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温州

一颗特色果,铺出甜蜜路

日期:2025-01-07来源:温州市实验小学作者:温州台风

  要说什么水果“最温州”,瓯柑和杨梅不遑多让。

  近年来,温州坚持稳面积、优结构、提品质、做精品、延链条、强品牌,突出区域聚集、科技赋能、补链强链、品牌引领、融合发展,高质量培育了瓯柑、杨梅、四季柚、猕猴桃、葡萄等一批极具区域特色的瓯越名果。

  目前全市水果种植面积57万亩,产量30万吨,产值28亿元。其中,瓯柑和杨梅在温州种植广泛,瓯柑种植面积3.4万亩,年产量5.4万吨,年产值2.7亿元;杨梅种植面积34.8万亩,年产量13.2万吨,年产值18.5亿元。为振兴瓯柑、杨梅两大传统特色农业产业,2022年我市还在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授牌成立温州瓯柑杨梅研究院。

  下一步温州将继续大力实施果业高质量发展“5515”行动,即到2026年底,聚焦5大特色水果产业,实施5大产业提升工程,打造100个精品果园,实现特色果业全产业链总产值50亿元以上。

  千年瓯柑果,经久不衰苦尽甘来

  关于温州柑橘较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至三国时期,被公认为中国最早的一部柑橘专著《永嘉桔录》记载了历史上温州有27个传统柑橘品种。“永嘉之柑,俗谓之瓯柑,其贩至京师者,则谓之春橘,自唐宋即著名。”瓯柑之名,第一次出现在梁章钜(公元l775~l849年)的《浪迹续谈》之中。

  由此可见,以产地得名的瓯柑,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栽种历史。文化之深厚、品质之独特,使其在宋元明清时被列为朝廷贡品。温州民间素有“端午瓯柑似羚羊”的说法。

  新中国成立之初,瓯柑种植集中在瓯海三垟、梧田一带;到1979年,种植面积一直在数千亩上下浮动。此后,瓯柑发展经历几起几落,至2020年,全市瓯柑面积稳定在3.3万亩上下。

  小小瓯柑,始终经久不衰,越发展现出蓬勃的生机。近年来,在品种选育、标准制定、品牌建设方面,温州培育出了品质优良的“无核瓯柑”和青瓯柑;制订了《瓯柑》系列标准;2003年瓯柑主产区瓯海区被授予“中国瓯柑之乡”;2008年瓯海瓯柑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1年以来,温州在大力培育“六个一”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将瓯柑作为“一个果”产业主导品种之一,通过推进环大罗山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实施精品果园、瓯柑博物馆、果旅融合基地等各类项目33个,全面提升我市瓯柑产业发展水平。2023年,温州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开展《温州市瓯柑保护发展条例》立法工作,预计将在2025年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小小杨梅果,闻名全国走向世界

  温州的丁岙杨梅是四大全国杨梅良种之一。实际上,杨梅是温州第一大水果,其产量和产值均占我市水果的半壁江山。近年来,温州逐步形成了“两带一山”杨梅产业优势区,良种率达95%,上市时间从5月初(浙江第一早)持续到7月中旬。

  2024年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将杨梅酒打造成为有文化内涵、有档次的酒类,做成一个大产业。温州市农业农村局和市经信局共同制定了《温州市杨梅和杨梅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加快推动杨梅及杨梅酒产业提升发展。

  目前,全市30亩以上杨梅主体有1278家,面积79728亩;开展矮化栽培、老旧果园改造提升共1.25万亩。环大罗山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文成县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泰顺县百丈镇杨梅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基地等杨梅项目,以及一大批设施化杨梅基地投入建设温州市环大罗山特色果品产业联合社组建完成。

  围绕一颗小小杨梅果,温州全力抓好延链补链工作。通过扶持和引入精深加工企业,杨梅鲜果加工和杨梅酒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杨梅鲜果年加工量达1.50万吨、总产值约1.8亿元;杨梅酒总产量约1168吨,总产值约4428万元,其中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3个,省内销售量占总产量77.0%。

  同时,温州高度重视杨梅产业的品牌化打造,通过举办杨梅生活节等宣传推介活动,已拥有丁岙杨梅、文成杨梅、大岙溪杨梅、泰顺杨梅等4个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其中3个被列入浙江省名优“土特产”名录。

  如今,泰顺、文成、永嘉、瓯海等地还积极发展杨梅出口货代,年均出口杨梅2000公斤和杨梅酒40吨以上。温州杨梅不仅闻名国内,更锚定全球。

  原标题:一颗特色果,铺出甜蜜路

0相关评论