程、诚信政府表率工程……“十四五”期间,浙江正通过信用建设“十大工程”,努力打造全社会信用应用新高地、诚信环境新高地。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浙江落户及创业就业。诚信的城市底色,就是对人才的核心吸引力之一。
如何把诚信建设落到实处,与城市的治理理念、法治观念和创新举措等分不开。
“信用立市,法治为基,廿年赓续,创造无数‘信用之最’。”从颁奖词可以看到,“信用杭州”的建设已持续逾20年。这些年来,杭州将社会信用体系融入法治政府建设、营商环境优化、惠民便企等各个方面。
在宁波,不仅出台了《宁波市社会信用条例》,还建设了一批“信用+”标志性工程。比如,制定失信惩戒措施补充清单、信用信息政务应用清单等。
这两个城市还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特别关注企业的急难愁盼。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杭州、宁波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中体现出诚信的价值。
比如,针对企业信用修复存在的“多条线规则、多平台申请、多部门跑路”等问题,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了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
什么是信用修复?有这么一个案例:杭州一家公司因为使用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益智玩具,被处以行政处罚。企业已自觉履行行政处罚中规定的义务,并且主动消除了危害后果和不良影响。但这条处罚记录,却成为企业申报荣誉、招投标等路上的“绊脚石”。
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仔细判断企业的具体情况后,发现满足信用修复的条件,便主动指导企业负责人申请办理。从企业在线提交申请,到信用全网修复完毕,只花了7天时间。及时更新、改善的信用状况,助力企业重新获得更好的市场机会。
在宁波,“信用修复一件事”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宁波发布信用修复指引,2024年累计办结信用修复1.2万余件。宁波开展的交通领域事故车辆“诚信修”、劳动保障“欠薪治理”等多个信用应用场景和经验做法,还被国家部委网站推广。
生活在“诚信”城市中,老百姓的生活也变得更加简单、更为美好。
宁波统一建设了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群众不仅可以在平台上查询企业的公开信用信息,还能查询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报告,包括身份信息、社会保障、资格证书以及失信、行政处罚及违约等信息。刚刚过去的2024年,已为群众提供信用信息服务750余万次。
杭州、宁波两地的创新是全国“诚信”城市的缩影。
有专家认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诚信”,激发出城市的发展活力。
比如,江西抚州通过医保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提升医保服务效能,构建更公平高效的医疗保障体系;黑龙江哈尔滨打造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推出政务数据贷、文旅贷等198项特色产品,创新信用服务惠企融资……
“诚信”也被赋予了更多价值。在杭州,企业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办理时间从2个月缩短为在线“秒办”,已为7500家企业累计节省1000余万小时。
一座座“诚信之城”的崛起,释放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